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喉痙攣也是麻醉併發症之一,如果處理不當會引起嚴重後果。常發生於淺麻醉狀態下以及拔出氣管導管後,尤其常見於小兒上氣道手術後。例如扁桃腺切除術後發生率約為20%。一般認為,當麻醉深度過淺,不足以預防喉痙攣反射時,分泌物或血液刺激聲帶局部可引起喉痙攣,口咽通氣道、直接喉鏡、氣管插管操作等直接刺激喉部均可誘發喉痙攣,淺麻醉下手術操作有時也可引起反射性喉痙攣。對於麻醉未完全清醒的病人,氣管拔管後最容易發生喉痙攣。
病因
1.氣道內操作,淺麻醉下吸痰、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氣道、氣管插管或拔管對咽喉部產生的刺激。
2.氣道內血液、分泌物或嘔吐、返流的胃內容物等刺激誘發所致。
古訓有:吃不言,睡不語。在吃飯時說笑,則容易使食物、湯液誤入氣道,引發嗆咳,甚至引起喉痙攣,使患者聲門閉鎖,既吸不進氣,也呼不出氣,不能言語,瀕臨窒息。在這危急時刻,若能及時點按天突穴,則可解除喉痙攣,使患者轉危為安。
突穴位於喉結下方2寸處,正當胸骨上凹窩的中央。
成人喉痙攣的病因
1.局部刺激進行喉部檢查或治療時,異物通過或存留於喉部時,喉部的急性炎症,懸雍垂過長及腐蝕劑刺激喉部時,均可引起反射性的喉痙攣。
2.喉返神經受刺激 頸部、胸部的腫瘤及肺炎結核等喉返神經受刺激及甲狀腺手術時損傷喉返神經,可誘發喉痙攣。
3.中樞性疾病痛癰常發生喉痙攣,脊髓結核、運動性共濟失調,均可引起喉痙攣。
4.神經官能性疾病痛症病人常發生喉痙攣。
臨床表現
喉痙攣輕者可表現為輕微吸氣性喘鳴,重者可出現完全性上呼吸道梗阻。儘管前者不屬致命性發作,但是處理不當可迅速發展成後者。完全性上呼吸道梗阻表現為吸氣性喘鳴消失,尤為重要的是這種“無聲”性梗阻不能誤認為臨床表現改善。
成人喉痙攣有何臨床表現?
驟然發作的呼吸困難,吸氣粗長伴喘鳴,呼氣呈持續的犬吠聲,病人驚慌失措,為時其短。多表現為:
1.痙攣性咳 是較常見和發作較輕的一種類型。發作時表現為一種短促、哮吼性或爆炸性的咳嗽,無痰液及聲嘶。多於白天發作,人灰停止。無—定間隙期,可持續數月至數年之久,而不致影響病人健康。喉部檢查無特殊發現。治療以鎮靜、解痙為主。輔以喉部理療和心理治療。
2.痙攣性失聲 多發生在用聲較多而情緒緊張者,痙攣發生於剛欲說話或正在說話時,突然失聲,如勉強發音,則覺喉部疼痛,停止說話,痙攣停止。喉鏡檢查:聲帶緊張呈內收位,發音緊閉或發生不規則運動。
緊急處理
l.面罩加壓純氧吸入。
2.輕提下頜可緩解輕度喉痙攣。
3.立即停止一切刺激和手術操作。
4.立即請求他人協助處理。
5.加深麻醉可緩解輕、中度喉痙攣,常用的方法為。靜脈注射誘導劑量的20%或增加吸入麻醉藥濃度。
6.暴露並清除咽喉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7.對重度喉痙攣,緊急情況下可採用l6號以上粗針行環甲膜穿刺給氧或行高頻通氣。
8.對重度喉痙攣亦可套用琥珀膽鹼l.0~l.5mg/kg,靜脈注射或4.0mg/kg肌肉注射後行氣管插管。
藥物套用
預防性用藥物減輕拔管時的呼吸和心血管應激反應。拔管前1-2min靜注利多卡因1-1.5mg/kg可有效地抑制嗆咳和心血管反應、防止ICP和IOP的升高。
拔管前靜注雷米芬太尼lug/kg可明顯抑制拔管時的心血管反應,又不影響恢復。
總之,良好的麻醉管理,平穩的麻醉過程,嚴密的監測,以及麻醉者的經驗和有效的處理是降低圍拔管期併發症的重要措施。
求醫網喉痙攣專題
求醫網(www.qiuyi.cn)創立於2000年,是北京時代網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核心平台,我們力求打造中國最專業的醫療網站。求醫網正在努力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專業的線上諮詢服務,同時建立海量信息庫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醫療信息資訊…… 詳細 >>
本詞條全部內容由詞條認領機構及智願者共同編輯,互動百科權威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