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春鎮-基本介紹
萬春鎮萬春鎮轄區14個行政村,124個社,總戶數7502戶,總人口20701人,其中:男10019人,女10682人,城鎮人口1745人,其中:男844人,女901人,鄉村人口18956人,其中:男9190人,女9766人,適齡人口12367人,其中:男5935人,女6432人。失地人口2930人,其中:男1320人,女1610人。全鎮耕地面積15305畝,建設占地1980畝,道路占地636畝,河道占地166畝,溝渠占地423畝,綠化占地587畝,城區面積1.1平方公里(17畝)。鄉鎮企業575個,其中:工業115個,建築業15個,交通運輸倉儲業47個,批發零售業269個,餐飲業32個,社會服務業54個,社會團體1個。2000-2003年全鎮實現了工農業總產值36150萬元,財政收入810萬元,農村人口人均收入3961元。
2001年12月6日和2001年12月7日分別召開了中共萬春鎮第十二次黨代會和萬春鎮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鎮黨委、紀委、人大、政府新一屆領導班子。鎮黨委書記:趙浩宇;副書記:趙旭東、袁順民;委員:汪義坤、王德金、楊桂芳、吳仕能。人大主席:汪義坤。紀委書記:袁順民;副書記:張珉誠。鎮長:趙旭東;副鎮長:王德金、楊桂芳、陳海。新一屆領導班子緊緊圍繞“塑生態城鎮品牌、建川西特色水鄉”的總體思路,大力實施“富民增收工程”、“精品城鎮工程”、“興三強二工程”、“文化提升工程”、“公僕添彩工程”五大工程,加快實施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不斷改革,擴大開放,紮實推進萬春的新跨越。
萬春鎮-就業情況
萬春鎮該鎮按照市委、市政府城鄉一體化的部署和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把溫江建成農民最少,就業最充分的和諧新區”的要求,把城鄉充分就業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同步思考,同步部署,同步落實,努力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全面完成了轄區內勞動保障所、站標準化、網路化建設,建成了4個充分就業社區;全面完成了就業實名制普查和5277人的就業培訓任務;解決了2989名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就業率達92%;全鎮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失業人員就業率達91%;“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90%;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9911人,轉移率達80%,全面消除了“零就業”家庭,形成了良好的農村勞動力就業格局。
萬春鎮-城鎮建設
萬春鎮引進澳大利亞艾文博、上海成美園藝、雲南綠大地等花卉流通企業,實現花卉跨區域流通的突破,初步形成了西部花卉交易中心的框架;引進廣東先鋒園藝,實現了花卉科技進步的突破,初步形成了西部花卉研發中心的框架;以交易區為載體,加快花卉流通企業聚集,初步形成了西部最大的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結合的信息聚集和流通集散中心。自2007年8月以來,該鎮已引進大型花卉企業5家,引進到位資金3.3億元,提高了全鎮花卉產業的組織化和規模化程度,有效帶動了溫玉路、溫郫路、魚鳧路延伸段兩側花木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瑞利達”恆溫庫、桃李麵包廠、紅專淨菜廠等企業的帶動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家禽養殖等傳統產業、加快生產基地建設,不斷強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運用股份合作、租賃、承租、返包、託管等模式,使土地使用權向經營能手、專業大戶集中,形成花木、大蒜等特色農產品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全鎮已累計流轉土地20%以上。
整合鎮內生態、文化、餐飲資源,依託“天府花城”、核心交易區等重大項目的帶動效應,包裝、推介了“川西美食名鎮”、“生態旅遊”、“國色天鄉“、“春江花韻”等項目,“國色天鄉”花卉迪斯尼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春江花韻”項目完成一期建設的80%,在花博會前將全面開放。全力打造溫郫路三產經濟線、魚鳧路延伸段生態經濟線、溫郫彭旅遊環線,加快實現鎮域經濟價值的可持續化、生態價值的現實化、人文價值的理性化,加快鎮域經濟發展,全力打造“都市型近郊生態旅遊第一鎮”。
萬春鎮積極引進和扶持發展一批高科持、高利潤、高附加值和無污染的農產品深加工、綠色食品生產等工業項目;對受產業限制不能在鎮域內發展的工業項目,按照“飛地工業”的有關政策,積極將引進到海峽兩岸科技園區,以進一步培育經濟發展後勁。
在規劃的引領下,萬春鎮紮實推進城鎮道路、電力、天然氣、自來水、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與溫江主城區的“大併網”和無縫對接。三年來,先後按照城市道路標準完成了春江路、萬明路、春水路、魚鳧路、物流大道、天鄉路等道路建設和主幹道沿線風貌整治,在區域內形成了“四縱八橫”的骨幹交通網路,鋪設自來水管網40.71千米,天然氣管網30.17千米,排污管網30.17千米,電力管網下地3千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7平方米。同時,堅持同步完善教育、醫療、商貿、政務服務等配套設施。投入5000萬元新建了萬春實驗校、踏水實驗校兩所標準化學校,對鎮子實驗校進行了改造,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點布局更為合理,促進了萬春鎮教育均衡發展和整體水平全面提升。啟動了政務服務中心、派出所、工商所、司法所、郵電、電信、金融、電力、醫院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
萬春鎮-產業發展
萬春鎮萬春鎮當地農戶形成了種植花卉苗木的習慣,但多以自家的土地分散種植、分散經營,屬於傳統農業的經營方式。為了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萬春鎮抓住參與舉辦全國第六屆花博會的契機,規劃建設現代農業集中發展區,依託花博會搭建的要素平台,擴大招商引資,做大做強本地企業,推動傳統的一家一戶花卉苗木種植,向園區化、設施化、集群化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07年,全鎮實現花木銷售收入4.2億元,比2004年增長136.8%。
(一)借鑑工業集中發展經驗,規劃建設現代農業集中發展區。結合現代花卉苗木種植栽培集中化、設施化的特點,借鑑工業集中、集群發展思路,規劃建設現代農業集中發展區,著力提升花卉栽培的設施化、產業化和現代化水平。萬春鎮採取政府規劃、企業投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高標準規劃建設了天府花城現代農業集中發展區。該集中發展區以設施化、標準化、集群化生產為方向,以高檔盆花、新優地被植物、植物造型、盆景藝術、盆栽植物為重點,集花木生產、交易、研發功能於一體,規劃面積22.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規劃面積7.5公里。目前,已引進蘭花產業基地、日香桂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等23個重大在建農業產業化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到2.5億元,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億元。
萬春鎮(二)擴大招商引資,大力引進產業化龍頭企業。萬春鎮利用花博會搭建的要素聚集平台,充分利用花博會形成的環境優勢和品牌效應,圍繞天府花城等一批規劃合理、配套完善的現代農業集中發展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生產規模大、技術力量強、行銷範圍廣的花木龍頭企業,推動花卉苗木產業集群化發展。三年來共引進浙江森禾、雲南綠大地、廣州先鋒園藝盆花生產基地、艾文博花卉世界等花卉產業化龍頭企業35家,帶動全鎮花木種植面積達3萬餘畝,不僅大幅提升了花卉苗木的種植水平,而且帶來了先進的生產行銷理念,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三)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強本地龍頭企業。為了促進分散農業向規模經營集中,萬春鎮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先後實施了農村集體土地股權化、集體資產股份化和集體經濟組織改造的“兩股一改”工作。通過依法流轉土地,對區域內原有花木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引導土地向有技術、善管理、懂經營的規模業主集中,培育出了易園、三邑、金蘭、卉森、南嶽等大型花木龍頭企業,進一步增強了萬春花木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萬春鎮-社區建設
萬春鎮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萬春鎮按照“三個集中”的要求,藉助“國色天鄉”、“香頤麗都”、“四川電院”等項目建設,將衛星社區、紅星社區和五里村、七里村的農戶集中到“天鄉路社區”農民新區。該社區牽手“國色天鄉”,背靠“校園經濟”,由四川省規劃設計院設計,占地面積250畝,規劃建築面積25.8萬M2,計畫入住農戶2100戶,計畫總投資金1.84億元,第一期工程占地150畝,已投入資金0.92億元,已建成房屋面積12.8萬M2,同時配套建設了3.6萬平方米商業股權用房。
建設模式。在建設中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分配、統一招商,對接城市建設標準,基礎設施與城區對接,做到了水、電、氣等“七通一平”。配套突出了“八個一”標準(“八個一”即:一個完善的社區組織機構,一個社區警務工作室,一個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一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一個便民放心店,一個民眾性的文體活動場所,一個公交站點,一個垃圾集中清運中轉站),切實完善農民新區的服務功能,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為解決安置區建設資金,區上配置300畝土地,將拍賣土地的收入實行封閉運行,用於“天鄉路社區”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
分配模式。“天鄉路社區”農民新區住房戶型分70、105和140M2 三種,房屋使用面積按人均35M2 配置,住房農戶按優惠價320元/M2至350元/M2購買住房,商業股權用房按優惠價450元/M2購買。政府並嚴格按“商住分開”原則,政府組織統一修建商業股權用房,農戶按人均8M2的商業用房分配。商業用房實行股權到人,集體管理,委託企業經營,經營收益分配給農戶。目前已衛鑫置業有限公司已將天鄉路社區3.6萬平方米商業股權用房租賃給武夷山金川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從2007年12月起,衛星社區三口之家每年將獲得2100餘元的商業股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