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商代大禾人面紋方鼎
大禾人面紋方鼎為商代的青銅器,通高38.5厘米,口長29.8厘米,寬23.7厘米,約1958-1959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炭河裡鄉。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文物介紹 發現歷史 研究考證 文物欣賞 -
乳丁紋青銅方鼎
乳丁紋青銅方鼎是一尊商前朝時期的青銅文物,1974年在河南鄭州杜嶺出土。
藏品簡介 詳細信息 -
商乳丁紋青銅方鼎
商乳丁紋青銅方鼎,1974年出土於河南鄭州杜嶺鄭州商城,發現於內城東北部有大型宮殿遺址,內、外城之間的手工業作坊遺址區,又稱杜嶺方鼎。 乳丁紋青銅方鼎共...
發現歷史 文物造型 文物背景 -
人面青銅鼎
人面青銅鼎,商代後期青銅器,現收藏湖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 考古研究 -
鼎
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青銅器,三足,兩耳,通常刻有精細的紋飾。鼎最初是一種炊具,後來因用於烹飪祭祀給神的犧牲,而上升為禮器,成為國家政權中君主、大臣等權力象...
字面釋義 器具簡介 鼎的文化 發展歷程 青銅器材 -
子龍青銅鼎
子龍青銅鼎傳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為商代末期的文物。其造型雄偉,是商代圓鼎中體積最大的,而且鑄造精細。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基本資料 簡介 時代特徵 造型 鑄文 -
商代
商代是繼夏代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自太乙(湯)至帝辛(紂),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後經歷了將近六百年。
簡介 遷都 征討 -
虎方
關於商代的虎方,史籍缺如。十九世紀末,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的發現和成功釋讀,為研究殷商史提供了大批“實錄”性的史料,揭開了殷商史研究的新局面。
簡介 虎方地望 虎方文化面貌 註解 -
青銅蟬紋鼎
青銅蟬紋鼎,高22.3厘米,口徑20厘米,其裝飾風格也透出濃郁的現實生活的氣息。現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收藏。
基本資料 相關連結 -
商朝乳釘紋方鼎
商朝乳釘紋方鼎,1974年出土於河南鄭州杜嶺鄭州商城,發現於內城東北部有大型宮殿遺址,內、外城之間的手工業作坊遺址區,又稱商乳丁紋青銅方鼎、杜嶺方鼎。 ...
基本信息 文物造型 相關歷史 學術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