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四川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西部沙石多鄉境域內,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2°35'40″~102°47'50″,北緯31°52'25″~32°16'12″之間,總面積44889公頃。
地形地貌
四川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東接達古冰川,西、北方向與紅原大草原相連,南鄰理縣。地處青藏高原橫斷山脈的岷山與邛崍山交匯處,系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峽谷地帶。公園境內的主要山脈有雅克夏山脈和奧太基山脈、羊拱山脈。
氣候特點
四川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氣候區,垂直變化差異較大,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冬長無夏,春秋相連,雷雨多,旱、雨季分明,冬天日照充足,秋季降水集中,具有明顯的川西山地季風氣候特點。海拔2650~3000米地區為溫帶半濕潤和濕潤區,海拔3000~4500米,地區為寒溫帶濕潤氣候區,海拔4500~5000米為寒帶濕潤氣候區;海拔5000米以上為凍原氣候區。年均氣溫10.6℃,極端低溫零下17.4℃,極端高溫31.5℃。大於或等於10℃的日數162天,總積溫2204℃。地溫季節變化與氣溫變化趨勢一致,地表溫度一般超過氣溫且冬低秋高。降雨量的垂直變化差異較大。海拔2600~3100米地區,年均降水量503~1195毫米,海拔3100米以上地區,年均降水量1195~158毫米,隨海拔增高而減少。降雪日數為54天,積雪日為38天,平均積雪厚度為20厘米,海拔5000米以上地區終年積雪不化。年均日照時數為1735小時,年均相對濕度65%以上。
土壤
四川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境內的土壤地帶分布表現為:河谷、山麓地區的高原潮土,中山地帶的山地褐色土,亞高山陰坡的森林暗棕壤、棕壤和灰化土,亞高山陽坡的亞高山草甸土,高山地帶的高山草甸土,分布於群山之顛的高山寒漠土。成土母質主要是沖積、洪積物,炭質頁岩、砂岩、板岩的風化物,花崗岩、砂頁岩、千枚岩、板岩風化物。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截至201年,四川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地區的植物主要是喜馬拉雅-橫斷山型的植物物種。經調查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夏季開花植物有27科60屬86種,其中木本花卉3科4屬6種,草本花卉24科56屬80種。有各種高山花卉—單葉綠絨蒿、多刺綠絨蒿、全緣綠絨蒿、蒲公英、紫菀、梅花草、火絨草等五彩繽紛的典型亞高山和高山草甸,禾葉報春花、假百合、西藏杓蘭、尖葉百合、四川玉蘭花等高山花卉。
動物資源
四川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棲息著受國家重點保護的金絲猴,野氂牛等150餘種野生動物。
主要景點
白龍溝瀑布群
白龍溝瀑布群位於公園北部,國道213副線東北側。溝長約3千米 ,海拔高度在3400~4520米之間,比降為373米/千米。從溝口至溝尾跨越暗針林帶、高山草甸灌叢帶和高山流石灘植被,原始森林茂密,灌叢草甸交錯,背靠構造高原。
冰川遺蹟
冰川遺蹟:公園地貌發育過程中,由於晚生代大冰期的來臨,導致了第四紀冰期(寒冷期)一間冰期(溫暖期)的多次交替,地殼差異性升隆運動導致了高山高原的猛烈上升,因而保存了三次或四次古冰川作用的遺蹟。
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在公園境內海拔4000—4500米地帶,面積近萬公頃。建群植物主要是耐寒、耐旱的小禾草、苔草、紫花針茅等,間有矮化的高山杜鵑、繡線菊、高山柳、構子等灌叢,有牲畜可食牧草314種。
開發建設
管理體制
2005年成立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負責四川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的行政管理、旅遊開發項目及景區保護。
品牌管理
2003年12月,經原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交通線路
交通
公園對外交通網路已形成暢達骨架。公園距黑水縣城約20千米 ,為水泥路或油路。國道213線的副線—茂縣一黑水一阿壩一甘肅久治公路縱貫公園全境,公園距九黃機場約準50千米。
線路
自駕路線:成都—汶川—茂縣—黑水縣。
歷史人文
歷史
公園境域曾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活動的範圍。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紅軍近9萬人次,先後三次途經黑水,過草地北上,大小戰鬥80多次,許多紅軍戰士在黑水光榮棲牲。紅軍進入黑水時,從刷經寺翻鶴鴿山達稚克夏山,經公園內的馬河壩、甘石壩等地去蘆花到若爾蓋。公園的山山水水布滿了紅軍的足跡,公園的80里彩林是紅軍英烈的鮮血染成。1952年7~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在黑水剿匪,西線剿匪部隊曾在公園境內浴血奮戰頑匪,立下不朽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