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尊唐代漢白玉佛首高12.5厘米,系用優質的漢白玉石雕刻而成。我們從多個角度觀察:面相豐滿、靜穆,眉目端莊,五官秀麗,朱唇小嘴,嘴角深凹,面頰微微地隆起,眉細長而彎,兩眼微開一線,面帶微笑,雙目下視,整體面部雕刻技巧高超,打磨精細,層次感極強,呈現神態慈祥靜穆之感。細細觀察頜下刻有一道弧線,彰顯其豐滿的雙下巴。頸部殘留有兩道蠶節紋,則顯示出盛唐時期的人文形象與體態境界的追求。高肉螺髻,兩側大耳垂肩,給視者以端莊和敬畏之感。佛首背面有兩個近似圓形的小孔,用以固定佛首背光之用,位置設計得十分巧妙。這尊佛首雕刻精細考究,嫻熟的雕刻技法,運用直刀、平刀、圓刀、角刀等多種技法完成,使得局部刻畫微妙細緻,極其準確地將面部神態展現,把佛教所宣揚的大慈大悲的胸懷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了出來。
佛造像是佛教的載體,通過對佛造像年代、工藝、造型及風格的研究,有助於認識和了解古代雕刻藝術、文化史,古人的審美情趣以及古代的政治、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縱觀佛造像製作材料,有木製、泥塑制、金屬制、牙骨制、陶瓷製和石制。其中以石刻雕制的難度最大,因為它涉及石料的選擇、開採、運輸,體大量重,雕刻打磨實屬不易。唐代石刻佛造像是把人與精神、現實與理想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最佳表現形式。那么就請大家一同欣賞這尊唐代漢白玉佛首的神韻和藝術感染力以及由此帶給我們大家的宗教、歷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吧。
佛教本屬外來文化,它起源於印度,在兩漢時期傳入我國,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縱觀歷史長河,在眾多外來文化現象的植入、影響、發展和演變中,沒有哪一種文化現象像佛教那樣,在中國大地眾多階層的不同角落有著廣泛傳播和影響,並強烈地衝擊著我國固有的本土文化。佛教在我國兩千年的傳播過程中,逐漸地與中國傳統的本土文化有了非常密切的結合,經過長期的磨合、吸收、改造,被廣大民眾所認可和接受,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共同存在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大家園之中。
唐朝,一個佛教文化高度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發達,國運強盛,國泰民安。國民為了追求平安吉祥、祈福延年、大力尋求精神依託,廣泛供奉佛像。據史料記載,唐長安城內寺院林立、高僧雲集,佛寺就近達百座。此時不論單體還是群體的佛造像幾乎都以高大、雄渾、豐滿、慈祥的形式出現,漢白玉單體佛像雕造水平更是達到了石雕藝術的頂峰和極致。從雕刻技法和人文理念上,這尊漢白玉石刻造像佛首不僅具有了人體美學和審美層面的作用,同時更凝聚了工匠們對佛教的人性理解與情感,更展示了唐代高超的石刻技藝水平。
由於歷史上的原因,使得完整保留下來的佛造像十分罕見。像這尊雕刻技法高超、造型完美的漢白玉雕佛首經過毀佛、滅佛、戰爭、破“四舊”等運動,能較好的完整地保存下來,更顯彌足珍貴。
在佛造像的傳播演變過程中,石刻佛造像作為佛教徒信仰和崇拜的偶像,它不但有著構建人類精神世界的功能,同時也促進著人類靈魂的淨化與升華。隨著歲月的流逝,人類由古代農耕社會進入了現代文明,人類對石刻佛造像的崇敬功能也發生了某些變化(如美學、收藏、經濟價值意義的增強等),而作為一件包含歷史、人文和珍貴藝術價值的石刻佛造像,在現代生活中則呈現出了光芒四射的綜合價值。
相關詞條
-
佛指舍利
佛指舍利,舍利,梵語中意為“屍骨”,指死者火化後的殘餘骨燼。通常指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固體物,如佛發、佛牙、佛指舍利等。佛教經典中把舍利分為兩類:一...
介紹 傳入中國 第一枚佛指舍利 第二枚佛指舍利 第三枚佛指舍利 -
七佛
“七佛”指釋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現的六位佛陀。即過去莊嚴劫末的毗婆屍(Vipa^syi)、屍棄(S/ikhi^)、毗舍浮(Vis/vabhu)等三佛,與...
簡介 七佛介紹 七佛因緣 七佛相關 -
佛指真身舍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法門寺佛骨舍利的迎奉,被提到了朝庭議事日程上來了。 貞元六年(790),屆法門寺真身寶塔“三十年一開”,唐王室禮迎佛骨舍利的法定之期。 ...
-
唐武宗滅佛
唐武宗滅佛,是唐武宗在會昌年間,由唐武宗發起的大規模拆毀佛寺和強迫僧尼還俗的毀佛運動。 唐代後期,由於佛教寺院土地不輸課稅,僧侶免除賦役,佛教寺院經濟過...
背景 經過 規模 態度 後續 -
萬佛湖景區
萬佛湖位於安徽省中部的舒城縣境內,是國家AAAAA級旅遊區, 曾獲“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的光榮稱號和安徽省“九五”旅遊接待貢獻獎。 其每年接待遊客...
歷史文化 景區概況 主要景點 美食特產 文物價值 -
千佛閣[山東省舊平度城關東關街千佛閣]
千佛閣位於舊平度城東關街東端,始建於明代天啟年間(1621~1627年),崇禎五年焚毀,清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現閣基是明代天啟年間所建,閣樓上的...
簡介 山門 大殿 千佛閣歷史 景點集萃 -
唐代舍利寶函
中國唐代用於瘞埋佛骨舍利的成套容器。除最外重常為石函外,內重寶函多以金屬製作,最裡面的兩重常以金銀製成小型棺槨形狀,雕飾精美,是唐代金銀細工中的精品,也...
介紹 歷史由來 最早的 陝西臨潼慶山寺塔基地宮 江蘇鎮江甘露寺鐵塔塔基地宮 -
萬佛溝
萬佛溝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區西南25公里的寶山之麓,由靈泉寺向東西方向延伸的寶山溝,依山遍刻石窟,建造年代為東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至北宋乾興元年(公元...
交通 景點 萬佛溝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