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明代于謙詩作]

喜雪是明代于謙的一首五言律詩,三首七言律詩。

作品全文

五言律詩

凍迷鴛瓦冷,花簇鳳城春。和氣成三白,歡聲洽萬人。

樓台失遠近,草木動精神。豐稔何須卜,堯年瑞應頻。

七言律詩

其一

朔吹號寒振九關,滕神剪水下人間。瓊葩亂髮庭前樹,皓鶴群飛海上山。

書幌不須銀燭照,釣船披得玉蓑還。擁爐兀坐無佳句,對著梅華益厚顏。

其二

天時人事兩相關,和氣絪縕覆載間。涌地銀堆千尺浪,攢空玉立萬重山。

中郎持節吞氈臥,大將平淮奏凱還。往事悠悠何足論,且祈豐稔解愁顏。

其三

怪來寒氣入重關,風約飛花撲坐間。銀海平吞雲際月,瓊峰暗換屋頭山。

詩懷不為尋梅好,酒價從教輟俸還。歲事豐穰應有兆,九重喜色動天顏。

注釋

鴛瓦

即鴛鴦瓦。 唐 李商隱 《當句有對》詩:“密邇 平陽 接 上蘭 , 秦 樓鴛瓦 漢 宮盤。” 南唐 馮延巳 《壽山曲》詞:“鴛瓦數行曉日,鸞旂百尺春風。” 清 曹寅 《十六夜登虎丘作》詩之一:“樹杪浮鴛瓦,罘罳望處明。”參見“ 鴛鴦瓦 ”。

指成對的瓦。 南朝 梁 蕭統 《講席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日麗鴛鴦瓦,風度蜘蛛屋。” 唐 白居易 《長恨歌》:“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清 納蘭性德 《生查子》詞:“爇盡水沉煙,露滴鴛鴦瓦。”

鳳城

京都的美稱。 唐 沉佺期 《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歌吹銜恩歸路晚,棲烏半下鳳城來。” 唐 杜甫 《夜》詩:“步檐倚杖看牛斗,銀漢遙應接鳳城。” 仇兆鰲 注引 趙次公 曰:“ 秦穆公 女吹簫,鳳降其城,因號 丹鳳城。其後言京城曰鳳城。” 清 龔自珍 《行香子》詞:“在鳳城西,垂楊畔,落花間。” 郭沫若 《潮集·十年建國增徽識》:“鳳城西翼見巍峨,高唱人民解放歌。”

和氣

(1).古人認為天地間陰氣與陽氣交合而成之氣。萬物由此“和氣”而生。《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韓非子·解老》:“孔竅虛,則和氣日入。” 唐 劉商 《金井歌》:“文明化合天地清,和氣氤氳孕至靈。” 宋 王安石 《次韻和甫春日金陵登台》之一:“萬物已隨和氣動,一樽聊與故人來。”

(2).引申指能導致吉利的祥瑞之氣。 漢 王充 《論衡·講瑞》:“瑞物皆起和氣而生。”《朱子語類》卷一○六:“自古救荒只有兩說:第一是感召和氣,以致豐穰;其次只有儲蓄之計。” 明 楊慎 《詞品·雪辭》:“滿天和氣,太平有象。”

(3).溫和的氣度。《禮記·祭義》:“有和氣者必有愉色。”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上:“ 伯淳 既見,和氣藹然見眉宇間。”

三白

(1).三度下雪。《全唐詩》卷八八載《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宋 蘇軾 《次韻陳四雪中賞梅》:“高歌對三白,遲暮慰 安仁。” 金 元好問 《雪後招鄰舍王贊子襄飲》詩:“ 河南 冬來已三白,土膏墳起如蜂房。” 明 唐寅 《擬瑞雪降群臣賀表》:“祥徵三白,允昭聖德之符。”

(2).指鹽、蘿蔔、飯。三者皆白色,故謂。《續談助》卷五引 唐 楊華 《膳夫經手錄》:“蘿蔔,貧寠之家,與鹽、飯皆行,號為三白。”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六:“ 東坡 嘗與 劉貢父 言:‘某與舍弟習制科時,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覆信世間有八珍也。’ 貢父 問三白。答曰:‘一撮鹽,一楪蘿蔔,一盌飯,乃三白也。’”

(3).指三白酒。 明 謝肇浙 《五雜俎·物部三》:“ 江 南之三白,不脛而走半九州矣,然 吳興 造者,勝於 金昌。”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品酒》:“其中矯矯獨出者,則有 松江 之三白,色微黃極清,香沁肌骨,惟稍烈耳。”參見“ 三白酒 ”。

(4).西瓜的一種。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西瓜》:“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黃沙瓤、紅沙瓤各種。”

(5).同“ 三白法 ”。《高僧傳·遺身·元慧》:“何謂三白?通曰:事理二種,一白飯、白水、白鹽事也;二身不遍觸、口誦真經、意不妄緣,此三明白非黑業也。”

歡聲

喜樂之聲;歡呼之聲。《三國志·蜀志·黃忠傳》:“金鼓振天,歡聲動谷。” 宋 曾鞏 《送程公辟使江西》詩:“遙知素譽在民口,已有歡聲騰里社。”《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一時主客幾個,眼界裡無比樂境,耳輪中都是歡聲。” 楊朔 《永定河紀行》:“水花飛上 天安門 ……一面好像發出歡聲說:‘ 永定河 的水已經來到首都了!’”

樓台

(1).高大建築物的泛稱。《左傳·哀公八年》:“ 邾子 又無道, 吳子 使大宰 子餘 討之,囚諸樓台。”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詩:“復有樓台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西遊記》第六九回:“那國王並 行者 相攙,穿過皇宮到了御花園後,更不見樓台殿閣。” 冰心 《寄小讀者》九:“更隱隱地看見了 慰冰湖 對岸秋葉落盡,樓台也露了出來。”

遠近

(1).遠方和近處。《易·繫辭上》:“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後漢書·劉虞傳》:“ 虞 雖為上公,天性節約,敝衣繩履,食無兼肉,遠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歸心焉。”《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 楊知縣 隨後起身,路上打著些蠻中鼓樂,遠近人聽得新知縣到任,都來看。”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落日黃昏時節,站到那個巍然獨在萬山環繞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當時角鼓文炬傳警告急的光景。”

(2).特指所居官位接近或遠離帝王。《管子·任法》:“治世則不然,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以度量斷之。”《東觀漢記·東平憲王蒼傳》:“骨肉天性,誠不以遠近親疏。”《後漢書·張酺傳》:“好醜必上,不在遠近。”

(3).指遠方近處的人。《呂氏春秋·簡選》:“遂其賢良,順民所喜,遠近歸之,故王天下。”《北齊書·神武帝紀上》:“遠近聞之,皆稱 高儀同 將兵整肅,益歸心焉。” 唐 元稹 《贈左散騎常侍薛公神道碑》:“及為大官,遠近多歸之。” 宋 曾鞏 《〈強幾聖文集〉序》:“ 幾聖 為屬稿草,必聲比字屬,曲當繩墨。然氣質渾渾,不見刻畫,遠近多稱誦之。”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 明劉基《〈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于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陳子昂《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舍。” 宋蘇軾《笏記》之一:“徒傾草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精神

(1).指人的精氣、元神。相對於形骸而言。《呂氏春秋·盡數》:“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 漢 王符《潛夫論·卜列》:“夫人之所以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 元揭傒斯《哭王十良仲》詩:“精神與時息,形質隨日化。”
(2).指人的意識。《史記·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 清劉大櫆《見吾軒詩序》:“文章者,古人之精神所蘊結也。” 孫中山《軍人精神教育》:“至於精神定義若何,欲求精確之界限,固亦非易,然簡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質者,即為精神可矣。”
(3).猶實質,要旨。事物的精微所在。 宋王安石《讀史》詩:“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立憲紀聞》:“各部尚書,出則為各部長官,入則為參預政務大臣,與外國內閣官制,其精神固無異也。” 魯迅《三閒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只頃刻間,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
(4).精力體氣。《韓詩外傳》卷六:“勞矣 箕子 !盡其精神,竭其忠愛。” 宋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趙明誠 ﹞始負擔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爛爛射人,望舟中告別。”《紅樓夢》第五五回:“ 王夫人 便覺失了膀臂,一人能有多少精神?凡有了大事,就自己主張;將家中瑣碎之事,一應都暫令 李紈 協理。”
(5).形容人或物有生氣。《世說新語·言語》“ 周僕射 ” 劉孝標 注引《晉紀》:“ 伯仁 儀容弘偉,善於俛仰應答,精神足以蔭映數人。” 宋范成大《再題瓶中梅花》詩:“風袂挽香雖淡薄,月窗橫影已精神。”《紅樓夢》第四九回:“十數枝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 老舍《駱駝祥子》二十:“連大氣也不出的 夏先生 也顯著特別的精神。精神了兩三天, 夏先生 又不大出氣了。”

豐稔

(1).猶豐熟。《後漢書·法雄傳》:“在郡數歲,歲常豐稔。” 李賢 註:“稔,熟也。” 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年穀豐稔,百姓安樂。” 清曾國藩《復吳南屏書》:“雨澤沾足,歲事可望豐稔。” 汪立波《“豹子”連長》:“豐稔的秋收也開始了。”
(2).富足。《晉書·李特載記》:“ 蜀 有倉儲,人復豐稔,宜令就食。”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曹植《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賀鑄《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堯年

(1).古史傳說 堯 時天下太平,因以“堯年”比喻盛世。 南朝 梁 沉約《四時白紵歌·春白紵》:“佩服瑤草駐容色, 舜 日 堯 年歡無極。” 唐元稹《賦得數蓂》詩:“ 堯 年始今歲,方欲瑞千齡。” 前蜀韋莊《題潁源廟》詩:“臨川試問 堯 年事,猶被封人勸濯纓。”
(2).相傳 帝堯 壽一百十六歲,因以“堯年”指長壽。 清金農《憩王屋山後十方院》詩之一:“大椿靈餌話 堯 年,鍊液升

瑞應

古代以為帝王修德,時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應之,謂之瑞應。《西京雜記》卷三:“瑞者,寶也,信也。天以寶為信,應人之德,故曰瑞應。”《後漢書·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凡國有瑞應、災異,掌記之。” 宋周密《齊東野語·祥瑞》:“草木鳥獸之珍不可一二數,一時君臣稱頌,祥瑞蓋無虛月,然……邦國喪亂,父子遷播,所謂瑞應又如此也。” 明陶宗儀《輟耕錄·傳國璽》:“又寶璽之出,正當皇 元 聖天子六合一統之時,宮車晚出之近朝,以見天心正為繼體之君設也,此瑞應之兆二也。”煙日馭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