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轄區域
益州路:治所益州(成都市),含今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德陽市和綿陽市的安州區、北川縣、江油市等地。
梓州路:治所梓州(四川三台),含今四川省綿陽市的三台縣、鹽亭縣;遂寧市;內江市;自貢市;宜賓市;南充市;廣安市;瀘州市;達州市的渠縣、大竹縣;重慶市合川區、潼南區、銅梁區、大足區、榮昌區、永川區和貴州省的六盤水市、畢節市以及雲南省昭通市等區域。
利州路:治所興元府(陝西漢中),含今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平武縣;巴中市;廣元市和陝西的漢中市等區域。
夔州路:宋元時代行政區劃名稱。宋代為一級政區;元代全國設定“行省”,改為四川行省的二級政區;明代“路名”改“府名”,夔州路遂改夔州府。夔州路置於北宋鹹平四年(1001),治所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又名雲安郡,置都督府,寧江軍節度。
“川峽四路”總稱“四川路”,簡稱“四川”。到元朝時,正式設定了“四川行省”。四川的名稱由此固定下來。
經濟地位
就經濟地位而言,川峽四路(四川)與兩浙路(江南)成為宋代最主要的兩大經濟區。
章如愚在盛讚當時南方經濟的興盛時,就是把劍南以南的四川與長江以南的江南相提並論的。他說;“長江、劍閣以南,民戶止當諸夏中分,而財賦所入當三分之二。”四川以其人口眾多、地域廣大、物產豐富,在宋代受到人們的格外重視。
北宋時,宋朝管轄區總人口達到1億左右,而四川人口突破1千萬大關,占總人口的1/10以上。南宋時,宋轄區總人口接近6500萬,而四川人口發展到1300多萬,占總人口的1/5以上。北宋時,宋轄區總面積為250萬平方公里,而四川面積達29萬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的12%。南宋時,宋轄區的總面積為172萬平方公里,而四川面積達32萬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的19%.
四川物產豐富,如被稱為“國之所資,民恃為命”的茶葉其年產量便高達2千萬斤,幾乎占全國茶葉年產量的2/3。“天下商稅,四蜀獨重”。熙寧七年(1074)商稅總額為641萬貫,而四川一地即達166萬貫之多,約占總額的26%。川峽四路“土植宜柘”,北宋政府一年布帛的總收入為1135萬餘匹,而四川一地即達179萬餘匹,約占布帛總收入的16%。蜀錦“天下第一”,如果以錦綺、鹿胎、透背等高級絲織物計算,四川所占比例更高。
到了南宋,四川的經濟地位越發重要。紹興三十年(1160),宋朝軍糧不計四川“為米三百萬斛”,而四川一地即供應軍糧156萬餘斛,占南宋全國總額的1/3以上。孝宗末年以後,南宋政府一年的緡淺總收入為8200萬貫,其中包括茶鹽榷貨、經總制錢、上供和買折帛、四川錢引等項,而四川錢引一項即達3300萬餘貫,約占總收入的40%。高宗時,南宋政府一年的酒稅總額為1400萬貫,而四川一地即達690餘萬貫,約占總額的40%。總之,四川在宋代經濟的各個領域幾乎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和很高的地位。
政治制度
兩宋時期,地方實行三級行政區劃管理
一級行政區:路
二級行政區:州、府、軍、監
三級行政區:縣
川峽四路分設“利州、成都、三台、夔州”四路首府。
“州、府、軍、監”行政區劃同級。只按官職品秩,將州府分六等:都督、節度、觀察、防禦、團練、刺史。
川峽四路四大首府,僅夔州置最高級都督府,轄區面積最為廣大,除下轄本路各州、府、軍、監外,另轄56羈縻州:南寧州、琬州 (遠州 )、犍州、蔣州、清州、矩州 (知州 )、蠻州、龔州 (襲州 )、峨州、邦州、鶴州、勞州、義州、福州、儒州、令州 (會州 )、郝州、普寧州、緣州、那州、鸞州、絲州、功州 (邛州 )、敷州、晃州、侯州、焚州、添州、瑤州、雙城州、訓州、卿州 (鄉州 )、茂龍州、整州、樂善州、撫水州、思元州、逸州、恩州、南平州、勛州、姜州、棱州、鴻州、和武州、暉州、亮州 (毫州 )、鼓州、懸州、合江州、今州、莊州、羅嵒州、陳蒙州、牂州 (洋州 )、充州。
政區沿革
川峽四路,宋元時代行政區劃,今名”四川“的源頭,包括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總計四路。
“川峽四路”總稱“四川路”,簡稱“四川”。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宋軍滅後蜀後設西川路,治益州(四川成都);
開寶六年(973年),又設峽西路,治梁州(興元府,陝西漢中);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將西川路和峽西路合併為川峽路;
至道三年(997年),又分設西川路、峽西路兩路,後析置為四路;
鹹平四年(1001年),將西川路析置為益州路、梓州路兩路;將峽西路析置為利州路、夔州路兩路,故宋人合稱其為”川峽四路“,簡稱為“四川”;
川峽四路的行政管轄區域大致包括:今四川省大部、重慶市全境、陝西漢中,湖北恩施、貴州的安順、貴陽、遵義、銅仁等區域,以及甘肅文縣;
川峽四路(四川)與兩浙路(江南)成為宋代最主要的兩大經濟區,成為宋朝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地;
嘉佑四年(1059年),改益州為成都府,益州路更名成都府路;
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為潼川府,梓州路更名為潼川府路。
此後,利州路又曾多次被分為利州東路、利州西路,分合頻繁。
南宋紹興十四年 (1144 ),將利州路分為利州東路和利州西路;
乾道四年 (1168 )合為一路;
淳熙二年 (1175 )復分,次年又合,五年 (1178 )復分;
紹熙五年 (1194 )再合;
慶元二年 (1196 )又分,嘉定三年 (1210 )複合,十一年 (1218 )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