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出動汽車、坦克百餘輛,對冀魯豫根據地的中心濮陽西北、頓丘、內黃南部和高陵縣沙區進行毀滅性大“掃蕩“,實行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在日軍鐵蹄下,沙區4000餘人被殘殺,142個村莊(房屋5萬多間)被燒毀,家具和牛、羊、豬等家禽被搶掠一空。抗日軍民奮起反擊,消滅日偽軍約800人。其後,冀魯豫行署副主任賈心齋代表中共抗日政府帶大批物資,到受難區慰問,並在李原村(現屬內黃縣)修建了死難軍民公墓。這次慘痛事件,史稱四·一二大掃蕩。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發動反對共產黨的政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四一二”政變。
事件前後過程
1927年初,中國革命進入緊急階段。勝利的北伐戰爭向長江下游節節推進,直接威脅著南京、上海的軍閥及帝國主義統治,廣大人民歡欣鼓舞,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在全國風起雲湧,極大地動搖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與此同時,以蔣介石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右派篡奪革命領導權的陰謀活動,也日益猖獗。各種反革命力量急速重新組合。
1927年3月28日,中共上海區委主席團會議宣讀了陳獨秀關於“要緩和反蔣”的信。之後,上海的反蔣鬥爭開始放鬆。4月5日,《汪精衛、陳獨秀聯合宣言》發表後,一部分共產黨員十分憤慨,但許多人卻誤以為局勢已經和緩下來。原來在武漢整裝待發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軍不再東下,第六軍、第二軍的絕大部分服從蔣介石的命令,離開南京開往江北,使蔣介石得以控制南京。4月11日,蔣介石發出“已克復的各省一致實行清黨”的密令,上海的形勢驟變。
4月12日凌晨,停泊在上海高昌廟的軍艦上空升起了信號,早已做好準備的青紅幫流氓打手,臂纏白布黑“工”字袖標,冒充工人,襲擊工人糾察隊。工人糾察隊奮起抵抗。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蔣介石收編的孫傳芳舊部)以調解“工人內訌”為名,收繳工人糾察隊武裝,1700多支槍被繳,300多名糾察隊員被打死打傷。事件發生後,上海工人和各界民眾舉行總罷工和示威遊行,抗議反動派的血腥暴行。
4月13日上午,上海煙廠、電車廠、絲廠和市政、郵務、海員及各業工人舉行罷工,參加罷工的工人達20萬人。上海總工會在閘北青雲路廣場召開有10萬人參加的民眾大會。大會通過決議,要求:一、收回工人的武裝;二、嚴辦破壞工會的長官;三、撫恤死難烈士的家屬;四、向租界帝國主義者提極嚴重的抗議;五、通電中央政府及全國全世界起而援助;六、軍事當局負責保護上海總工會。會後,民眾冒雨遊行,赴寶山路第二十六軍第二師司令部請願,要求釋放被捕工人,交還糾察隊槍械。遊行隊伍長達1公里,行至寶山路三德里附近時,埋伏在里弄內的第二師士兵突然奔出,向民眾開槍掃射,當場打死100多人,傷者不知其數。寶山路上一時血流成河。當天下午,反動軍隊占領上海總工會和工人糾察隊總指揮處。接著,查封或解散革命組織和進步團體,進行瘋狂的搜捕和屠殺。在事變後3天中,上海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被殺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蹤者5000多人,優秀共產黨員汪壽華、陳延年、趙世炎等光榮犧牲。4月15日,廣州的國民黨反動派也發動反革命政變。當日捕去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2000多人,封閉工會和團體200多個,優秀的共產黨員肖楚女、熊雄、李啟漢等被害。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西等省也以“清黨”名義,對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進行大屠殺。
事件影響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標誌著中國階級關係和革命形勢的重大變化。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從民族資產階級右翼完全轉變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從此,蔣介石和他的追隨者完全從革命統一戰線中分裂出去。革命在部分地區遭到重大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