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四團中學,原名四團初級中學,創建於1957年9月。學校位於上海市奉賢區東部重鎮――四團鎮。
新世紀前,上海市奉賢區四團中學的校舍經歷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三次較大局部改造。2003年左右,奉賢區原邵廠鎮、平安鎮和四團鎮的三鎮合併,四團鎮的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為適應社會需要和學校發展,2004年底學校在市、區、鎮三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實施校舍達標建設,重新設計改造。2005年9月,竣工使用。目前,學校占地22903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為141467平方米,運動場地面積83882平方米。校園綠化總面積為10504平方米,綠化覆蓋達46%,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四團中學也是一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從現在的學校後門走出百米左右,就可以看見一個豎有石碑的花壇,花壇中矗立著一棵六百餘年的古銀杏樹。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曾參加過北伐革命戰爭的趙天鵬同志英雄就義於此。1964年,奉賢縣人民政府在四團中學校園內為之立碑紀念,學校為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3年,古銀杏樹及其地點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地點。
學校圖書館藏有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出版發行的《辭海》丁種上下二冊,豎排本,也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圖書館的歷史感。
治校之本
校訓:知書達理,愛國榮校。
校風:和諧自主,務實創新。
學風:勤學善思,淳樸自信。
教風:厚德博學,愛崗敬業。
師資力量
近年來,儘管奉賢教育有了長足發展,大部分學校硬體得到改善,但區域優質教師仍相當缺乏。全區4800多名專任教師中,職初教師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且全區二分之一的教育資源集中在南橋鎮,教育均衡發展的任務極為繁重。
四團中學作為一所鄉村中學,更是師資力量短缺。有些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往往集中全力是孩子去南橋就讀。所謂的水往高處流,使得四團中學生源大大流失,從而師資力量更新度和質量遭到了嚴峻的考驗,有所下滑。但近年來,在以下學校領導的管理下,學校師資力量在逐年上升。同時作為上海市李惠利中學的託管學校,在上海李惠利中學的幫助下,學校弱勢之處都得到了巨大的變化。
早年的學生生源量下降主要由於經濟原因上不起學,而不是家長追求師資力量強的學校而不上四團中學。如:2001年《上海教育》21期刊登《一個都不能少――四團中學幫困助學有成效》調查報告,記述了學校由於1990年起流生、輟學現象的蔓延。從學校領導到每位教師分工走村串戶,苦口婆心動員流生重返課堂,並專門組建一個初三補習班,讓歷屆應屆流生返校補課,參加畢業考試。並每年為經濟困難學生減免學雜費等。至2003年,為困難學生減免學雜費總計4.57萬元,從而制止了因家庭困難而不上學的現象。並報導了學校為提高教育質量所作努力。其中,1993年張潔同學獲奉賢縣中考總分第一,現留學新加坡。
1985年~2003年四團中學師生情況表:
年份 | 班級數(個) | 學生數(人) | 教 職 工(人) | |||||||
總數 | 本科 | 大專 | 高中 | 高級職稱 | 中級職稱 | 初級職稱 | ||||
1985 | 24 | 1045 | 118 | 6 | 18 | 52 | ||||
1986 | 26 | 1234 | 116 | 7 | 20 | 65 | 11 | 81 | ||
1987 | 27 | 1167 | 125 | 7 | 22 | 73 | 25 | 77 | ||
1988 | 24 | 1089 | 130 | 8 | 25 | 75 | 28 | 80 | ||
1989 | 24 | 1213 | 117 | 8 | 38 | 50 | 27 | 68 | ||
1990 | 31 | 1499 | 115 | 10 | 61 | 23 | 25 | 68 | ||
1991 | 31 | 1529 | 123 | 11 | 62 | 24 | 26 | 71 | ||
1992 | 23 | 1104 | 71 | 7 | 38 | 12 | 1 | 28 | 28 | |
1993 | 20 | 1004 | 74 | 8 | 49 | 6 | 32 | 31 | ||
1994 | 23 | 1113 | 75 | 8 | 52 | 6 | 1 | 36 | 29 | |
1995 | 33 | 1741 | 112 | 12 | 80 | 11 | 46 | 57 | ||
1996 | 30 | 1503 | 116 | 12 | 80 | 11 | 48 | 55 | ||
1997 | 25 | 1114 | 115 | 12 | 81 | 12 | 53 | 52 | ||
1998 | 23 | 1059 | 110 | 19 | 62 | 12 | 51 | 42 | ||
1999 | 21 | 986 | 99 | 20 | 58 | 5 | 1 | 49 | 33 | |
2000 | 21 | 990 | 95 | 22 | 51 | 5 | 1 | 49 | 28 | |
2001 | 19 | 930 | 81 | 36 | 27 | 6 | 2 | 39 | 28 | |
2002 | 16 | 737 | 79 | 32 | 24 | 6 | 3 | 31 | 25 | |
2003 | 14 | 638 | 66 | 33 | 19 | 1 | 3 | 31 | 21 | |
附註:表中1985年含高中3個班139人;1986年含高中4個班184人;1987年含高中3個班159人;1988年含高中2個班57人。 |
領導成員
2010學年第二學期學校領導成員:
書記、校長:宋勤標
支部委員、副校長:莊正紅
副校長:王海明
支部委員、工會主席:劉盼紅 ;政教主任:金春紅
校務辦主任:張遠 ;總務主任:徐衛華
學校歷史
校史簡要回顧
四團中學的歷史發展是複雜的,歷經半百多的歲月,整合了全四團地區的所有中學,並衍生出了後來的景秀高級中學。使得四團鎮成為了少數幾個擁有高中的鎮。生活在鎮上,不必離開,就能讀完十二年教育。
1970年,四團中學創辦了高中部,隨後於1984年又在高中部設立了食用菌班,屬於職業高中。1986年,在四團中學內正式成立四團職業技術學校(簡稱四團職校),總體也就是職業班組成的。1989年9月,學校取消高中部。1992年9月,四團職校隸屬縣教育局單列機制。1995年8月,四團二中併入四團中學,隔月,四團職校進入,成為四團職校的校區。四團職校自我發展數年後,在區府、區教育局關於奉賢教育新的規劃要求下,四團職校由原來的職業高中轉為普通高中,並於2003年9月正式更名為奉賢區景秀高級中學。
現就職於四團中學的少許老師既是四團中學畢業的,又是從四團職校或景秀高級中學畢業的,想必他們對這兩所學校的感受會頗為深厚。中學母校是高中母校的母親,這般感覺是多么的特別。
四團中學歷史
1957年9月創辦四團中學,奉賢縣四團初級中學(簡稱四團中學),占地面積0.24公頃,開設有2個班、學生111人,教職工10人。
1970年,開設高中班。
1972年,發展為完全中學。高中部生源來自四團、平安等奉賢東部鄰鄉。
1974年,擴建教室14個,有初、高中32個班、學生1300多人,教職工90多人。
1984年9月,四團中學高中部試設食用菌班,屬職業高中。
1985年,全鄉有四團中學(1970年開設高中部)及張家、盤灶2所初級中學,共有28個班、學生1162人,教職工143人。
1985年,四團中學學校占地1.10公頃、建築面積4377平方米。有24個班、學生1045人,其中高中3個班、學生139人,教職工118人。
1985年5月,學生邵建、沈青同學合撰的《棉籽殼栽培草菇獲得高產》論文獲上海市第五屆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同年奉賢縣政府授予四團中學第二課堂輔導組為縣先進集體。
1985年,四團中學升學錄取率為48.9%。
1984年~1986年,四團中學在教育改革中探索。其中1986年9月,設立造紙職高班2個,且在四團中學內正式建立四團職業技術學校(簡稱四團職校)。學校共開設以食用菌、花卉栽培農藝技術班和造紙專業的職業班等第二課堂,為國中畢業生拓寬了學習知識機會和就業渠道,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1988年12月,共青團中央、國家農業部、國家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四團中學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單位。
1989年8月撤張家中學併入四團中學,同年9月四團中學撤銷高中部,恢復初級中學建制。
1990年,四團中學升學錄取率為76%。
1992年9月,四團職校隸屬縣教育局單列機制。是年學校設有食用菌、花卉、園藝3個專業、7個班、學生294人,教職工19人。
1992年,在鎮區設立四團二中。9月,學校分為:四團中學、四團二中(新址)、四團職業技術學校。這年,四團中學有23班、學生1104人,教職工71人。
1995年8月,新建5層教學大樓竣工。9月,四團二中併入四團中學,時有33個班、學生1741人,教職工112人,創歷史最高。
1998年始,四團中學升學錄取率100%。
2003年,四團中學占地20 800平方米(2.08公頃)、建築面積7376平方米。有14個班、學生638人,教職工66人,其中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33人;中學高級教師3人、中學一級教師31人。
2003年,學校只有14個班、學生638人,其中教職工66人。主要原因是學校從95年生源高峰後連年生源減少。
2003年,四團中學為奉賢區文明單位。
四團職校歷史
1995年9月,四團職校遷址於原四團二中校內,占地1.17公頃,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設專業5個、有11個班、學生405人;教職工28人。
1999年9月,四團職校在辦好職業高中基礎上,拓展辦學功能,開設普通高中、職業高中雙證制綜合高中班。
2002年9月,四團職校又增設“3+1”雙證制高中班,形成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互滲的辦學特色。學生既可參加普通高考,又可在第四年學習專業後參加中專、職校、技校“三校生”高考,為學生未來出路拓寬了渠道。是年,87名學生參加高考,錄取80名、錄取率92%,其中錄取本科17人。
2003年9月,根據區府、區教育局關於奉賢教育新的規劃要求,四團職校由原來的職業高中轉為普通高中,並正式更名為奉賢景秀高級中學。學校占地1.61公頃,建築面積7189平方米。有19個班、學生731人,其中普高11個班、學生441人;教職工49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占全校教師84.6%,中高級職稱占51.3%。
歷史表格信息
1985年~2003年四團中學畢業生升學率統計表:
年份 | 畢業生(人) | 中考各類學校錄取率(%) | 高考錄取情況 | ||||||||
市重點 | 縣重點 | 普高 | 中師 | 中專 | 職(技)校 | 報考數(人) | 錄取數(人) | 錄取率(%) | | ||
1985 | 297 | 0.70 | 7.00 | 10.80 | 1.70 | 6.10 | 22.60 | 31 | 28 | | |
1986 | 288 | 0.30 | 8.30 | 13.20 | 2.40 | 7.60 | 34.00 | 42 | 18 | 42.90 | |
1987 | 368 | 0.50 | 7.90 | 13.30 | 2.20 | 6.80 | 39.90 | 39 | 19 | 48.70 | |
1988 | 372 | 0.50 | 6.70 | 14.00 | 1.60 | 6.50 | 41.70 | 18 | | | |
1989 | 425 | 0.50 | 7.80 | 14.40 | 1.20 | 6.80 | 46.10 | 29 | 8 | 27.60 | |
1990 | 443 | 0.50 | 7.00 | 14.70 | 1.40 | 7.50 | 44.90 | | | | |
1991 | 452 | 0.40 | 6.60 | 15.70 | 1.30 | 8.40 | 39.80 | | | | |
1992 | 492 | 0.60 | 7.70 | 15.00 | 1.80 | 7.50 | 36.20 | | | | |
1993 | 386 | 0.50 | 7.50 | 16.30 | 1.60 | 10.90 | 32.90 | | | | |
1994 | 384 | 0.50 | 7.00 | 15.90 | 1.30 | 11.50 | 34.10 | | | | |
1995 | 392 | 0.50 | 7.10 | 13.30 | 1.30 | 10.50 | 42.30 | | | | |
1996 | 529 | 0.40 | 5.50 | 8.90 | | 17.00 | 48.60 | | | | |
1997 | 322 | 1.90 | 9.60 | 17.40 | 0.60 | 24.20 | 31.40 | | | | |
1998 | 402 | 0.20 | 3.70 | 9.50 | 0.70 | 45.30 | 40.50 | | | | |
1999 | 305 | 0.30 | 4.90 | 10.80 | | 51.50 | 32.50 | | | | |
2000 | 272 | 0.40 | 4.00 | 14.70 | | 45.60 | 35.30 | | | | |
2001 | 270 | 0.40 | 8.90 | 31.50 | | 36.30 | 23.40 | | | | |
2002 | 351 | | 9.10 | 34.20 | | 37.00 | 19.70 | | | | |
2003 | 272 | | 10.20 | 35.30 | | 38.10 | 16.40 | | | | |
1989年~2003年四團中學學生各類競賽獲市及以上獎項情況表:
姓 名 | 獲 獎 時 間 | 競賽 項 目 | 獎 項 等 第 |
趙學紅 | 1989.02 | 上海市小論文 | 三等獎 |
王張官 | 1991.01 | 上海市科普競賽 | 三等獎 |
陳芝婷 | 1991.01 | 上海市科普競賽 | 三等獎 |
尹 國 | 1991.01 | 上海市科普競賽 | 三等獎 |
俞春英 | 1994.12 | 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競賽 | 二等獎 |
汪海強 | 1994.12 | 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競賽 | 二等獎 |
吳正芳 | 1994.12 | 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競賽 | 二等獎 |
彭 飛 | 1998 | 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 | 三等獎 |
陳 傑 | 1999.12 | 上海市生物競賽 | 二等獎 |
季藎月 | 2000 | 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 | 三等獎 |
趙 靜 | 2002 | 上海市作文競賽 | 三等獎 |
錢肖麗 | 2002.04 | 上海市千校作文競賽 | 一等獎 |
羅 莎 | 2002 | 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 | 三等獎 |
學校建築
健元樓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意為天道在剛健有力地永遠不停地運動變化。君子因此而仿效,奮發自強,永不停步。“健”意為運行不息,充滿生機。“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事物只有在不停地運動,才能充滿生機活力。《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易經》)。元始,是眾善之首,是仁義道德的具體表現。以“健元”為名,寄希望四團中學如一潭活水,不僅生機勃勃,更是傳授學生做人之基本美德的一方沃土,更希望四中學子們知識與修養相長、身體與心理同步。
躬行樓
古人云:“身正言忠,躬行踐履”。做任何事情,都要身體力行,親力而為。宋代的詩人陸游高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律》)。而詩人張�也唱吟“若如今人之不踐履,直是未嘗真知耳”(張�《南軒文集》卷三十,《答朱元晦》)。所謂“躬行立弘志,實踐出真知”。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駛船;不走路不知路遠,不動手不知事難。成語“躬體力行”、“躬行實踐”無不都在告訴我們要親身體驗,努力實行。二十一世紀的教育不是培養高分低能的學生,而是要培育具有創新實踐精神的新世紀人才。
朝暉樓
此樓位於校園東方,當天邊的第一縷朝陽升起,就沐浴在柔和明媚的霞光之中,不由讓人聯想到“暾將出兮東方”、“爛昭昭兮未央”的詩句(屈原《九歌》),眼前景象是如此光明燦爛,輝煌無比。學校舊容換新顏,在朝陽的照耀下,更顯熠熠生輝,昭示著學校光輝燦爛的美好前景,昭示著學校老師如朝陽旭日照耀哺育著莘莘學子,莘莘學子們待以時日報得三春暉。
博採樓
“博採”即指廣泛採集。學習知識,就要像辛勤的蜜蜂,不辭辛勞到處採集花粉,才能釀出甜美的蜂蜜。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古人云:“見博則不迷,聽聰則不惑。”大文學家魯迅先生也曾指出:“讀書無嗜好,就不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博聞強記,博採眾長,才能廣泛地得到教益,兼容並蓄,融會貫通,獨創一格。
勤思樓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即只是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不認真讀書,就會疑惑而無所得。以此告誡我們要勤學善思。勤學與善思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王夫之認為:“學非有礙于思,而學愈博則思愈遠,思正有功於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天道酬勤思者無疆”,勤學與善思,也正是對每位莘莘學子的衷心期盼。
厚德樓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厚德”顧名思義即重視道德品行,使品德厚實,待人厚道。學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德育的一大陣地。古人更是重視德行的修養。明朝學者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寫道:“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在困境面前,不斷加強道德品行的修養來迎戰厄運,可見“厚德”之重要。
附
郵編:201412
學校地址:上海市奉賢區四團鎮文鵬路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