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幾塊甲骨片上,整整齊齊地刻著六十乾支表。這些甲骨片不像其他那樣有灼痕,顯然不是占卜用的,後人推測它們可能在殷商時期起著日曆的作用,是專門用來記日的。

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幾塊 甲骨片上,整整齊齊地刻著六十乾支表。這些 甲骨片不像其他那樣有灼痕,顯然不是占卜用的,後人推測它們可能在殷商時期起著日曆的作用,是專門用來記日的。

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商代甲骨文乾支表

乾支記日法就是用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以六十為一周期。如果假設某一天為甲子日,那么第二天就是乙丑日,第三天就是丙寅日,依此類推,循環往復。乾支記日法是中國古人的一項重要創造。  關於殷代曆法,人們普遍認為它是以乾支記日、月亮的月相變化記月、太陽的周年運動記年。平年十二個月,閏年13個月,閏月加在一年的年尾稱為十三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間隔,有連大月。  殷代的曆法是“陰陽合曆”,殷人以乾支紀日,今天的農曆仍有用乾支紀年、月、日的習俗,可見其科學價值。 甲骨文記載,殷人已能準確地記錄日食、月食和某些星象。日月食的出現,可以驗證曆法的疏密。因為凡日食的發生,必在陰曆的初一;月食的發生,必在陰曆十五。古人稱陰曆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所以,古人認為日食可證“朔”,月食可證“望”。殷人有關日月食的觀察和記錄不僅對當時農業生產、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今天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也有科學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