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口

喻口,位於風景秀美的射陽河南岸,329省道和阜寧縣城主幹道——開放大道(大關南路)在此交匯,距阜寧縣城核心區1.5公里。
喻口,古名淤洳(宋史.洪邁傳)。距今約7000—6000年前,黃河由山東出海,泥沙沿海岸緩慢堆積。江河沖積物在江流和海浪激盪等海洋動力搬運下,先後形成了南北走向的三條脊狀沙堤西崗、中崗和東崗,喻口位於西崗的中部成陸較早。關於“喻口”地名的稱謂曾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因為此地是由泥沙淤積而成,又在入海口,稱之為“淤口”。另一說是此處是有史以來重要的漕運關口,每年由大量的船隻,進塢檢修,稱“塢口”。還有一說,境內的射陽河有一渡口,由“喻”姓人家為渡,故稱“喻口”。
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880年以前,就有“喻口”這一地名了。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就已經有喻口鎮行政建制,隸屬於淮安府管轄。從公元880年到公元1957年,一直是淮東地區、鹽阜地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唐僖宗廣明元年,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曾在喻口築城屯兵,史稱“巢城”(現今的喻口集鎮就是在原巢城遺址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宋理宗紹定二年,李全令周安民造浮梁於喻口;明洪武二年到萬曆十三年,設喻口鎮巡司署;明萬曆年間設關榷。清雍正七年(公元1731年)阜寧立縣時,將隸屬於淮安府山陽縣的喻口鎮劃歸阜寧縣,縣衙設在喻口的南場,後移至廟灣。民國元年(1912年)實行市鄉制,稱喻口市。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初,改稱喻口區。是年5月射陽縣成立,劃歸射陽縣。1954年區劃調整隸屬於建湖縣,1956年重新隸屬阜寧縣。1957年撤區並鄉隸屬於施莊鄉至今。喻口千年古鎮曾分別隸屬於鹽城縣、建湖縣、阜寧縣,先後經歷鎮、里、市、區等一系列行政建制的變化。
喻口獨特的區位,對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的繁榮,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到了明朝,喻口商賈雲集、市井繁榮,集鎮規模已經達到了“三街十六巷”,成了鹽城境內十大名鎮之一。清朝時期,宗教文化比較盛行,以信奉佛教和基督教為主,先後建有佛教的三元宮、東茶庵、西來寺以及基督教堂。但1938年9月,這座千年古鎮被日寇焚毀。2008年1月5日,《揚州晚報》B1<文化周刊.檔案解密版>《1938年蘇北大地慘相環生》一文中予以記述:“東溝、喻口、板湖,全鎮均被轟炸焚掠”,“射陽河一帶各大市集,均已轟炸焚掠殆盡”。抗戰勝利後,喻口這座千年古鎮又逐漸恢復了生機。鎮上除了郵政、公安等縣屬機構外,手工業、醫療、商業日趨繁榮,有天生堂、成忠藥鋪、薛家漕坊、姚家油坊、染坊、布店、茶館、百貨、麵點、飯店、木排、稻米加工等數十家店鋪。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一批工商業聯合體,如:喻口糧站、供銷社、農具廠、百貨商店、郵政局等,為地方民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方便。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喻口人利用集鎮與縣城相鄰優勢,以手工業、商貿流通業、農業、水產品加工業為依託,走上了致富路。特別是近年來,創造了“千斤糧、萬元錢”的稻菜輪作模式,大力發展高效規模農業,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集鎮上高大敞亮的樓房,代替了低矮昏暗的茅屋;色彩斑斕的燈箱廣告,代替了隨風飄曳的酒旗布幌;平坦寬暢的水泥道路,代替了蜿蜒崎嶇的泥濘小道。隨著阜寧縣城南新區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喻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不久,她將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