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固

四固”是我國古籍《管子》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見於《管子》第四篇-立政。旨在講安定國家有四個方面。

作品簡介

“四固”是我國古籍《管子》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見於《管子》第四篇-立政。旨在講安定國家有四個方面。
管子》是一部記錄中國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言行事跡的書籍。大約成書於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劉向編定《管子》時共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餘10篇僅存目錄。
管仲(公元前723年-約公元前645年) 漢族,名夷吾,字仲,又稱敬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 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作品賞析

四固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國柄。二曰:見賢不能讓,不可與尊位。三曰:罰避親貴,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務地利,而輕賦斂,不可與都邑。此四務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眾,國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國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國之危也;民不懷其產,國之危也。故大德至仁,則操國得眾;見賢能讓,則大臣和同;罰不避親貴,則威行於鄰敵;好本事,務地利,重賦斂,則民懷其產。

譯文

君主要謹慎對待的問題有四個:一是對於提倡道德而不真正做到仁的人,不可以授予國家大權;二是對於見到賢能而不讓的人,不可以授予尊高爵位;三是對於掌握刑罰而躲避親貴的人,不可以讓他統帥軍隊;四是對於那種不重視農業,不注重地利,而輕易課取賦稅的人,不可以讓他做都邑的官。這四條鞏固國家的原則是國家安危的根本。應該說,卿相得不到眾人擁護,是國家的危險;大臣不協力同心,是國家的危險;軍中統帥不足以令人畏懼,是國家的危險;人民不懷戀自己的田產,是國家的危險。因此,只有提倡道德而能真正做到仁,才可以勝任國事而眾人擁護;只有見到賢能就進行推讓,才能使大臣們協力同心;只有掌握刑罰不避親貴,才能夠威震鄰敵;只有重視農業、注重地利,而不輕易課稅,才能使人民懷戀自己的田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