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服飾
唐代皇帝服飾類品繁多,有大裘冕、通天冠、翼善冠、武弁白帢等14種。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時穿的禮服和禮帽。禮帽,外表黑色,裡面淺紅,帽兩邊懸著的黃綿對著雙耳。禮服,外表由繒製成,黑羊羔皮鑲邊,里為淺紅色,領子、袖口為黑色。身帶鹿盧劍,白玉雙佩。袞冕是皇帝登位、祭廟、征還、遣將 、納後、元日受朝賀、林軒冊拜王公時的著裝。袞冕中的禮帽,垂白珠12旒,大紅絲組帶為纓。上衣深青,下裳大紅,繡有12章紋。通天冠(形似捲雲,又叫捲雲冠)是皇帝郊祀、朝賀、宴會時的首服,它比以往的通天冠質地精良,有24梁,附蟬12首,加珠翠、金博山,異黑介幘承冠。
貞觀八年,唐太宗開始戴翼善冠。翼善冠因冠纓像“善”字得名。在元日、冬至,上殿聽政時,皇帝帶翼善冠。在講武、出征、狩獵時,戴武弁。在大臣去世,則服白帢,即著白紗單衣,烏皮履。《新唐書·車服》中記載:皇太子謁廟、納妃時穿袞冕;還宮、元日、朔日入朝戴遠遊冠(形狀似於通天冠);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穿公服;會見賓客則戴烏紗帽;乘坐馬車時穿平巾幘。
文武官員
唐代官員平時穿的服裝圓領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細麻布製成,領、袖、襟加緣邊,在衫的下擺近膝蓋處加一道橫襴,故又稱“襴衫”。據說,這道橫襴是唐代中書令馬周建議加上的,以示不忘上衣下裳的祖制。武則天時流行一種新式服裝,即在不同職別官員的袍上繡有不同的圖案。文官袍上繡有飛禽,頗具文雅氣質,武官袍上繡走獸,呈現勇猛氣魄。
唐代群臣服飾多達20餘種,一品官服為袞冕。冕有九旒,青衣纁裳,繡有九章紋,金玉飾劍鏢首。二品官服為鷩冕。冕有八旒。青衣纁裳,繡有七章紋,銀裝劍。三品官服為毳冕。冕有七旒,衣裳繡有五章紋,佩金飾劍。四品官服為絺冕。冕有六旒,衣裳繡有三章紋,佩金飾劍。五品官服為玄冕。冕有五旒,青衣纁裳。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官位越高,冕旒越多,衣裳章紋越複雜,佩劍的質地也越好。
唐代官吏的禮帽,種類繁多。文武官吏都戴進賢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九品以上即國官一梁。杜甫的《丹青引》中寫道“良將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指的就是唐代文武官員的服飾。
幞頭即包頭軟巾,也叫折上巾,兩腳左右伸出,叫“展腳幞頭”,為文官所戴;兩腳腦後交叉,叫“交腳幞頭”,為武官所戴。
唐代中葉,二腳稍翹,系裹幞頭,裡面加襯物“巾子”。“巾子”形狀決定了幞頭的造型。唐代“巾子”歷經四次變革。開始為“平頭小樣”,呈扁平狀,沒有明顯的分瓣,唐高宗、太宗、高宗時的巾子就是這樣的。接著是“武家諸王樣”,樣式比“平頭小樣”高,頂部上有明顯的分瓣,中間部分呈凹勢。因由武則天創製,賞賜給諸王近臣,故稱“武家諸王樣”。再後是“英王踣樣”,出現於景龍四年,它比“武家諸王樣”更高,頭部略尖,左右分成兩瓣,並明顯地朝前傾倒。開元後,人們認為“傾倒”的巾子不吉利,逐漸改成“官樣巾子”。它比“英王踣樣”還高,左右分瓣,形成兩個球狀,但不前傾。《舊唐書·輿服志》中記載:因系唐玄宗賜給供奉官及諸司官吏,故稱“官樣”。
唐代官吏的氈帽比較厚,而且堅固。據說,唐憲宗元和年間,晉國公裴度早朝的路上,突然有人持刀行刺,刀子刺進帽檐,由於唐憲宗戴的是厚氈帽,才躲過一劫。唐代官吏按品級不同分別佩帶金、銀、銅製的魚符,他們將金屬魚形的符信裝在袋裡,這種袋叫魚袋。魚符上面刻有姓名並且分成兩盤,一盤在朝廷,一盤自帶。如有遷升,以魚符相合為證。魚符也是出入宮廷的憑證,它的質料因官階等級不同而不同。例如三品官以上佩金魚符,五品官以上佩銀魚符。到了天授二年,改為佩龜,三品官以上龜袋飾金,四品官龜袋飾銀,五品官龜袋飾銅。直到中宗,又恢復了魚符。
唐代的革帶不用帶鉤,而用帶扣板扣結。帶上裝有帶銙,這是一種方形飾片,依官職品階不同飾片質地有所區別。例如,二品官以上用金銙,六品官以上用犀銙,九品官以上用銀銙。
唐代文武官員都穿靴。當時,不僅有皮靴,還有馬靴。高承的《事物紀原》“唐馬周以嘛為之”,指的就是麻布制的靴。
戎 服
唐代的戎裝,還有袍(用於將軍、軍士)。公元694年以後,在將帥袍服上繡有雄獅、猛虎、飛鷹等象徵性圖紋,變現武將的勇猛。唐代武官戴武冠。唐代服裝有褲褶之制、騰蛇之制。所謂褲褶之制,就是上著褶下縛褲,便於騎馬。例如質地方面,五品官以上,用細綾及羅製成;六品官以下,用小綾製成;顏色方面, 三品官以上服紫色,五品官以上服緋色,七品官以上服綠色,九品官以上服碧色。
當時軍隊有一半以上配有鎧甲。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中寫道“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的邊塞要地,“將軍金甲夜不脫”;可見,邊防線上的官兵晝夜鎧甲不離身,他們為守護邊疆而犧牲自我、堅持不懈。據《唐六典》記載,最著名的是明光鎧。它以十字形甲繫結在胸前,左右各有一塊圍護和肩綴披膊。腰下部左右各有一塊“膝裙”,小腿各加一隻“吊腿”。有的在鎧甲前身左右兩片上,各在胸口處裝有圓形護鏡,鎧甲背部連成一片。前後兩甲在肩部用帶扣相連。兩肩披膊作兩重,上層作虎頭狀,烘托出猛虎般威風的氣勢。中宗時,甲的形制又有變化,披膊作龍頭狀,表達對君王的效忠。還有絹布甲,是用絹帛之類的紡織品製成,結構輕巧,造型美觀,但不具有防禦能力,多為武將、侍衛平時服飾,以顯示皇家軍隊的威嚴。
唐代同樣實行佩劍制,包括金裝劍、蒼玉劍等,有隻佩、雙佩等品級規定。皇帝佩鹿盧玉具劍,皇太子、侍臣佩劍也相當普遍。朝廷上百官走動,佩劍擺動作響,非常威風。尚方寶劍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威,它是皇帝御用寶劍,親信大臣得到它,有權先斬後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