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鴻臚井碑[唐朝文物]

唐鴻臚井碑[唐朝文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鴻臚井碑是唐代石碑刻,該石碑糾正了某些外國學者認為渤海國(我國東北地區)是與唐王朝完全對等的獨立國家的錯誤觀點,是一千三百年前大唐盛世時期,我國領土統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物證。現藏日本皇宮內。

文物由來

唐代,我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靺鞨族的經濟與軍事發展迅速,主要力量集中在邊陲重地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已經對唐政權構成較大的威脅。

公元696年,松漠都督、契丹人李盡忠在營州反叛唐朝。粟末靺鞨首領趁機率部東遷以求自立建國,此事震驚了唐朝廷,武則天為阻止其建國,派兵進行討伐。

公元698年,唐朝大將李楷固率領唐軍與靺鞨首領大祚榮所率部下在天門嶺(今吉林省哈達嶺諸山)進行了激烈的交戰,結果唐軍戰敗而歸。大祚榮率部遷往牡丹江上游的東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市)修築城池,自立為震國王。

公元705年唐中宗繼位後,採取和平的方式來化解邊疆衝突,於當年便派侍御史張行岌招慰大祚榮,大祚榮為了表示誠意和忠心,派兒子到唐朝朝廷任職,唐中央政權與靺鞨的關係得到極大的緩解。

公元713年,唐睿宗派遣朝廷郎將崔忻任鴻臚卿以“勑持節宣勞靺羯使”的名義出使震國舊都(今吉林省敦化市),執行宣諭震國為忽汗州和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的使命;公元

公元713年,崔忻使團由長安(今西安)出發到河南道(轄今山東、江蘇北部、河南東部)至登州(今山東蓬萊縣),乘船渡海至都里鎮(今旅順)稍作停留後,再乘船沿海東行,經青泥浦(今大連小平島),石人汪(今長海縣石城島)入鴨綠江,溯江而上再轉陸路到達震國都城(今牡丹江上游之敦化);崔忻使團經長途跋涉,歷時數月到達震國,宣諭大祚榮為渤海郡王,震國為忽汗州,成功完成了冊封的使命。自此震國稱為渤海,正式隸屬於唐王朝。

崔忻為了記驗此次重大的歷史事件的成功,在返回途中於旅順黃金山南麓及西北麓各鑿井一口,並在西北麓井旁一巨石上自上而下分三行刻下:“勑持節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共二十九字,歷史上將此兩口井和井旁刻石稱為鴻臚井。

文物下落

明代時還有關於井的記載,後來井的詳細位置已成為一個謎。由於刻石巨大一直暴露在野外,因此,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清當局建議對刻石進行保護。前任山東登萊青兵備道、安徽貴池人劉含芳派人依刻石大小而建一石亭,以保護鴻臚井刻石,碑亭於次年8月建成,取名唐碑亭。

1908年,旅順被日軍占領期間,日本海軍中將富崗定恭將鴻臚井刻石及碑亭劫掠至日本,被安置在日本皇宮的庭園內。然後在原址上又立一鴻臚井之遺蹟碑,但上面的記錄卻是有錯誤多處。

1979年6月6日,旅順口區革命委員會為了保護鴻臚井,在鴻臚井遺蹟旁立一文物保護碑,將鴻臚井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8月上旬,民間團體“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認為“鴻臚井碑”被日軍掠奪,通過日本駐華大使館致函天皇和日本政府,要求返還石碑。

2014年8月25日,日本媒體報導向日本索要戰爭賠償的中國民間團體又開始要求日本返還日俄戰爭後從中國移至日本東京皇居內的唐代石碑“鴻臚井碑”。日本質疑之這個團體本身到底有沒有資格要求返還石碑。

文物結構

“鴻臚井碑”正面寬3米,高1.8米,重9.5噸,碑文記載了唐朝中央政府冊封渤海王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一事。據說日俄戰爭中占領旅順的日本軍隊將石碑運出,作為戰利品獻給了明治天皇。

社會評論

日本

日本中日關係研究者表示,比起償還的要求,更多是想抹黑日本的形象。

宮內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石碑是日本的國有財產,尚未公開展示,對於返還目前無法發表評論。

日本中日關係研究者介紹,此次石碑返還行動很可能成為中國對日情緒的新形式,該研究者認為“日本必須慎重應對”。

日方質疑者稱,有訊息證明索賠石碑人士是在兩個月前才知道有石碑存在的,他們此次行動的目的,更多還是希望在國內外宣揚“日本從中國掠奪文物”。

中國

中日兩國政府於1972年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已寫明中方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此次要求返還的石碑,是以民間賠償的名義。由於石碑是在日中戰爭爆發前就已經移送至日本的,所以一些中國學者認為“與放棄賠償權的日中聯合聲明並不矛盾”。

北京的一位日本問題專家說:“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經超過40年,從未發生過要求返還石碑這樣的事情。此次由一個民間團體提出返還要求著實奇怪。

刻石與石亭 刻石與石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