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夏勒

喬治•夏勒

74歲,一年中有8個月的時光依然還在不斷地跋涉中;本應該頤養天年的他,卻將愛獻給了荒蕪之地的野生動物。這個人,就是野生生物保護協會(WCS)的首席科學家———喬治·夏勒。

基本信息

簡介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喬治•夏勒博士致力於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野外生物學家。他的足跡遍及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荒野,對野生動物進行觀察,開展先鋒性的研究工作,研究的物種包括非洲的獅子、老虎與大猩猩,中國的大熊貓與藏羚羊等多種大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喬治•夏勒博士是諸多長期研究項目的開創者,揭示了許多保護問題,對學術界乃至社會公眾影響至深。他將深奧的科學研究同公眾交流、政府合作以及對生命的尊重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將許多鮮為人知的動物及其現狀告知世人,並協助多個國家的地方政府推動當地的野生動物及景觀水平上的生態系統保護事業。喬治·夏勒博士是世界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學家,他從事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長達50多年,74歲高齡仍然每年在野外工作8個多月。

經歷

他1933年出生在德國柏林,十幾歲時搬到美國密蘇里居住。他的野外工作為人所知是從1959年開始的。那時他在中非研究大猩猩(gorillagorillaberinge),他寫的《TheMountainGorilla:EcologyandBehavior》第一次向人們揭示出大猩猩的神秘生活。也正是他的研究把這個與人類親緣最近的物種從滅絕的邊緣挽救了回來。著名美國動物學家DianFossey,通過《國家地理》的資助,與LouisLeakey一起繼續著夏勒的野外研究。他們的研究幫助人們改變了對大猩猩的偏見,並使人們認識到大猩猩是一種具有群體智慧的動物,許多行為與人很相近。)

夏勒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員直到1966年,這期間,他成為了紐約動物學會動物學家和洛克菲勒大學的教授。1979年至1988年,他一直擔任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的科學主任。在他的努力下,建立了五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包括受石油開採威脅的阿拉斯加的北極自然保護區。1980年開始,應世界自然資金會的邀請,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派遣夏勒到中國研究大熊貓,成為1939年之後第一個接觸到野生熊貓的西方人。1985年,夏勒與中國政府合作研究野生動物,在他的努力下,終於促成了羌塘自然保護區的建立。)

成就

在非洲、亞洲、南美洲都開展過動物學研究,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上三位最傑出的野生動物研究學者之一。他現任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的負責人,是第一個受委託在中國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開展工作的西方科學家。
當然,夏勒還擁有不少“第一”的頭銜:他是第一個來到中國研究大熊貓的西方人;他是第一個被中國政府允許進入羌塘開展研究的西方科學家,他的建議最終促成了羌塘自然保護區的成立;其間,他第一次將“戒指披肩”沙圖什的貿易和中國的藏羚羊聯繫在一起,藏羚羊被大量盜獵的真相由此揭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