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
目前有至少兩種嗜二氧化碳菌會導致人體發病。其一是會導致人體腸道功能紊亂的彎曲桿菌( Campylobacter)。其二是可寄生於人口腔中、可導致少年性牙周炎的凝聚桿菌屬( Aggregatibacter)的細菌,如伴放線凝聚桿菌( 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價值
不過,部分嗜二氧化碳菌同樣參與了一些反芻動物體內正常菌群的構成。其中,在牛的瘤胃中大量存在的曼氏產琥珀酸菌因其獨特的生化特徵和溫和的特點而可能具有一定商業價值。
嗜二氧化碳菌(英語:Capnophiles)是一類適合在高濃度二氧化碳下生存的微生物。“嗜二氧化碳菌”只是一個對這類生物進行大致描述的術語,對其所描述生物的分類和進化關係的建立沒有什麼貢獻。 對於一部分嗜二氧化碳菌而言,二氧化碳是其代謝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質,但高二氧化碳濃度的環境對於其它嗜二氧化碳菌而言僅有助於其爭奪資源而已。 不同的嗜二氧化碳對氧氣的耐受力(或利用能力)不同,而這一能力對它們能否在相關環境下存活至關重要。如屬於嗜二氧化碳菌的彎曲桿菌()因其也屬於能在低氧氣濃度下存活(氧含量非常低的環境除外)的微需氧微生物,故適合在高二氧化碳和低氧濃度環境中生存,所以容易被識別[1]。嗜二氧化碳菌在正常大氣中無法存活(在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0.04%,而氧氣的含量為21%,大約是二氧化碳的500倍),它們常常通過無氧呼吸或發酵產生能量。 2004年,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曼氏產琥珀酸菌”()的嗜二氧化碳菌有一套涉及固碳的特別代謝系統。曼氏產琥珀酸菌可以讓二氧化碳與其體內磷酸烯醇丙酮酸(糖酵解的終產物)上的三碳主鏈結合,並生成四碳化合物草醯乙酸(一種三羧酸循環(檸檬酸循環)的中間產物)。雖然曼氏產琥珀酸菌能夠生成三羧酸循環的大部分中間產物,但它卻不能進行能產生大量能量的電子傳遞鏈上的最後一步,即氧化磷酸化。
目前有至少兩種嗜二氧化碳菌會導致人體發病。其一是會導致人體腸道功能紊亂的彎曲桿菌( Campylobacter)。其二是可寄生於人口腔中、可導致少年性牙周炎的凝聚桿菌屬( Aggregatibacter)的細菌,如伴放線凝聚桿菌( 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不過,部分嗜二氧化碳菌同樣參與了一些反芻動物體內正常菌群的構成。其中,在牛的瘤胃中大量存在的曼氏產琥珀酸菌因其獨特的生化特徵和溫和的特點而可能具有一定商業價值。
嗜皮菌科,屬於真菌界,放線菌門,放線菌亞門。是放線菌目的1科。雛形菌絲體縱橫分裂呈磚牆狀,形成球菌狀或立方形細胞,後者在適當條件下長出鞭毛,能遊動。一般...
正文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是由剛果嗜皮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本病主要在動物中傳播,是感染家畜和野生動物引起的疾病,已在非洲、亞洲大洋洲歐洲...
流行病學 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診斷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國南非裔科學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體內首次發現的,1940年被第三屆國際微生物學大會命名為李斯特菌。感染後主要表現為敗血症、腦膜炎和單...
概況 菌株 特點 生存環境 生物學特性酵(jiào)素菌技術,是一項生物工程,其產品能夠產生多種催化分解酸的有益微生物群體,作為進化型的生物技術結晶,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該技術不...
項目概述 成份說明 技術介紹 歷史背景 技術簡介由於美國墨西哥灣Macondo252油井發生原油泄漏事故,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被人看到的嗜油菌展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也成為對抗墨西哥漏油過程中的關注...
簡介 捕撈解環菌屬 嗜油菌種類超嗜熱生物指能在極熱的環境(60℃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長最適溫度通常在80~110℃,而2003年發現的一株古菌“菌株121”1甚至能在和滅菌鍋相同...
蛋白特點 同類生物 更多發現 極限記錄雞㙡(zōng)菌 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 又稱傘把菇(雲南、四川)、雞肉絲菇(台灣、福建)、鬥雞菇、白...
介紹 理解 延伸 分類地位 形態特徵EM菌為一種混合菌一般包括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等有益菌類。可用於食品添加,養殖病害防治,土壤改良、生根壯苗、污水治理等等。
簡介 套用 組成 功效 效果寡嗜碳諾卡氏菌,原放線菌型。菌絲體斷裂為長短不同的桿菌,有時為球菌。在菌絲體斷裂為桿菌的第二階段,它以有機物為營養。
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