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北宋王安石詩歌]

《商鞅》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 據宋人陳了翁《四明尊堯集》記載,王安石曾問宋神宗:秦孝公能“擇術濟事”(採用商鞅的建議),皇上比他怎樣?可見,王安石曾自比商鞅,希望宋神宗效仿秦孝公支持變法。為此,在王安石變法期間,保守派紛紛攻擊商鞅,其實際矛頭是指向王安石。 於是,約在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寫了這首詩,表達了他對歷史人物商鞅的敬仰之情,表明了自己的政治見解以及推行新法的決心。 前兩句是講古代聖賢為政的風格:取信於民。這是令行禁止的根本。後二句則講商鞅為政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取信於民,從而使政策得到實施。這首詩不是講商鞅變法的實際內容,而是講推行變法的風格。能否贏得民眾的信任,也是關係到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作者正是從這一角度,旗幟鮮明地讚揚了商鞅這個歷史上的著名改革家。 王安石以議論說理為詩,言簡意豐,中肯有力。

作品原文

商鞅⑴

自古驅民在信誠⑵,一言為重百金輕⑶。

今人未可非商鞅⑷,商鞅能令政必行⑸。

作品注釋

⑴商鞅(?-前338):本衛國公孫。後入秦輔佐孝公變法,國以富強。因功封於商,號為商君,故又稱商鞅。孝公死,商鞅被誣謀反,遭車裂。

⑵驅民:驅使、役使百姓。信誠:誠實守信。

⑶金: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秦以一鎰(二十兩)為一金。《史記·商君列傳》載,商鞅即將頒布新法,恐人不信,乃先立三丈之木於都市南門,募民有能移置北門者給予重金,以示不欺。卒下令。《漢書·高祖皇帝紀》:“得黃金百鎰,不如季布一諾。”

⑷非:非議,否定。

⑸令:使得,做到。政必行:政令一定實施。

作者介紹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小字獾郎,晚號半山,自號臨川先生,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鏇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諡號“文”,故世稱王文公。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