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力學科學與工程系

1964年至1976年工程力學專業停辦,理論力學教研室、材料力學教研室併入基礎部力學教研室。 1995年原城環學院土木系與工程力學系合併,組建土木工程與套用力學系,同年生物力學工程實驗室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001年,土木工程專業與工程力學專業分開設系,成立土木工程系和套用力學系。

力學科學與工程系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4年四川大學工學院(成都工學院的前身)組建的土木水利工程學系和航空工程學系,1948年工學院已開設機動學和套用力學兩門力學課程。
1957年原成都工學院創辦數理力學系,設工程數學、工程物理、工程力學3個專業,招收5年制本科生,下設3個教研室:理論力學教研室、材料力學教研室和力學專業教研室。
1960年工程數學、工程物理專業的學生轉入工程力學專業,1962年畢業41人,1963年畢業30餘人。
1964年至1976年工程力學專業停辦,理論力學教研室、材料力學教研室併入基礎部力學教研室。
1977年工程力學專業恢復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79年開始招收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同年成立工程力學系,共有教職員工73人,我國著名力學家康振黃先生擔任首屆工程力學系主任。
1981年11月固體力學獲教育部批准,列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1982年招收生物力學碩士研究生。
1985年成立工程力學研究所。1986年工程力學系開始招收土建結構工程專業大專學生,1988年在工程力學系的基礎上組建了城環學院(1998年城環學院改名為現在的建築與環境學院)。
1986年7月固體力學(含生物力學方向)和流體力學獲教育部批准,分別列為第三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1989年工程力學系增設土建結構工程與城鎮建設2個專業,與工程力學專業同時招收本科學生。
1995年原城環學院土木系與工程力學系合併,組建土木工程與套用力學系,同年生物力學工程實驗室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001年,土木工程專業與工程力學專業分開設系,成立土木工程系和套用力學系。2003年工程力學獲教育部批准,列為碩士學位授權點。2005年7月套用力學系改名為現在的力學科學與工程系。
2006年1月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學力學學科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力學科學與工程系現有4個教研室(組):工程力學教研室、流體力學教研室、生物力學教研室和基礎力學教研組;2個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生物力學研究所;1箇中心實驗室:力學中心實驗室;
2個校外實習基地: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綿陽),中國人民解放軍63672部隊核技術研發中心(西安);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生物力學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1 個省級重點學科:固體力學;擁有省級精品課程:工程力學。現有教職工37名,其中教授13名(含博士生導師6名),副教授8名,年輕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有7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首席科學家1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
國家“985”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各1人;世界生物力學理事會理事1人,中國力學學會理事2人,全國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和委員4人,全國實驗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1人;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1人,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專業委員會委員1人;
四川省力學學會副理事長1人,常務理事和理事6人。
力學科學與工程系每年招收35-55名工程力學專業本科生,具有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每年招收碩、博士生15-30名;還與其它院系合辦有生物醫學工程碩、博士點及生物醫學工程和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本系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已形成優良的辦學傳統,並具有相當強的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實力。
力學科學與工程係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工程力學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培養了國內第一批生物力學博、碩士研究生,畢業學生中有現任全國生物力學專委會主任、副主任各1人。近年來教學改革工作成績顯著,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體系改革和辦學特色等幾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方針和措施,並產生著越來越大的積極影響。
先後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四川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寶鋼優秀教師獎2人,四川省優秀教師獎1人,四川省高校十佳青年教師1人,四川大學教學名師獎1人,四川大學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獎3人;中國力學學會優秀教師獎1人。
近5年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面上、青年基金)項目、部省級以及橫向科研項目4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250餘篇。先後承辦全國性學術會議5次,已初步獲準承辦第五屆超長壽命疲勞斷裂國際學術會議(VHCF5);在重大工程安全與災害力學,在岩石的斷裂與損傷、新型材料疲勞與破壞、現代跨越結構靜動力分析,在心血管流體動力學、生物細胞力學、人工器官及假肢研究、巨量數據的高速採集及處理等多個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具有相當影響,取得了富於特色的成果,獲國家、部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其中包括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教育部提名高校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以及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