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洞又名雞毛洞
類型 地質遺蹟所屬類別 溶洞 (Geological Landscape Relics)
保護區 特級保護區·
雞毛洞位於房山區佛子莊鄉北窖村北部的山體內,經初步勘測,它有上下兩個洞口,有36m高的岩溶天窗,洞深埋深距地表40—60m。現發現有三層:一層洞道長約30m;二層洞道長約50m,三層洞道長約100m。洞底面積4000m2。洞體形態為大廳式。洞內次生化學沉積物景觀豐實,主要有各種水化學作用形成的石筍、石鐘乳、石柱、壁流石、鵝管及貼壁石旗、石珍珠、石葡萄、石蘑菇、石盾等。其中由停滯水和滴水交織形成的“白玉雲盤”是洞內奇觀。雞毛洞在1300年前的唐代開元年間就有人類進洞活動,使洞內沉積物自然景觀遭受到人與自然的損傷破壞。洞內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其原因除岩性外,主要是洞穴密封較嚴,歷代人群在洞內棲息燒烤食物污染所致。後來人類在洞內停止活動,洞穴環境又恢復正常,洞內的各種沉積物又開始進行新的沉積發育,於是洞內形成了許多新的洞穴堆積自然景觀。如滴水類沉積景觀正在生長,這對研究洞穴沉積物的形成機理與發育程度和地質環境演化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很有價值。特別是從洞口到洞外所發現的石刻、墨跡和古代遺物分析,可以了解我國自唐代以來對岩溶洞穴的開發史及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通過對古代人類活動時間及新生沉積物的測試研究,可以測定石筍的生長速率。
唐人洞歷史
唐人洞坐落在北窖村東北牛家溝廟山坡上,洞口岩石突兀,外表像口豎井,黑暗,深不見底。洞口常有被野生動物獵食的雞毛、鳥毛,因些當地人俗稱雞毛洞。又因洞壁刻有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之一“天寶”二字,又名天寶洞。據傳說,五代時期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強迫幽州境內百姓用瑾泥所制泥錢,把搜刮到的銅錢秘藏於洞內,所以,又稱為“藏寶洞”。1996年8月15日,北窖村根據京(96)第01110005號勘察許可證,對唐人洞進行了初步勘察。
經勘察,在純淨透明的壁流石下,發現“奉旨採集乳水開元二十一年”炭寫文字,字跡清晰。這一發現,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此後,北窖村對這個洞又進行了三次考察,對主要景點拍攝照片200多張,並將其暫定名“唐人洞”。
唐人洞發育在中奧陶系馬家溝組地層中,形成年代距今約4.4億年到5億年。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洞口石壁上留下的刻字及線路刻圖,成為最早探險者的見證。洞內石壁上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留下的文字被遮掩在洞壁流水沉積下,實為稀世珍跡。“奉旨採集乳水”幾個字,表明早在1300多年前,這裡的鐘乳水已被當時的宮廷所識,並由皇帝下旨派人採集,還說明當時的這一地區與外界交往的廣泛與頻繁。洞壁上留下的“幽州”、“良鄉縣房山鄉”、“禪師”、“天寶”等字跡和洞內簡易石灶、照明用過的燈碗、燒烤食物的灰炭等遺物、遺蹟,為神奇的古洞增添了神秘的歷史感。尤其是古人在洞內留下的“良鄉縣房山鄉”的名稱,也為考證房山區劃沿革提供了史冊載未見的線索。
唐人洞包含著豐富的地學奧秘。在5億多年漫長的地質演變中,劇烈的溶蝕作用,一方面破壞灰岩形成溶洞,一方面在洞內進行沉積、堆積,形成滴水、流水、停滯水、滲透水、飛濺水5種洞穴化學沉積。以滴水沉積為主形成的景觀,有塔狀、錐狀、棒狀、墩狀的石筍;薄而透光的壁流石、石幔、石旗、石簾;晶瑩潔白的石珍珠,石葡萄、石花、石菊、石佛及“青龍出海”、“竹林小屋”等溶洞精品,堪稱稀世珍寶。
唐人洞周圍山巒環繞,東為鳳凰山山脈連三頂雄峰,南為貓耳山山脈,西南有旗桿坨山,北山有煙筒尖山。山地屬丘陵河谷濕潤較暖區,年平均氣溫10.8度,夏季平均氣溫較平原低3至5度。山上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栗子、核桃、柿子、蘋果等果木成林,灌木灌草叢中杜鵑、山雀、雉雞、鷂鷹等百鳥栖息;丹參、車前、柴胡、 遠志等200多種中草藥和茼蒿、升麻、黃花等山野菜廣為分布;松鼠、野兔、野山貓等隨處可見。
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系和房山區旅遊局聯合編制的《北京市房山區旅遊總體規劃》介紹“唐人洞”時說:“洞體高大,洞穴沉積物景觀較多,洞口為36米高的岩溶天窗,洞體距山體地表40至60米。洞層大致分三層:一層洞道長30餘米;二層洞道長約50米;三層洞道長約100米,寬約40米,高約20米,洞底面積4000平方米,洞體形態一為大廳式,類似於桂林的蘆笛岩。洞內的沉積物景觀“石洞桔”、“石蘑菇”、“銀雨塔群”、“雲山壁畫”以及“白玉雲盆”,均為世界奇異景觀。可見唐人洞不僅具有旅遊開發價值,而且在洞穴沉積物形成機理及發育過程及自然地埋地質環境演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鄉、村兩級在剛發現此洞時投資100餘萬元進行開發,但是由於資金短缺並沒有開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