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日記

哲理日記

《哲理日記》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作者簡介

史作檉,哲學思楊家、詩人,兼及繪畫藝術。早年就讀於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曾在台灣大學、台灣文化大學、台灣文化大學、台灣機關報竹高中任教。在台灣各大學巡迴演講,近年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辦講座,極受歡迎。致力哲學寫作與詩歌創作,有五十多部著述,擁有廣泛影響。

內容簡介

人假如想要控制外在的事物或人,那就必須要先控制自身才行。但人之發現別人難以了解與駕馭容易,而發現自身之難以控制才難。因為人之控制自身,即徹底的節制,即道德、即同情與愛。於是人從此不再設法控制別人、駕馭別人,而只想在同情與愛的基礎上,設法用一切方法使別人更快樂一點,更充實一點,同時也活得更好一點,更充實一點,同時也適得更好一點,如此而已,但這就是人類活在世界上最難不過的一件事了,無他,人對自身難以駕馭也,人類之最大的弊病,就是把表達中的事物當做實體看了。其實那都只是一種設定、關係與延續。而真正的實體,卻在所有設定的後面。

媒體評論

我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進修的時候,曾輸入“史作檉”為關鍵字查尋,竟有一千二百多項檢索結果,其中有各種對史先生的評論,台灣一所藝術大學的一個學生寫道:

史先生是個傳奇人物。我在他身上看到了那種心靈上的寧靜,以及他不被外物所役使的風骨。其實做到這兩樣對我這種普通人來說就已經難上加難。我曾聽過他的幾次演講,聽完之後那種心靈寧靜的感覺是很難形容的。哲學是有用的,它經由個體的思考進而影響他人,進而到整體。

史作檉先生最特殊之處,在於其“博學”與“多能”。這次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詩人思想者史作檉系列》,包含史先生在美學、哲學、藝術與宗教等方面的著述,涵蓋史先生從三十多歲至六十多歲的作品,收入了史先生作品的精華部分。我們可以從這個“系列”最便捷地讀到史先生二十多歲時確知的問題,經過近五十年對這些人生問題的解決歷程;也可以藉由史先生的洞識,以簡馭繁,整全地統覽中華文化與人類文明之智慧。

《哲理日記》(原名為《哲學日記》)是史作檉先生四十五歲以前的知名作品,強調的是生命的鍛鍊與了悟。一如他自己所說:

假如我們不能從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事件中,獲得培養,並使生命開花,那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只有變得更壞。

在這種徹底的反省中,史先生不但鍥而不捨地經營其個人生活,此時期更開始其形上學四部巨著的寫作。其所謂徹底的精神,即“不怨不尤”的行動力,即不為自己找藉口的約束力,即訓練自我以成就一“大我”的人格力量。他曾說過:

不作任何怨天尤人之想……而使一切靜默地凝聚在自身的存在之中,即人對天,而不對人、對事。

通過《哲理日記》,可以體會到其中所透露出的史作檉先生的哲學生活之“實質內心狀態”。亦是由於此一“實質生活狀態”的成功,其方能以“生活”保障“思想”,使他完成《存在的絕對真實》的寫作,從而也就保證了其形上學前中期的寫作。

目錄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