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
歐洲的古典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四部作品:
1、荷馬的《荷馬史詩》
2、但丁的《神曲》;
3、歌德的《浮士德》;
4、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
名著簡介
《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相傳為古希臘的盲詩人荷馬所作,包括很多神話,也有不少歷史傳說。這些神話傳說,情節優美動人,常被後世用為典故。
形成過程
荷馬史詩寫的是公元前12世紀希臘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戰後的故事。史詩的形成和記錄,幾乎經歷了奴隸制形成的全過程。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在小亞細亞一帶就有許多歌頌戰爭英雄的短歌流傳,這些短歌的流傳過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強了這次戰爭英雄人物的神話色彩。經過荷馬的整理,至公元前八世紀和七世紀,逐漸定型成為一部宏大的戰爭傳說,在公元前六世紀的時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到公元前三世紀和二世紀,又經亞里山大里亞學者編訂,各部為24卷。這部書的形成,經歷了幾個世紀,摻雜了各個時代的歷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臘人的全民性創作。
主題思想
史詩的主題思想是歌頌氏族社會的英雄,因而只要代表氏族理想的英雄,不管屬於戰爭的哪一方,都在歌頌之列。《伊利亞特》的基調是把戰爭看成正當、合理、偉大的事業,但同時又描述了戰爭的殘酷、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人民的厭戰反戰情緒,並通過英雄們的悽慘結局,隱約地表達了對戰爭的譴責。《奧德賽》是歌頌英雄們在與大自然和社會作鬥爭中,表現出的勇敢機智和堅強樂觀的精神。
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從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時期的一部社會史、風俗史,具有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的很高價值。這部史詩也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嚴、價值和力量。這是人類童年時代的藝術創作,在思想上、藝術上不免帶有局限性。
《神曲》
著名長詩《神曲》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的義大利詩人但丁的作品。全詩分為《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地獄是罪惡之徒受苦刑的地方,煉獄是懺悔場所,天堂是享受幸福之處。但丁不是按教會標準,而是根據自己的愛憎來貶惡揚善,充分體現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思想。
《神曲》的義大利文原意是《神聖的喜劇》。但丁原來只給自己的作品取名為《喜劇》,後人為了表示對它的崇敬而加上“神聖”一詞。起名《喜劇》是因為作品從悲衰的地獄開始,到光明的天堂結束,帶有喜劇的因素。《神曲》全長14000多行,分為《地獄》、《煉獄》(又譯《淨界》)、《天堂》三部分。每部分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
長詩採用中古文學特有的夢幻形式,敘述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個夢。在夢中,但丁在一個黑暗的森林中迷路了。黎明時,他在陽光的沐浴下朝山頂攀登。突然,在他的面前出現了三頭猛獸——豺、獅、狼,詩人驚慌呼救,這時出現了古代羅馬詩人維吉爾,他遵從聖女貝阿德麗采——即但丁青年時傾心的女子的命令,搭救但丁從另一條路走出絕境。
但丁在吉爾的帶領下遊歷了地獄和煉獄。地獄共九層,上面寬下面窄,像一個大漏斗。地獄陰森恐怖,悽慘萬分,凡生前做過壞事的人的靈魂都被罰在地獄中受刑,並根據罪孽的大小安排在不同的層次,罪孽越重,越在下層,所受的刑也越重。例如,在地獄的第八層,詩人看到了已死的教皇尼古拉三世,以及當時還活在世上的,迫害過詩人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他們的身體頭朝下地被埋在地洞中,兩條腿在外面劇烈地扭動著,掙扎著。詩人見後高興地說道:“真是罪有應得!他們在世上把善良的人踩在腳下,而把兇惡的人捧在頭上。讓他們永遠受罪吧!”
煉獄裡的靈魂的罪孽比地獄中靈魂的罪孽輕些。煉獄是一座浮在海上的山,四周有美麗的海灘,山外有山腳,頂口是地上樂園。煉獄也分為七層,這裡每一層分別住有犯過驕、妒、怒、情、貪、食、七種罪孽的亡魂。他們的罪孽較輕,可以得到寬恕。經過烈火的焚燒,斷除孽根後,他們可以升入天堂。地上樂園裡飄著吉祥的雲朵,花瓣般的雨珠,這裡出現了聖女貝阿德麗采,她接替維吉爾引導但丁遊歷天堂。
天堂莊嚴光輝,充滿歡樂和愛,住著生前正直行善的人,他們享受著永遠的幸福。天堂也分為九重。九重之上是上帝的天府。天府是上帝和天使們的住所,充滿上帝的光和愛。但丁見到了聖父、聖母和聖子“三位一體”的奧秘詩人覺得,在那天府里才真正見到了人類最理想的境界……
《神曲》也表達了但丁對人類智慧和理想的追求。《神曲》中的地獄是現實世界的實際情況,天堂是人類的理想和希望,煉獄則是我們人類從現實到理想中須經過的苦難歷程、但丁希望人們認識罪惡,悔過自新,去認識最高真理,達到最理想的境界,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思想,顯示了新的文化思潮的萌芽。《神曲》在藝術手法上也有力地襯託了作品要表達的思想。全詩分三部,每部33歌,每段三行詩。三部詩又都用群星作結束,這一切烘托出這樣的氣氛:在群星的指引下,隨著詩句的階梯,人類正從地獄通向天堂,由低賤向高尚攀登、發展。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復仇記》,也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傑出的詩人和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哈姆雷特》描寫了丹麥國王的弟弟謀殺了兄長,自己當了國王,並娶了原來的王后為妻。王子哈姆雷特知情後,決心為父報仇。這時國王也想除掉哈姆雷特,設計讓哈姆雷特與人比劍,他準備了毒酒,還在比劍對手的劍上凃上毒藥。結果王后誤飲毒酒,哈姆雷特中了劍毒,但他臨死前刺死了國王。
內容精要
陰森悲慘的氣氛籠罩著丹麥王宮,四處颳起血腥的氣息。老王神秘地死去,其弟克勞狄斯登基為王,並娶了他的嫂子為王后。日夜在宮廷尋歡作樂。鄰國挪威的福丁布拉斯王子要報殺父之仇,乘機舉兵欲要侵犯丹麥。一時種種不祥徵兆紛紛出現,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年輕的哈姆雷特是已故丹麥國王的兒子,正直善良,英俊勇敢,具有完美個性,深受百姓愛戴,在威登堡大學學習,此時正回國奔喪。父親突然死去,母親又迅即改嫁,他失去了生活的主心骨,一切都顯得無意義。
城堡露台上一連幾夜出現了無聲的鬼魂。哈姆雷特的同窗好友把這一情況告訴了他,於是在一個陰森可怖、刺骨寒風的夜晚,他們一起登上露台。黑暗中,哈姆雷特果然看到了他父親的鬼魂。鬼魂把他引到一個僻靜處,向哈姆雷特訴說了自己被害的經過,一天午睡時,克勞狄斯弟弟把毒藥灌入他的耳朵,奪走了他的生命。他要哈姆雷特替他報仇,但要寬恕哈姆雷特的母親。
從此,復仇一事縈迴著哈姆雷特的腦海,在那顛倒混亂的時代,他將要承擔起重整乾坤的責任!
那時,哈姆雷特已深深戀上首相波洛涅斯女兒奧菲利婭,而世故的波洛涅斯卻從中作梗。一天,哈姆雷特在奧菲利婭面前做出了許多癲狂動作。人們認為哈姆雷特為愛情發瘋了。克勞狄斯老奸巨猾,心懷鬼胎,多次派人去刺探哈姆雷特的真實心。其實,哈姆雷特沒有瘋,只因為見了父魂,使他看到了人世險惡,不肯輕信,但要報仇,又覺得孤單勢薄。忍受與反抗,生存與毀滅,報仇與恐懼,使他內心總處於不安之中。於是他索性裝瘋賣傻,但他一定要設法驗證鬼魂的話。
一個戲班子要在宮廷演戲獻藝。哈姆雷特安排他們上演《貢扎古之死》,他特地編進一段戲:國王的侄子把毒藥灌入國王的耳朵,謀殺了他,奪走了王位和王后。看戲的克勞狄斯大驚失色,匆促離場。哈姆雷特終於驗證了鬼魂的話。當天晚上,哈姆雷特窺見克勞狄斯正為他罪惡祈禱懺悔。他來到母親的臥室,讓其母照一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靈魂。此時帳後有人驚呼,哈姆雷特誤認為是克勞狄斯,一劍刺去,刺中的卻是首相波洛涅斯。當場,他痛斥了母親喪失理智,做了情慾的俘虜,背叛丈夫,許身給一個竊國的小丑,使貞節蒙污,褻瀆純潔的愛情,克勞狄斯借著首相被刺死,他說首相兒子要來報仇,,讓王子去英國避凶。然後他又讓王子帶封信給英王,希望將王子處死。
途中,王子拆了信,知道真相,偷改了書信。但次日遇到了海盜,交戰之後,他乘船回國,找到霍拉旭,把一切都告訴了他。
單純的奧菲利婭發現心愛人走了,父親死了,精神失常起來。終日遊蕩、採花、歌唱。一 天,她想把花冠掛上枝梢,身下的樹枝斷了,她落入河中溺死。首相兒子雷歐提斯歸來,要為父親和妹妹報仇。克勞狄斯乘機唆使他用毒劍與哈姆雷特決鬥。哈姆雷特明知有虎偏往山中走,不聽霍拉旭的苦口婆心的勸阻,接受挑戰。第一回合中,哈姆雷特擊中對方一劍,克勞狄斯斟上一杯毒酒。以示祝賀。但王子急於比賽,沒有喝這杯毒酒。第二回合王子又獲勝,王后高興地替王子把這杯毒酒一飲而盡。前兩回合中雷歐提斯深知手中毒劍厲害,不願刺向王子身上,克勞狄斯用激將法煽動他。最終雷歐提斯擊中了王子。雙方奪去各自的劍,王子用奪來的毒劍刺中了雷歐提斯。王后中毒後叫著倒地,雷歐提斯也奄奄一息,揭發了克勞狄斯的陰謀,王子猛地舉起手中毒劍刺中了克勞狄斯。
臨死前,哈姆雷特留下遺囑,並要霍拉旭向世人講述這段悲慘的故事,以警示後代,然後王子帶著不盡的遺憾,告別了人間。
時代背景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首先在14世紀開始於義大利,約在15世紀末傳播到英國,在16世紀下半葉運動展開。當時在伊莉莎白女王統治下,國家統一安定,經濟繁榮,新興的從事工商業的市民階層十分活躍。為適應市民們文化娛樂生活的需要,倫敦市附近一帶建立起許多劇場。在16世紀到17世紀之交,英國戲劇藝術進入了全盛時期,把英國文藝復興運動推向了高潮。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成就最高、最有代表性的偉大戲劇家和詩人。他一生創作了37個戲劇和《十四行詩集》等詩篇,是他留給後人的最寶貴的文學遺產。
經典片段
哈姆萊特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死了,睡著了;什麼都完了;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死了;睡著了;睡著了也許還會做夢;嗯,阻礙就在這兒:因為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後,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將要做些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人們甘心久困於患難之中,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誰願意負著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壓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為懼怕不可知的死後,懼怕那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是它迷惑了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寧願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們所不知道的痛苦飛去?這樣,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且慢!美麗的奧菲利婭!——女神,在你的祈禱之中,不要忘記替我懺悔我的罪孽。
《浮士德》
18世紀晚期德意志大文學家歌德的《浮士德》中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個追求豐富知識、美好事物、具有崇高理想的人物。浮士德一生經歷了書齋、愛情、宮廷、美的夢幻等階段,每個階段都以悲劇結束,反映了德意志資產階級同封建制度不可調和的矛盾。《浮士德》被看成是歐洲文藝復興以後資產階級精神生活的一部發展史。
西方文藝評論界把荷馬、但丁、歌德和莎士比亞成為世界四大詩人。“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我們要讀中國的四大名著,也要讀歐洲的四大名著。
劇情梗概
魔鬼靡非斯特與上帝打賭,認為人類無法滿足的追求終必導致其自身的墮落。上帝卻以為儘管人類在追求中難免會犯錯誤,但最終能夠打到真理。於是由魔鬼下到人間去誘惑浮士德。
浮士德此時已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學者。他畢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覽群書,鑽研各種學問,以求洞解自然奧秘。然而至此垂垂暮年,他才恍然悟到這些知識毫無用處,而自己處身其中的書齋實在形同牢獄,使自己與大自然隔離了。他痛苦得想要自殺,到另一世界去尋求出路。復活節的鐘聲喚回了他生的意志,把他引到郊外,在萬物欣欣向榮的大自然和自由歡樂的人群中,他深受鼓舞。回到書齋翻譯《聖經》時,竟然與"泰初有道"的思想發生牴觸。這時,他從效外帶回的捲毛犬化為書生出現在面前,浮士德問他的真實身份,他說自己是“作惡造善的力之一體”,其實他就是魔鬼靡非斯特的化身。魔鬼答應做浮士德的僕人,帶他重新開始人生有歷程,條件是一旦他感到滿足,靈魂便歸魔鬼所有。浮士德與魔鬼訂立契約。
魔鬼帶浮士德來到魔女之廚,飲下魔湯,使他變成了翩翩少年,恢復了情慾。隨後他們來到一個小鎮,浮士德與平民少女瑪甘淚發生戀情。瑪甘淚對浮士德一往情深,為了幽會,他無意中給母親服了過量安眠藥,致使老人死去。她的哥哥瓦倫丁又死在浮士德的劍下。在懾於社會輿論的重壓而親手溺死了與浮士德所生的孩子後,瑪甘淚身陷囹圄,被判死刑。其時浮士德正與魔女歡會,聞訊後趕來營救,但瑪甘淚已精神失常,甘願受刑而無意逃走。浮士德在悔恨中離去。上帝寬恕了善良的瑪甘淚。第一部到此結束。
第二部開始,浮士德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治癒了心靈的創傷,隨魔鬼來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宮。其時王朝一片混亂,上層社會荒淫腐敗,百姓啼飢號寒,鋌而走險。而浮士德獲得皇帝的寵信,以多發行紙幣之法緩解了財政危機。皇帝異想天開,要求浮士德召來古希臘美女海倫以供觀賞。魔鬼施展法術,於是香菸繚繞之中出現了海倫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對海倫一見傾心,當帕里斯擁抱海倫時,浮士德妒意大發,用魔鑰去觸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馱起他溜出宮廷。
官場黑暗令浮士德對政治大失所望, 使他轉而追求古典美的寧靜與和諧。 魔鬼將他帶回書齋。浮士德的學生華格納在曲頸瓶里造出了人造小人何蒙古魯土。何蒙古魯士領浮士德到希臘尋找海倫。二人結合,生下一子名歐福良。歐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國詩人拜倫為原型的,他生來喜愛高飛,渴望戰鬥,聽到遠方自由的呼喚,他如聞號令,奮不顧身向高空飛去,不幸隕落在父母腳下。海倫悲痛欲絕,不顧浮士德的苦留,騰空飛去,只將她的白色長袍和面紗留在了浮士德的懷中。它們化為雲朵把浮士德托到這保,飛回了北方。浮士德對古典美的追求,又似幻滅而告終。
浮士德在空中看到波濤洶湧的大海,頓時產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借魔鬼之力,他幫助一個皇帝平定了叛亂,得到一片海邊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驅使百姓為他移山填海,變滄海為桑田。此時,浮士德已是百歲的老人,憂愁使他雙目失明。魔鬼命死魂靈為他掘墓,浮士德聽到鐵鍬之聲,還以為是民眾在為他開溝挖河。想到自己正在從事的偉大事業,他不由得脫口贊道:“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浮士德依約倒地而死。魔鬼正要奪走他的靈魂,這時天降玫瑰花雨,化為火焰,驅走了魔鬼。天使將浮士德接至天上,見到了聖母和已為贖罪女子的瑪甘淚。
浮士德自強不息、追求真理,經歷了書齋生活、愛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業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都有現實的依據,它們高度濃縮了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期幾百年間德國乃至歐洲資產階級探索和奮頭號的精神歷程。在這裡,浮士德可說是一個象徵性的藝術形象,歌德是將他作為全人類命運的一個化身來加以塑造的。當然,所謂全人類其實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一個先進知識分子典型形象的擴大化罷了。同啟蒙時代的其他資產階級思想家並無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階級視為全人類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陰暗的書齋,走向大自然和廣闊的現實人生,體現了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直到“狂飆突進”運動資產階級思想覺醒、否定宗教神學、批判黑暗現實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與瑪甘淚的愛情悲劇,則是對追求狹隘的個人幸福和享樂主義的利己哲學的反思和否定。從政的失敗,表明了啟蒙主義者開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虛幻性。與海倫結合的不幸結局,則宣告了以古典美對現代人進行審美教化的人道主義理想的幻滅。最終,浮士德在發動大眾改造自然,創建人間樂園的宏偉事業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從中我們不難看到18世紀啟蒙主義者一再描繪的"理性王國"的影子,並依稀可聞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呼喚未來的聲音。
浮士德的形象還有更高的哲學涵義。這主要表現在著名的“浮士德難題”以及面對這種困境所表現出來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辯證法意識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兩種矛盾衝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惡”的因素之間的複雜關係及其發展歷程,更以樂觀主義的態度表現了浮士德永不滿足,不斷地克服障礙、超越自我,“不斷地向最高的存在奮勇”前進的可貴精神。“浮士德難題”其實是人類共同的難題,它是每個人在追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時都將無法逃避的“靈”與“肉”,自然欲求和道德靈境,個人幸福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兩難選擇。這些二元對立給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個有待解決的的內在的嚴重矛盾。在《浮士德》中,這一矛盾貫穿了主人公的畢生的追求,體現為浮士德的內心衝突和他與靡非斯特的衝突的相互交織。從某種意義上說,浮士德的內心衝突同時也是他與靡非斯特的矛盾衝突的內在化的體現,而他與靡非斯特的矛盾衝突則同時也是他內心衝突的外在化體現。在與靡非斯特這“一切的障礙之父”、惡的化身結為主僕,相伴而行之後,浮士德的前途可謂危機四伏,隨時皆有可能墮落為惡魔的奴隸。但是,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徵,這使他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理想。而惡在這裡卻從反面發揮一種“反而常將好事做成”的推動性作用。歌德辯證地看待善惡的關係,不是視之為絕對的對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關係,揭示了人類正是在同惡的鬥爭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斷取得進步的深刻道理。這在詩劇的開頭時上帝有關善人須努力向上才不會迷失正途的議論,以及詩劇結束時天使們唱出的"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均能救"的歌詞中都得到了明確的體現。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浮士德》是一部無可指摘的完美之作。從思想上看,它有將政治革命消極為精神探索,將社會改造轉化為自我完善的傾向,這體現了資產階級固有的軟弱和妥協的本性,以及它作為剝削階級的掠奪性。從藝術上看,內容龐雜,用典極多,象徵紛繁,使作品艱深隱晦,令人索解為難。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傾向,給一般讀者的閱讀和理解造成了較大的困難。
《浮士德》構思宏偉,內容複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像、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揉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莊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名著作者
荷馬
荷馬是一位傳說性的人物,大約生活在公元前9世紀到前8世紀之間,很可能是小亞細亞地方愛琴海一帶的人。據說他是一個雙目失明的職業樂師,同時又是一位大詩人。背著希臘古代的七弦豎琴,四處漂泊,把自己的詩吟唱給人們聽。他的詩在七弦琴的伴奏下,美妙動聽,情節精彩,深受人們的歡迎。古希臘流傳最久的兩部史詩《伊里昂紀》和《奧德修紀》就是他的作品,因此,歷史上稱為“荷馬史詩”。古希臘歷史從公元前11世紀到前8世紀習稱為“荷馬時代”,就是由荷馬史詩而得名的。
相傳荷馬為古代希臘兩部著名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的作者。古代作家如公元前 5世紀的希羅多德,較晚的修昔底德,公元前 4世紀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都肯定這兩部史詩是荷馬的作品。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已遺失的古代史詩,也曾有人說是他的作品,但那些大概是後人的擬作。有一篇已經失傳的諷刺詩和一篇現存的《蛙鼠之戰》,據說也是荷馬寫的,但前者只有亞里士多德一個人的話作為根據,後者則已證明為公元前 4世紀的一篇擬作。還有一些獻給天神的頌歌,傳說也出於荷馬之手;實際上是古代吟誦史詩的職業樂師所用的引子,是較晚時代別的詩人寫成的。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每部都長達萬行以上;《伊利亞特》共有15,693行,《奧德修紀》共有12,110行,兩部都分成24卷。這兩部史詩開始時只是根據古代傳說編的口頭文學,靠著樂師的背誦流傳下來的零散篇章,荷馬如有其人,大概就是最後把這兩部史詩初步定型的職業樂師。
荷馬史詩一方面是在民間的口頭文學基礎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許多世紀裡積累起來的神話傳說和英雄故事,保存了遠古文化的真實、自然的特色。同時表明在遠古地中海東部早期這個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學曾達到相當高度的繁榮。史詩開始用文字流傳下來之後,又經過許多世紀的加工潤色,才成為現在的定本。
但丁
十四世紀初,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代,這是一場新興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它的中心,最初在義大利,後來擴及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地。文藝復興的概念最初是義大利的藝術家們提出來的,意思是主張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古典文化。其實它並不是單純的復古,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創造。
文藝復興運動以人文主義為思想核心。它以人為中心,主張人的尊嚴和價值。它歌頌愛情,要求個性解放,發展個人才智,提倡冒險精神。它提倡人性,反對神權。總之,人文主義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的要求。
但丁就是早期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傑出代表人物。他的長詩《神曲》,無情地批判了中世紀封建社會的種種罪惡,表達了對人類理想的追求,使人們看到了新思想文化的一縷曙光。
恩格斯稱讚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但丁於1265年誕生於義大利最大的手工業、商業城市佛羅倫斯。他是古羅馬人的後裔,曾祖父參加過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立下戰功,受封為騎士。後來家道中落,到他父親時,已淪為普通市民,他的父親是法庭的文書。
但丁的少年時代在故鄉度過。他很早就開始學習拉丁文、詩學、修辭學和古典文學作品。青年時代的但丁更是博覽群書,多才多藝,對各門學科都有很深的研究。他特別推崇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把維吉爾當做自己的精神導師。
《神曲》不是用拉丁語,而是用義大利方言撰寫而成。“神曲”的義大利原意是“神聖的喜劇”。《神曲》全長一萬四千多行,分為《地獄篇》、《煉獄篇》、《天堂篇》三部分。每篇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
1321年,《神曲》的最後一篇《天堂篇》脫稿不久,但丁不幸染上瘧疾,於同年9月14日逝世於拉韋納。拉韋納人民隆重地安葬了但丁。
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家。他的創作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風俗、習慣,可以當做這個時代的一部形象化的歷史來讀。他的戲劇在歐洲戲劇發展史或文學發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值得我們去總結和批判地借鑑。
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中部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福鎮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祖輩務農,父親經營手套生意兼營農業,擔任過當地的議員和鎮長。
悲劇《哈姆萊特》(1601)是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寫的是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復仇的故事。莎士比亞通過哈姆萊特之口談到過戲劇(也可說一般文藝)的目的:“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自然,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給它的時代看一看它自己演變發展的模型。”也就是說,文藝創作的目的是:反映時代,反映現實。我們知道,莎士比亞的戲劇一般取材於古代的或者外國的故事,但它表現的卻是當代英國的生活和鬥爭。
《哈姆萊特》不僅思想內容上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它也是莎士比亞藝術上成熟的標誌。莎土比亞在《哈姆萊特》中還充分利用“獨白”這一傳統手法,來揭示主人公的內心活動,使得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豐富。
莎士比亞是語言的大師,他的語言豐富而富於形象性。他的戲劇主要用無韻詩體寫成。又結合了散文、有韻詩句和抒情歌謠等,不同的文體在劇中起著不同的作用。莎士比亞按照人物的身分與處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語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目的都是為了更有助於表現人物。克勞狄斯與波洛涅斯,雷歐提斯與奧斯里克,王后與奧菲利婭,哈姆萊特與霍拉旭,所用的語言都各如其人。同是一個哈姆萊特,裝瘋時的語言與平時的也各不同。此外,莎士比亞還善於運用比喻。隱喻等形象化的語言。
歌德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期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於社會的認識,創作出當代最優秀的作品。
歌德於1749年8月28日誕生在德意志中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市。父親是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做過當地的參議員,他很注意對歌德的教育;母親是市長的女兒,善於講故事,從小就培養了歌德對文藝的興趣。歌德通過觀看法國隨軍劇團的演出,接觸到莫里哀、高乃依、拉辛的戲劇。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在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對歐洲和德國的現實進行探索的思想總結和藝術總結,在某種意義上也可看作是啟蒙運動的藝術總結。
《浮士德》的創作延續了將近60年之久。歌德在斯特拉斯堡求學期間,就曾創作過《原浮士德》。《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於1806年,第二部完成於1813年。
浮士德是16世紀的人物,後來成為民間傳說中的形象。傳說他通曉天文地理,懂得魔術;他死後人們把當時傳說中人和魔鬼訂約的故事,都集中在他身上。在傳說和後人寫的文學作品中,浮士德的形象不斷豐富、發展,越來越明顯地體現了資產階級在上升時期的願望和精神。歌德在這個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更加深化和豐富了這個形象的社會意義。
《浮士德》以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初期德國和歐洲的社會現實為背景,通過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先進的知識分子不滿現實、極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理想社會的全部過程。
《浮士德》的結構龐大而複雜。第一部包括25場,前面另有《獻詩》、《舞台上的序劇》、《天上序幕》三個小部分。第二部也包147括25場,分成五幕。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故事情節,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發展為線索,貫穿始終,可以稱為哲理性的詩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