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石鼓山

石鼓山是崞縣(即今原平市)地面上的一大名勝,也是三晉大地上的一處風景奇葩。

石鼓山的傳說

石鼓山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一,余少保舉義反元的故事:“石雞

大石鼓峰頂大石鼓峰
叫,石狗咬,石船下水順河跑”,“石鼓響,順帝亡,石鼓不響,再折錦囊”說的是元朝末期,余少保因不滿元朝腐敗統治,決定舉義。余少保舉義之時,得到一位仙人指點,給了它一封錦囊,承諾給他十萬精兵助陣,滅元興漢。八月十五日的晚上,余少保沐浴淨身,待子時雞鳴時,對正北方射出三支利箭,即可大功告成,但因其妻心窄,唯恐丈夫登基另選后妃,不到時辰就溜至後院學公雞叫。余少保忽聽雞叫,忙中未分真假,張弓朝正北方向連射三箭。因時辰未到,元順帝未臨早朝,三支箭都射在龍椅背上了。順帝臨朝,發現龍椅三支箭上刻有“余少保”二字,即派大兵圍剿。石鼓不響,余少保知大事不好,忙折開錦囊,只見上面寫四句真言:“插旗尖上取神書,平頂鋪下拔寶劍,喚出石人撐石船,金竹園裡把兵搬。”他立即跑到插旗尖取神書,哪知神書懸在半空,難以到手。再到平頂鋪下去拔劍,出鞘若許後再也抽不動了。余少保又急忙趕到石船,希望石人來撐船,哪知石人在山坡上剛剛出土還沒拔出腿來,他只好自己跳到水中去推石船,石船隻動了一點,可再也不動了。余少保又急忙趕到金竹園去搬兵,進園後不見動靜,打開竹子一看,藏在竹節里的神兵胳膊腿長了可鼻子眼睛還沒睜開呢!後來義軍寡不敵眾,終於失敗了。但石船石雞石人石鼓至今仍在,分布在鮎魚山水庫兩岸的山叢之中,有興趣的話可到石船去推推,看它動不動,或者還可嘗試一下須用多大鼓錘,才能擂響石鼓。
傳說之二,張果老得道成仙最後“畢業考試”也就在石鼓山女人街。所謂的女人街,就是傍山靠岸一條百米山道。傳說張果老修練成功後,即將登天,呂洞賓怕張果老再犯自己“好色”的錯誤,在石鼓山女人街對張果老進行最後的考核,張果老登天上石鼓山,必經女人街,兩個樹精化成美女,站在路旁,以千姿媚態來勾引張果老,也不知張果老真正修練到家,或者是勞累過度,張果老倒騎毛驢,眼也沒睜,順利通過,從大石鼓上升天而去。至今半條街的懸崖還有當年樹妖化成的兩棵迎客松,伸出長臂,在微風中,向遊人招手致意。去大石鼓可見石上的蝕洞,具說那是張果老和毛驢留下的足跡。

景點概覽

石鼓山奇石很多,最有名的要數大小石鼓,石鼓山很美,但海拔並不高,只有4百多米。“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石鼓山最值得看的是奇石、怪洞!大、小石鼓分別聳在兩個山尖上,就像天外來客,飛來石一樣。石鼓的石質和山體不一樣,岩石上有許多蝕洞。小石鼓,從遠處看去和信陽雞公山很相似,而大石鼓又像倒置的大磨菇,大石鼓的正面有一個70公分的洞,由山民把三尊菩薩放在裡面,下面有祭台,具說長年有香客來燒紙還願,大石鼓下面立有石碑,刻立時間不長,上面稱大石鼓,又為“三皇殿”。
從大石鼓往西南方向下去五十米,然後往南拐去百米,就到了大紅門。大紅門是天然生成石壁。長約80米,高約10米。石壁在長年雨水沖刷下,長了很多暗紅色苔鮮,故而起名為大紅門,而在石壁的縫隙中,長有古藤,那粗壯的根部形式佛手。而伸出去的蔓枝,爬向石壁的高處,真讓人讚嘆綠色植物古藤的頑強生命力。在石壁下面發現了一個用天然石塊的地碓,地碓是用來加工稻穀的工具,這說明在很久以前這么有人生活過。
除了大小石鼓外,金龜石也很有名,金龜石是一塊巨石,天然生成,龜頭向南眺望遠方,背眷上的八卦紋清晰可見。試刀石、半間房、駱駝石、石院子、花石頭,也各具特色,很值得欣賞。
石鼓山的洞很多,據嚮導介紹,抗日時,山民進山避亂,千把幾人藏在上面,不會露天都有洞住,山洞最大的要數蝙蝠洞,足有三間房大,裡面有很多蝙蝠,因此得名。最長的要數情侶洞,因洞有兩個洞口,而進洞又匯合在一起而得名。情侶洞很長,有幾百米,可從山下鑽進,到半山腰鑽出。石鼓山的洞很多,他們不是地下的溶洞,是造山運動,或者大地震使部分巨石滾動落在山溝里,推擠在一起加上雨水的沖刷,才形成大小不一、相互連結的山洞。山洞最小的洞,在巨石縫中一個人勉強才能鑽進,而有的又很大,足有三間屋見方。從巨石縫中行走,可見青天。大紅門下面的山溝里的洞連洞,石連石,可稱得上迷魂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