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89畝(其中:田1658.4畝,地1328畝),人均耕地1.48畝,主要種植稻穀等作物;擁有林地275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2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97畝,主要種植泡 核桃、蘋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87畝,其中養殖面積10畝;草地415畝;荒山荒地293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60戶飲用自來水,有560戶通電,有2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9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8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8戶(分別占總數的35.4%和31.8%)。
該村到鎮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拖拉機28輛,機車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789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39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2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2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建有小水窖1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20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4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00.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2萬元;畜牧業收入69.4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66頭,肉牛120頭,);林業收入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30元,農民收入以勞務經濟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8萬元,外出務工人數(3個月以上)240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個月以上)120人,在省內務工 101人,到省外務工1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畜牧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2.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5%。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60戶,共鄉村人口2382人,其中男性1195人,女性1187人。其中農業人口2282人,勞動力1544人。該村以白族為主其中白族2378人, 回族1人,其他民族3人。
到2007年底,享受低保1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3900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220人,距離老君山鎮中學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8人,其中小學生220人,中學生19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4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8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種植業、養殖業都未形成規模;科技投入有限。。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養殖業,發展經濟作物菸草種植;發展勞務經濟,轉移剩餘勞動力; 加大科技投入。。該村設黨小組6個,黨員總數52人,黨員中男黨員45人,女黨員7人。 團員59人。該村到2014年底,有8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33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