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京川

喻京川

喻京川,1989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小時候,在北京天文館創始人之一李元先生的一篇《星球世界漫遊》太空組畫介紹啟蒙下,喜愛上了天文與科幻。自此,從國小到大學一直在進行太空美術與科幻美術方面的創作嘗試。1991年,在李元先生親自指導下開始從事太空美術的深入研究與創作。作品在《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科學》、《中外交流》、《科幻世界》、《天文愛好者》、美國《新聞周刊》、日本《SF研究》等30多種報刊雜誌上發表,並在中國美術館、北京科技會堂、北京天文館、美國亞特蘭大等地參加畫展和舉辦個人太空畫展,是中國首位舉辦個人太空美術、科幻美術畫展的畫家。現為北京天文館美術設計,職業太空美術畫家、國際天文學美術家協會(IAAA)會員。

人物介紹

點擊查看大圖
【人物簡介】
喻京川沒有任何愛好,除了畫畫
他不畫自然的風景、不畫動盪的人群、也不畫抽象的形狀和色塊,他只畫天體和宇宙。
1982年喻京川進入國小的時候,就已經患上了這個毛病。那一年,他看了一本《少年科學畫報》,裡面有李元寫的關於國外太空美術的介紹。“遙遠的星雲糾住了我的心!從此我再也不能忘掉它。”
他從一開始學畫就看準了科幻美術。看準了太空這個巨大的藝術幕布,這個巨大的星體的競技場。練習素描、聯繫寫生、練習靜物、練習配色和筆法……所有這一切,他都是用夢想的太空做為底色的。
喻京川的母親能記得的關於他的所有事情就只有一件:“他很勤奮”。
有兩個老師在喻京川創作生涯中給過重要的幫助,至少他自己這么認為。這兩個老師一個是國中的美術小組輔導員,一個是天文館的李元。
國中的美術輔導員教會了喻京川基本的美術技巧和思維方式,她是一個慈祥的老太太。對於一個從小愛好美術的人來講,能遇到這樣的慈祥者,是一生的幸運。
“老師不一定給你多少前衛的美術觀念,但重要的是,她能發動起你追求在藝術上不斷更新和提高自己的動力。”多年以後,喻京川仍然能記起自己的國中歲月。他也還留著所有在國中時期畫過的那些不成熟的習作。
和李元的結識,應該是到大學之後。李元是從解放前就開始科普創作的老科普作家,他曾經為毛澤東主席參觀南京紫金山天象台時做過解說,科普界常常戲稱他為毛主席的老師。李元可能是天文工作者中對美術最具有興趣和研究熱情的人,他收集了大量西方太空美術作家的繪畫作品,還跟這些畫家具有良好的聯繫。
結識李元對喻京川的科普美術創作來講,可以說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一步。李元不但將畫冊借給他學習和使用,還對他的許多構思提出良好的建議。

作品分類

喻京川的太空美術作品大致分成三類。一類是對太空景物的近距離觀測。這類作品常常能突破遙遠的太空疆界,將數億光年的遠方世界色彩斑斕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相當喜歡喻京川作品的顏色,幽深宇宙的濃重欲滴背景之下,各種星體燦爛明媚。由於採用國際通用的噴繪筆,星體的每一個細節都分毫畢現。在這方面,喻京川的作品與日本作家嚴崎賀都彰頗為一脈相承。如果說嚴崎是藏藍色的愛好者,那么喻京川的選色,則更加接近宇宙的本源之色。也正是這一點,我覺得喻京川的畫作更加具有寫實色彩。難怪連美國的《星空與望遠鏡》雜誌也給他發來邀請,要求他提供封面作品。
喻京川的第二類畫作,是想像和意想為主的作品。天體的真實性在這類作品中顯得並不重要,但其中傳達的意想則相當複雜。一些畫面上,除了星體外,還有少女和其他事物。純潔的少女站在無盡的星際宇宙中,古老與年青、粗糙與光滑、明亮與暗淡形成了太多對比,給人太多想像空間。除了少女之外,畫面上還常常出現中國古代的觀象儀、地動儀等物體,這類繪畫不但給人自然本身的映射,還有一種深刻的歷史感。“蟹狀星雲與中國古典天文學”、“古天象台的夜色”等都是這一類繪畫的代表。
喻京川的第三類繪畫,與中國當代航天成就有關的作品。從1991年開始,他創作了“長征2號捆綁式飛船在太空”、“中國太空人在太空”等多幅作品。這些作品將踩在時代之鐘的最前端,迅速及時地將中國當代航天成就藝術化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許多期刊和報紙甚至出版社都找到喻京川,要求發表他的航天作品。這些作品也在國外產生了影響。美國《新聞周刊》在1998年開特別刊登了他的科幻美術作品“中國人登上月球”。
並不是所有人都對喻京川的太空美術創作持肯定和支持的態度。在美術界,喻京川屬於極端少數派。“我幾乎無法找到事業的同路人。一切都靠自己獨立的探索”。這看起來並不公平。許多美術題材上人潮擁擠,多年之後,是否能殺出一條血路都無從而知。在這些題材的領域裡,獲得“高處不勝寒”之感的時間,可能要等到很晚。但是,如果你從事一個無人喜歡、無人問津的品類創作,那么可能在一開始,就已經站在無人的高原上。幾年來,就在喻京川探索自己道路的時候,他的同班同學們一個個地開著自己的作品展覽會,他們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上不斷地獲得更高的價格。
好在他對這一切都無所謂。他相信自己作品的價值。“在一個科技不斷成為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存在的時代里,以科學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早晚將成為藝術創作的主流。”這是喻京川的信念。“即使這個狀態到來的時間需要100年,到那個時候,先行者也將會獲得褒獎。”
他就這么等待著,在寂靜中等待和創作。
藝術,特別是繪畫藝術是一個耗費時間、精力、甚至金錢的事業。每一幅畫作,大約要花去喻京川幾周構思。又幾周才能落實到創作成品。要是加上前期的研究工作,則工作量更是無法計數。喻京川還擔任著北京宣武區科技館的科普工作,每周上班時間比普通人多一天,遇到寒暑假,則更是沒有鐘點地加班。這樣,創作完全是業餘化的。
不務正業的批評也時有出現。好在,他的單位領導理解他的工作。但是,來自美術或非美術方面的批評可能更加引起他的情緒反應。坦率地講,一些美術家同行、同學認為他不務正業這一點,常常能刺傷他的心靈。他也具有良好的繪畫技巧,但舉辦太空方面的畫展就比舉辦人體藝術展覽要艱難得多。天文學家們也常常會投出批評意見。但是,這些意見常常是關於太空景物一些細節真實性的追問。藝術終究是藝術,它不可能、也不必要與現實事物一一對等。
喻京川並不害怕批評,恰恰相反,他恐怖的就是根本沒有對他作品的批評。
好在他有一群喜愛科幻的朋友。這是一群放蕩不羈、對現存的一切都抱有更新態度的極富衝擊力的人。喻京川喜歡和他們交往,也在他們交往中獲得許多坦率的評價。他沒跟這些人爭論過。個性使他最多只是平和地跟他們講解自己的構思。這些人中的一些,常常表達他們對喻京川作品的強烈不滿。“太沒有幻想力了!”“和宏偉壯闊的宇宙相比,怎樣的藝術誇張也不為過!”“你的作品中怎么能體現出東方文化的神韻?”
喻京川也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惑。天文學展現的世界是迷人的。但是,藝術所展現的世界應該不是簡單地摹寫世界,而是去創造新的世界!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中國人創立了許多獨特的關於宇宙的看法和觀察宇宙的角度。這正是這些看法和角度,構成了中國天文學與世界其他國家天文學的不同和特色。那么,中國的太空美術作品難道不需要融入中國本土的文化特色嗎?

三個夢想

喻京川有三個夢想。第一是辦一個個人畫展,將自己多年的創作展現出來,供愛好者們欣賞。這個願望在1997年北京國際科幻大會得以實現。這件事情說起來有趣,天文學領域從來沒有為他提供機會,反而是科幻文學走在了前面。可見藝術門類之間的相互親疏關係。
他的第二個夢想是出版一部自己的畫冊。這個夢想還在遙遠的天邊。但作為實現夢想的一部分,在網際網路上先建立一個自己的家園,這一步他已經邁出。他希望自己的畫作和影響能藉助最現代化的網路傳播到世界更多地方。
他的第三個夢想是創作出一大批具有個人風格和民族特色的、永垂不朽的太空美術作品。這是一個永恆的夢,也是一個無比甜美、無比迷人的夢。
這個夢,將窮盡他的一生!
【走上科幻之路
小時候,在北京天文館創始人之一李元先生的一篇《星球世界漫遊》太空組畫介紹啟蒙下,喜愛上了天文科幻。自此,從國小到大學一直在進行太空美術與科幻美術方面的創作嘗試。
【藝術成就】
1991年,在李元先生親自指導下開始從事太空美術的深入研究與創作。作品在《人民日報》、 《科技日報》、《科學》、《中外交流》、《科幻世界》、《天文愛好者》、美國《新聞周刊》、日本《SF研究》等30多種報刊雜誌上發表,並在中國美術館、北京科技會堂、北京天文館、美國亞特蘭大等地參加畫展和舉辦個人太空畫展,是中國首位舉辦個人太空美術、科幻美術畫展的畫家。現為北京天文館美術設計,職業太空美術畫家、國際天文學美術家協會(IAAA)會員。
【部分作品介紹】
《大宇宙》:
金星火星土星等行星是什麼樣的容貌?銀河系有多大?星星也有誕生和死亡嗎?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由李競撰文、喻京川繪圖的《大宇宙》一書,圖文並茂地揭示了星空的奧秘,100多張壯美神秘的太空圖將激起青少年勾奇探玄的欲望。
天文學家李競將複雜的天體現象表達得明晰簡練、趣味盎然,書中包含了科學界最新的見解和發展,如恐龍滅亡的隕災說等等。畫家喻京川由於其自身的天文基礎,使其成為國內第一個太空美術的繪者,因而本書也成為國內第一本有大量太空美術圖的通俗天文科普讀物。

相關訊息

【相關訊息】
2007年6月30日,北京天文館舉辦李元太空美術講座。
作者參與的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贊助項目《宇宙在召喚--世界太空美術作品鑑賞》經典繪畫圖冊2007年3月編輯完成。
國際天文學美術家協會IAAA在2006年8月出版的刊物《脈衝星》雜誌對作者做了專題介紹,對作者在中國所進行的太空美術創作和宣傳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北京天文館2006年7月29日至8月1日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星空大會”。作者出席了本次大會,並做了“國際太空美術作品鑑賞”的報告。
繼2004年作者參與策劃北京天文館新館展覽“太陽廳”之後,經過一年多新的研究策劃,新館二期展覽於2006年7月6日施工完成並開幕。
由中國科技館主辦的《國際太空美術作品展》於2006年3月15日至4月2日在中國科技館免費向公眾展出。作品包括了世界航天大國多位美術家的經典作品,它們均是由李元先生歷年來收藏的上萬張太空美術作品中挑選出的精品。(詳細內容)
2005年10月作者的新作《月面基地》及其它3幅作品,發表在最新創刊的《中國國家天文》雜誌創刊號上。本期的主題為《月球》
2005年6月11日是天文科普專家李元先生80壽辰,作者與北京天文學會部分領導特到先生家中看望,並選送一幅最新太空美術作品相贈,以表祝賀。
作者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著名天文學家李競教授共同編著的天文學圖冊《大宇宙》已經由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發行。
2004年12月12日作者作品在北京天文館新館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吳同椿、金霖輝、劉蔚三位畫家。這是北京天文館繼1984年舉辦美國邦艾斯泰、日本岩崎一彰國際太空美術作品展後第二次舉辦太空美術作品展,也是首次中國太空美術畫展。此次畫展標誌著太空美術在中國開始結出豐碩的成果。(詳細內容)
由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潘家錚和科幻作家凌晨主編的《宇宙的光榮》一書在2004年1月出版。作者的8幅太空美術作品被收入其中。此書有20多位國內知名科普和科幻作家參與編著,圖文並貌引人入勝。
作者協助李元先生編著的“太空美術專輯”在《幻想》雜誌2003年12期上刊出。這期雜誌堪稱太空美術在中國報刊業刊載中的空前之作,厚達111頁的整本畫冊展示了國內外眾多太空藝術家們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大部分經典太空美術作品是李元先生歷經60多年的個人收藏,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本畫冊成為研究和欣賞太空美術作品的珍貴文獻。
2003年,作者的部分作品在:《北京科技報》12月24日;《中國藝術報》11月7日;廣州《時代周刊》5、6期;《民主與科學》5期;《科學與無神論》2期等報刊雜誌上刊登。其中,《中國藝術報》記者以《神奇瑰麗的太空美術》為題對作者進行了專訪。
作者NO.20、NO.34、NO.46三副作品收入2002年4月出版的《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作品集》大型畫冊。此畫冊為大8開巨型圖冊,由著名科學家李正道、畫家吳冠中主編,共收入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作品666件。
作者的部分繪畫作品已由北京天極公司開發,製做成系列美術圖片產品。 
2002年6月,中央電視台《互聯時空》節目對作者本人進行了專訪。 
2001年9月21日,作者榮獲 “中國首屆航空航天攝影大賽” 繪畫類作品最高獎“最佳作品獎”。
2001年8月31日—9月3日,作者應邀將作品送展參加了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大型科幻與太空藝術展示活動“Dragon Con 2001 Art Show”。
喻京川太空美術作品入選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的“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於2001年5月30日—6月17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喻京川和“太空美術”】
浩渺、深邃的宇宙間,一架“空天飛機”從太空城市向地球飛去。喻京川給這幅匪夷所思的畫作命名為《定期航班》。“未來,人們藉助于飛行器就能自如地在宇宙中飛行,就如今天從一個城市飛往另一個城市那么便利。”30歲的喻京川說到這裡,眼睛閃閃發亮。
“太空美術”———這種熔科學與藝術於一爐的創作最早誕生在天文學家的筆下。1609年,伽利略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望遠鏡觀察太空的同時,也留下了第一幅天體素描寫生《月面圖》。我國曾有描繪星空的漢畫像磚,如羲和捧日、嫦娥奔月等。不過,那些繪畫與神話故事聯繫在一起,現代的太空美術則帶有科學理性的色彩。
1984年,我國著名科普作家李元研究員在北京天文館舉辦了“宇宙畫展”,喻京川徜徉其間,流連忘返。從那時起,他開始以水粉、水彩、油漆為原料,採用噴筆技法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太空美術作品。美麗的星雲、燦爛的銀河系、升空的長二捆火箭和登月的太空人都成了他筆下描繪的對象。美國《新聞周刊》選用了他的一幅油畫《未來中國太空人在月球》。
在宣武區青少年科技館簡陋的辦公室里,喻京川神采飛揚地說,太空美術是青少年極好的科普教材。李元先生本人就是1944年在重慶街頭偶然見到美國畫家邦艾斯泰在《生活》畫報上發表的太空美術作品,從此迷上天文事業的。
喻京川不僅繼續編織著自己兒時遨遊太空的夢想,而且把這個夢想的種子播撒進當代少年兒童的心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