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與內容
主要目的
商務流程外包的主要目的是將公司有限的資源從非核心業務中解放出
來,集中到核心業務上,以期更好地更專注地服務於核心業務。
優點
商務流程外包不僅有利於提高公司本身的核心業務能力和效率,由於大多數的外包通常會選擇有人力資源優勢的地區或國家,這樣還相對降低了這部分商務流程的成本。而且通過專業的外包方經營還有利於提高這部分流程的自動化能力。
常見實例
最常見的就是銀行的代發工資服務。
競爭策略
世界範圍內的BPO市場剛剛度過導入期,本世紀前20年BPO將進入成長期,這段時間也將劃定開發中國家之間的BPO產業規模和競爭實力。我國在拓展國際BPO業務時,除了要注意完備自身條件以外,必須避實就虛,針對不同市場制定不同的競爭策略。
完備國內BPO接包條件
BPO 業務能否成功至關重要的條件有:具備恰當的網際網路基礎設
施和接入條件;政局穩定;政府的有力支持;充足的投資;備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技術勞力隊伍;以及通曉客戶使用的主要語言等。其他條件包括客戶與服務供應商之間在文化和心態上協調一致等。在地理上接近也非常重要,因為這樣能夠使客戶經常接觸服務供應商。
為了爭取到BPO服務,我國需要確保具備上述關鍵條件。企業和政府應當努力提供培訓,以便達到提供BPO服務的要求。為了進入BPO行業,企業應當先從基本的、低風險服務開始,在積累了經驗和技術之後,再轉向提供較為複雜的服務。BPO服務供應商應當在網際網路上建有網站,應當在客戶所在國家設立辦事處,並且逐步與全球主要外包公司建立夥伴關係,以便在這一行業中站穩腳跟。開發中國家的政府應當便利地提供恰當的電信基礎設施和此種設施的利用手段,建立起支持作用的法律和規章制度框架,並提供財政刺激手段,從而促進BPO服務的發展壯大。
從事BPO的人員來自各行各業。業內人士也許有大規模的流程經驗,但往往缺乏對多客戶管理的技能,他們必須具備這種能力以便在日常工作中以不同的方式為不同的客戶服務。一些從事諮詢的人員則往往缺乏運營經驗,而IT人員又缺乏行業相關的流程經驗。因此,BPO供應商必須從不同的來源集合各種人才及技能。
充分利用地理和文化優勢開拓日韓BPO市場
近幾年來我國已在對日軟體外包業務中具有相當競爭力,在對日軟體外包業務方面,除青島、大連、上海等城市外,全國其他城市也發展良好。在地域上,中國與日本、韓國相鄰,在文化上,交往歷史久遠,中、日、韓在語言、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人際交流等方面有
大量的相似之處,這些都是意欲開拓日、韓市場的印度軟體公司所不具備的。日本和韓國一直是拉動中國軟體外包的源動力。因此,我國應首先站穩日、韓BPO市場。
在國際軟體市場上,日本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軟體產業與服務需求國。日本軟體產業在金融、電信、交通管理、企業管理、電子政務等領域中有著豐富的解決方案與運行管理能力。同時,極具發展前途的嵌入式軟體形成了日本數位化產品的核心競爭能力。日本軟體BPO市場潛力巨大,日本軟體企業對向海外外包軟體開發持積極態度,但是出於語言、文化方面的原因,日本與印度等國家的委託合作進行得並不是很順利。
日本安田計算機服務公司資產管理系統部部長江澤徹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安田公司的業務是將成套的企業版軟體從MS-DOS版本改成WIN-DOWS,安田公司一直將軟體開發委託給印度公司,由於安田公司員工完全不懂英語,因此在合作中公司要求印度開發人員使用日語。為了讓印度人掌握日語,公司不得不邀請印度工程師來日進行語言培訓。本來公司是出於降低開發成本才委託印度企業開發軟體的,但由於赴日語言培訓,印度人的用工成本並沒有降低多少,而且雖然安田公司給印度人培訓日語,但是語言和檔案方面的交流還有障礙,因此安田公司想到了中國。
事實上,很多日本企業也像安田公司這樣開始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巨大的軟體人才資源和同屬漢字圈的文化共通性。他們表示,中國由於實施了軟體產業振興政策,軟體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大進展並受到了很多政策傾斜。而且,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環境也得到了改善。最重要的是,中國在軟體技術方面優秀的人才層出不窮,在中、日兩地都可以工作,而且工資水平比日本低。因此,對日本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應該是中國。日本某些企業甚至表示,除了以編程為中心的低層次開發委託,今後更高層次的開發委託以及共同研究也可以成為中、日軟體產業合作的方向。
中、韓IT產業交流會上指出,除了文化資訊、遊戲領域外,韓國軟體產業的發展方向已開始向無線網路和移動通訊產業轉移,包括在無線網路服務的可視化、網路產業與E-BUSINESS的融合可視化等等方面。這些產業領域以及韓國發達的文化資訊、遊戲軟體領域都缺乏專業人才,需要與擁有巨大人才資源的中國合作。韓國企業因此也表達了同樣的合作想法。
另外,中國作為世界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基地之一,生產越來越多的數位化產品,日、韓則與中國分享這些產品的產業鏈。中國的外包業務大部分是做手機的軟體、DVD的軟體、數位相機的軟體、汽車電子的軟體,這些軟體大量是放在裝備裡面,是嵌入式的,正好有利於結合中、日、韓在電子信息製造業產品方面的合作優勢。而印度做的軟體大部分是金融、服務等套用軟體。這種差異與中國全球製造基地的地位有密切關係,也更是中國與印度競爭的優勢。
通過客戶IT部門海外延伸
尋找歐美BPO市場的切入點
歐美BPO市場的主要承包方是印度,由於英語能力和企業知識的限制,我們不能重複印度人開拓歐美市場走過的道路,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找到進入歐美BPO市場的切入點。
國內大批軟體企業在市場驅動下努力維護客戶關係,其中一種常見的形式就是將自己的軟體工程隊變成國內客戶信息技術(IT)部門的延伸:由客戶IT部門負責了解客戶業務過程、向客戶操作人員提供服務;軟體企業只需與客戶IT部門交流、負責軟體項目的實施,任務相對單純。
和中國企業客戶一樣,歐美企業一般也都設有IT部門,從事IT技術的採購、安裝、維護以及某些自行開發工作。很多歐美企業注重IT投入的經濟效益,必然會在全球市場“採購”物美價廉的軟體工程服務。因此中國人在歐美市場的定位也可以採用軟體企業在國內的模式———將我們的軟體出口企業(或軟體出口工程隊)發展成為歐美客戶信息技術(IT)部門海外延伸,使軟體工程隊與對方的IT部門互補:我方負責主要工程技術工作,對方IT部門負責與其他部門聯絡和一定的技術服務,同時,避免了我國與印度相比,在與國外跨國公司直接發生BPO業務時存在的語言和企業知識的差距。這樣在BPO項目過程中,我方主要與歐美企業的軟體工程技術人員交流,因為大多為軟體專業語言(不會涉及到大量的商業流程方面的交涉),語言困難縮小。在實現歐美客戶IT部門海外延伸目標之後,中國人再主攻BPO方式軟體出口自然水到渠成。中國軟體出口的“客戶IT部門海外延伸”定位,必然會保障歐美軟體出口的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中國軟體企業最終實現大批的“大規模軟體出口項目”。
相關詞條
目標管理 | 標桿瞄準 | 開明管理 | 寬容管理 |
危機管理 | 標桿管理 | 時間管理 | 互動管理 |
企業教練 | 德爾菲法 | 智力資本 | 靈捷競爭 |
智慧型資本 | 虛擬企業 | CS經營戰略 | 高智商企業 |
7S模型 | 品管圈 | 零庫存 | PDCA循環 |
路徑依賴 | 彼德原理 | 光環效應 | 飛輪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