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莊[山東省博興縣]

(1960) (1956) (1956)


喬莊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 (1967)
  • 情人石 (1964) .... 秦宇
  • 杜鵑花開 (1963) .... 小金
  • 花田錯 (1962) .... 才子卞濟
  • 儂本多情 (1961)
  • 盲目的愛情 (1961) .... 陸華
  • 黑夜鎗聲 (1960) .... 胡維德
  • 金美人 (1959) .... 小張
  • 王老五之戀 (1959) .... 黃思強
  • 眼兒媚 (1958) .... 小趙
  • 少年游 (1958) .... 李志華
  • 逆旅風雲 (1957) .... 胡海
  • 鸞鳳和鳴 (1957) .... 艾飛
  • 日出 (1956) .... 胡四
  • 三戀 (1956) .... 俞傳寧
  • 欲焰狂流
  • 1、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喬莊鎮
    一、基本情況
    喬莊鎮位於山東省博興縣北部,坐落於落美麗富饒的黃河三角洲腹地,黃河入海口西60公里,打漁張省級森林公園所在地。東臨東營市,西臨205國道,總面積131.1平方公里。全鎮轄7個管區、66個行政村,總人口3.4萬,耕地7.8萬畝,小城鎮建設面積1.5萬平方米,電話裝機5000部,電力總容量9000千伏安。交通便利,村村通有柏油路。水資源豐富,有大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22座,年蓄黃河水1億方。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447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444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417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86萬元。財政收入3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8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二、發展目標
    2004年預計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182萬元,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1021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498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984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95萬元,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08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 在‰6以內。按照區域化、專業化、集約化和標準化的要求,建設好三大基地。一是建設淡水養殖基地。以“挖塘築台、上經下漁”為模式,新開發2000畝,改造舊池3000畝,使淡水養殖總面積達到18000畝。二是建設畜牧生產基地。以建設畜牧大鎮為目標,力爭年內使養殖小區達到8個,牛羊專業村達到23個,櫻桃谷鴨大棚500個、羊存欄2萬隻,黃牛存欄1.5萬頭。三是建設棉花生產基地,充分利用鹽鹼地資源優勢,發展棉花6.3萬畝,切實拉長棉紡產業鏈。
    三、特色經濟
    該鎮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特色經濟,形成了淡水養殖、畜牧、桑蠶三大主導產業。
    淡水養殖業:總面積15000畝,其中精養13000畝。形成了榆林、蒼上、河徐、牟王、南王、蔡寨等6個淡水養殖基地,專業村達到11個。水產品以南美白對蝦、中華毛蟹、羅非魚為主。發展南美白對蝦12000畝。淡水養殖業實現產值8000萬元,其中南美白對蝦實現產值6500萬元,成為“全市淡水養殖第一鎮”和“美白對蝦養殖第一鎮”,其它魚類共實現產值1500萬元,喬莊鎮被省海洋與漁業廳命名為“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註冊生產的“黃河牌”南美白對蝦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水產品。
    畜牧業:重點抓了波爾山羊、黃牛育肥兩項。波爾山羊改良項目,確立了“以基地帶專業村,專業村帶全鎮”的發展思路。成立了黃河波爾山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為波爾山羊基地。該基地已投資近300萬元,並建立了鮮精稀配中心和胚胎移植中心。現有純種波爾山羊66隻,一代、二代80隻,基礎母山羊200隻,其中已胚胎移植65隻。在基地和專業村的帶動下,全鎮純種波爾山羊達到81隻,基礎母山羊達到1.6萬隻,養羊30隻以上的大戶182戶,其中50隻以上的大戶78戶。黃牛改良項目,存欄量9800頭,新上肉牛2600頭。牛羊專業村達到28個。其他名優特品種不斷增加,現有梅花鹿42隻,奶牛300餘頭。
    桑蠶業:現有桑園5000畝,蠶繭收購點兩處。該產業已成為民眾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
    四、民營經濟
    通過制定完善優惠政策,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制,全鎮民營經濟業戶達到3000戶,其中私營企業95家,從業人員6700餘人。民營經濟以棉紡、棉花加工、鎂砼瓦、草編、塑膠製品、飲食服務業為主。棉紡業以生 產優質針織、梭織棉紗為主。蒲草編織與葦簾編織成為廣大婦女農閒時節的主要收入來源,從業人員5000餘人。產品花樣新穎、新潮,美觀齊全,加工製作的動植物圖樣栩栩如生。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南韓、日本等已開發國家。
    五、旅遊開發
    打漁張森林公園,於2001年12月由省政府正式命名。總面積85.3平方公里(12.8萬畝),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隸屬鎮政府。1958年,打漁張引黃閘開始建設,並修建引黃渠;1982年重修。1989年10月引黃濟青渠首管理站在此落成。
    森林公園以田園風光為中心,集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具有北國水鄉特色。分五大景區:打漁張渠首觀黃區、渠東自摘鮮果區、渠西賞荷區、打漁張水庫風景區、堤外濕地風景區。渠首觀黃區有引黃閘、渠首花園、動物園、大禹治水、黃河母親雕塑等景點。渠西垂釣賞荷區有千畝荷花池、萬畝觀賞水稻、引黃濟青沉沙池(水庫)等景觀。投資1395萬元、占地6000畝的“上農下漁”開發方,是集生態、旅遊觀光的農業區。渠東自摘鮮果區林果莊園不但有冬棗、蘋果、桃、梨、葡萄等名優特果品可供遊人參觀並可自選採摘,野生動物園養殖的野雞、野兔、火雞等動物,亦允許遊客捕捉並享用。黃河堤外5000畝濕地,葦草青青,魚蝦肥美。占地4600畝的打漁張水庫,碧波粼粼,垂柳成蔭,野鴨翔集,錦鱗游泳,酷夏涼風陣陣,令人心曠神怡。別具風味的喬莊煎包和地方小吃,以獨特的地方飲食文化,為森林公園增添了新的亮點。每至旅遊季節,風景如畫,遊人如織,流連忘返,盡享大自然的無盡情趣。
    該森林公園環境優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境內有植物40餘科100餘種;鳥類有17科40餘種。喬木林3萬多畝,經營面積4.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2%,綠地20餘萬平方米,綠化投資達100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