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舉寺

噶舉寺

噶舉派寺院。位於亞東縣下亞東鄉。1747年創建。寺廟東西長50米,南北寬29米,四周砌3米土坯牆,山門位於西牆南端。進門為一庭院。大殿位於庭院東北部,坐北朝南,東西長25米,南北寬19米,平面呈“凸”字形。

基本信息

簡介

噶舉寺噶舉寺
殿門前有5級石階,門樓兩層,底層為門廊,門廊壁畫為1985年重繪。大殿正中為經堂,面闊3間,進深3間。經堂後部有1.2米高須彌座,上供蓮花生大師泥塑像。經堂壁畫也為1985年重新繪製。經堂西側為護法神殿,面闊2間,進深3間,殿內佛像毀於“文革”中,但東西兩壁仍保存原來的壁畫,內容主要為密宗護法神祇,有金剛持、依怙神、吉祥天母等。壁畫以線描為主,注重用暈染的手法表現層次和質感,與尼泊爾傳入的“濕壁畫法”有一定關係。經堂東側的神殿屬於格魯派的護法神殿。在噶舉寺南面原有一座格魯派寺廟,名巴夏貢巴,1888年中英隆吐山戰役後,遭廢棄。1890年十三世達賴下令將巴夏貢巴護法神殿遷入噶舉寺。護法神殿面闊2間,進深3間,殿內佛像、壁畫毀於“文革”中。大殿原有兩層,上層為噶舉頗章及活佛住房,“文革”期間被毀,1985年重新修復。噶舉寺活佛共傳承了11代,在第八世活佛時期寺廟最為興盛。噶舉寺下轄分寺眾多,其中6個在境外,在印度噶倫堡附近有噶舉貢巴、白棟貢巴、德吉林貢巴;在不丹有當塔貢巴。噶舉寺中的文物在“文革”期間散失,現藏文物有唐卡、繡品、四面銅觀音像及駐藏大臣升泰題贈的“大放光明”木匾等。1996年噶舉寺被列為西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噶舉寺創建於1747年(藏曆第十二繞迥之火虎年),由珠旺倉巴阿達和貢瑪丹增尼達主持修建,距今已有十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屬噶舉派寺廟。據說,18世紀初,香巴噶舉派僧人珠旺蒼巴阿達來到亞東仁欽崗地方,向山主仁崗貢札討要了一座傳說為金亥母(光明天女,為勝樂金剛之妃)自然形成的山,在山的肚臍處一塊平台上建了一座小寺,取名“倉札寺”。後由於仁欽崗野獸眾多,經常危害牲畜,山主仁崗貢札求教於倉札寺喇嘛丹增尼達,丹增尼達建議在倉札寺下方修建一座大寺廟以鎮妖魔。於是在1747年就修建了這座噶舉寺。

歷代活佛

噶舉寺活佛共傳承了十一代,依次是:
第一世活佛,貢瑪贓增尼達;
第二世活佛,洽達洛追曲培;
第三世活佛,傑哇次旺羅布
第四世活佛,歐金阿旺益西;
第五世活佛,阿旺曲札嘉措;
第六世活佛,阿旺曲吉嘉措;
第七世活佛,貢桑曲莫嘉措;
第八世活佛,格桑曲莫嘉措;
第九世活佛,土登維丹;
第十世活佛,桑吉嘉措;
第十一世活佛,西繞登增。
噶舉寺在第八世活佛,格桑曲莫嘉措時期最為興盛,有喇嘛五十多我。下轄分寺眾多,其中有6個在境外:在印度噶倫堡附近的有噶舉貢巴、白棟貢巴、德吉林貢巴;在錫金的在邦嘎夏林、日拉貢巴;在不丹的有當塔貢巴。

建築特點

總貌

噶舉寺噶舉寺
面積為1450平方米(東西長50米,南北寬29米)。四周砌有土坯圍牆,高達3米;門在西牆南端。進門為庭院。大殿位於庭院東北部,坐北朝南,面積475平方米(東西長25米,南北寬19米),平面呈“凸”字形。高二層:上層為噶舉頗章及活佛住房,“文革”期間被毀,1985年重新修復;下層有門廊、經堂、神殿等建築。大殿門前有5級石階,門廊有柱2根,門廊四壁的壁畫為1985年重繪,僅在門廊南牆尚保留有1米寬的原壁畫;正中繪有釋迦牟尼結跏跌坐於蓮台上,前立一持杖托缽的弟子,四周則繪釋迦牟尼的小型跏趺坐像;壁畫下部則彩繪白度母、綠度母和牛頭金剛像。

經堂

大殿正中為經堂,面闊3間,進深3間,中立4柱。經堂後部有1.2米高的須彌座,座上供奉1985年新塑的蓮花生大師泥塑像。經堂四壁的壁畫亦為1985年重繪,僅西藏牆北部不保留有2米寬的原壁畫:正中繪釋迦佛跏趺坐像,有頭光和背光;其兩則各侍立一名持杖托缽弟子,周圍為眾弟子跏趺坐像;下排為白度母及四大天王像。

護法神殿

經堂西側為護法神殿,面闊2間,進深3間,中立2柱。殿內佛像毀於“文革”中,但東西兩壁的壁畫最為精彩,主要內容為密宗護法神:金剛持、依怙神、吉祥天母等。金剛持橫坐在一頭白色巨獅之上,身後襯托頭光和背光;束高髻,赤裸上身,胸飾項圈、項鍊,手腕戴手鐲,腳飾腳足釧;左手持法螺,右手持錫杖,周圍簇擁著披鎧甲的四大天王,神態威嚴。依怙神為9頭,每面有3眼,每個頭上都戴有五骷髏頭冠,頭髮倒堅,形如火焰;其頸上扎一條人皮圍巾和一條長蛇,佩人頭項鍊;腰纏巨蟒,巨蟒身上有無數隻眼睛;裸露其怒目,齙牙咧嘴;兩隻手臂上也繪有眼睛,左手持弓箭,右手持法器;像後繪火焰紋,更加襯託了依怙神的威嚴恐怖,使人怵目驚心。吉祥天母呈忿怒相,頭戴骷髏冠,3隻眼,怒目圓睜,張口怒吼,4隻手臂持有錫杖、金剛杵等法器,橫坐在一匹白騾之上;白騾臀部有一隻眼睛;吉祥天母左上方繪有一個獅子頭和一個鱷魚頭的女性,傳說是她的兩個妹妹。壁畫以線描為主,暈染手法,增強了層次和質感,似乎採用了尼泊爾的“濕壁畫法”。

格魯派神殿

經堂東側是格魯派的護法神殿。在噶舉寺南面的原始密林中原有一座格魯派寺廟名“巴夏貢巴”。1888年中英隆吐戰役之後,巴夏貢巴廢棄。1890年,第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下令將巴夏貢巴的護法神殿遷入噶舉寺,委託噶舉寺活佛格桑曲莫嘉措管理。神殿面闊2間,進深3間,中立2柱。殿內佛像、壁畫等毀於“文革”中。

寺內文物

噶舉寺內文物眾多,主要有唐卡、繡品、四面觀音銅像、觀音像銅鑄范等,甚為珍貴。
四面觀音銅像:通高30厘米,蓮台寬30厘米。觀音像束高髻,飾圓形7瓣團花耳環;半裸上身,頸戴項圈,胸飾項鍊、瓔珞,飾臂釧、手鐲,乳房豐滿,披帛繞肩由小臂下垂,手結禪定印;下身著長裙,結跏趺坐於仰蓮座上。
觀音像銅鑄范:通高20厘米,底寬12厘米。銅範為雙葉范:一葉為觀音正觀,一葉為觀音背面。觀音像束高髻,戴花冠,佩圓形團花耳環;裸上身,頸戴項圈、瓔珞,胸部稍有起伏;披帛繞肩,戴臂釧、手鐲;下著裙,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雙手捧一化佛。兩葉范相合為一平面吐三角形的圓錐體。
釋迦佛唐卡:長90厘米、寬60厘米。以藍色為底色,用紅、白、黃、綠四色繪成。主尊體為釋迦佛像:螺髻,長耳垂肩,著袈裟,雙手捧寶缽,結跏趺坐於仰蓮座上;身後有圓形頭光和背光。其中兩側為眾度母蹲踞像。唐卡上部為須彌山,山中繪有漢式樓閣;須彌山左側繪有釋迦佛、菩薩、吐蕃法王的小型跏趺坐像及覆缽式佛塔,右側為宗喀巴和二弟子的小型跏趺坐像及覆缽式佛塔;下部為菩薩、護法神像及覆缽式佛塔。屬清代精品。
天王唐卡:長90厘米,寬60厘米。以綠、白、紅、黃、藍五色繪製,綠色調濃重。主體為北方多聞天王,藏語稱“那姆賽”,身著戎裝,戴盔掛甲,右手執傘,左手握鼠,騎白獅,身後有圓形頭光。天王四周環繞漢式樓閣,庭院中有皆身著戎裝的騎士。唐卡上部為兩排小型佛跏趺坐像,佛像中間為宗喀巴及二弟子三像。屬清代珍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