簡介
包公井,俗稱“四眼井”,是端州城內著名的古蹟。端州城西的龍頂崗西麓三聯巷的一口是其中之一。為了保護這口井,當地民眾在井周圍砌起了磚牆,上了鐵門,加鎖保護,裡面有10平方米大小。
直到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初,井裡的水依然可以飲用,清甜可口。該井呈桶圓形,以弧形花崗岩石砌井壁,井深6.20米,內徑1.40米,井口0.75米。井欄為石灰岩造,高0.35米,欄口布滿道道深繩痕,最深的幾道足有6厘米深,記載著近千年的歷史滄桑和後代百姓“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深感激之情。
據悉,這口包公井水量最大,保存最完整,水質也最為甘洌,俗稱大井頭古井,前不久被列為廣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龍頂崗包公井也曾一度被湮沒,後又清理恢復。後來,周圍的人們都用上了方便的自來水,來取水的人少了。
傳說
相傳,包公到池州上任那年,久旱成災,城西的秋浦河,城西的清溪河,甚至南門外的天平湖都乾涸了,城內水荒尤為嚴重,許多居民為爭水而鬥毆流血。包
公為此心急如焚。一日,他無意中在府廳圍牆外台階下看到一小塊泥地,濕津津地冒著細水珠兒,立即帶領府衙破土掘井,果然得水。
為了解決百姓用水之難和防止打水時發生糾紛,包公派了四個衙役輪流在井邊維持秩序。豈料,四個衙役中竟有三個衙役坐守井邊,賣水收銀,敲榨勒索,弄得怨聲載道。包公得知,十分氣憤,罰這三個貪心的衙役各人在井邊再打一口井,免費供水。
這樣四口井連成一個方形,俗稱“四眼井”。奇怪的是這四眼井中,包公親自掘的那口井,水始終比其餘三口井要滿一些,而且特別清,特別甜。包公命那位正直的衙役看守,免費供應百姓用水。後人為紀念清官包拯,稱這組“四眼井”為“包公井”。
據說池州這口包公井水和合肥包公祠內的廉泉井水一樣,普通人喝了沒事,貪官喝了便立即頭疼,終生不愈。
元朝兵馬打進池州後,包公井被淤塞。直到英宗正統二年(1437)葉恩任池州太守時,才重新疏浚,並在井口砌石欄桿護井、立碑刻《包公井》贊曰:泉之清兮公之潔,泉之芳兮公之烈。井旁,還建有包公亭。如今,包公井甘泉如故,殘碑尚存,只可惜井旁的包公亭已毀。
來歷
宋代名臣包拯,在肇慶任端州知郡事3年,為官清廉,大辦實事,造福端州.當時居民因長年飲用不潔淨的水,瘟疫、疾病時有發生.包拯發動民眾在城區開挖水井七口。居民感激包公將這七口水井稱為包公井。
歷史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廣東新語》雲"包孝肅為端州守,嘗穿七井.城以內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門外者,曰龍頂崗井,居民環抱,清源滑甘,為七井之最." 現保存至今,影響最大的水井有三.其一,府治內.即今麗譙樓背後第一人民醫院內(麗譙樓元末明初均為肇慶府衙所在地).該井相傳為包公鎖妖井,有"包捉陸放馬成湖"的傳說,可惜解放初已填平了。其二:龍頂崗井(今稱大井頭),附近原有西嶽廟一座.現該井水源充足,可以飲用.井呈圓筒形,以弧形花崗石砌井壁,井欄為石灰石,欄口內壁有近二十條深深的繩痕.看來井壁是清代時重新砌築的,而石灰石井欄則為原物.其三:在今米倉巷,即原包拯儲糧備荒的豐濟倉所在地(元代改名廣濟倉)。該井井欄早毀,井水無人飲用。
肇慶的水井到了清末民初已數不勝數,基本上所有街巷都有飲用水井.由於包公井年代久遠,七口井在何處,卻鮮為人知.據元末明初郡人董源《義井記》云:相傳郡城包公所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內.在府治西嶽廟旁則第二井也.在縣學前街南,俗稱義井,則第三井也.其四是分司巷口.其五在廣濟倉右.其六在北門之左.其七在主帥堂前。
現狀
現保存至今,影響最大的水井有,府治內.即今麗譙樓背後第一人民醫院內(麗譙樓元末明初均為肇慶府衙所在地).該井相傳為包公鎖妖井,有"包捉陸放馬成湖"的傳說,可惜解放初已填平了。
龍頂崗井(今稱大井頭),附近原有西嶽廟一座.現該井水源充足,可以飲用。井呈圓筒形,以弧形花崗石砌井壁,井欄為石灰石,欄口內壁有近二十條深深的繩痕.看來井壁是清代時重新砌築的。在今米倉巷,即原包拯儲糧備荒的豐濟倉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