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猶太教新會堂

哈爾濱猶太教新會堂,位於道里區經緯街162號,是猶太教哈西德教派會堂。

哈爾濱猶太教新會堂

猶太教新會堂,位於道里區經緯街162號。之所以被稱為新會堂,是相對通江街猶太中心老會堂而言的。新會堂希伯來語稱“別依斯-加麥爾德羅什”,是猶太教哈西德教派會堂。
這座教堂為磚石結構,建於1918年。是由著名的猶太建築設計師約瑟夫·尤里耶維奇·列維金設計的。
新會堂整個建築呈正方形,在主入口處設有三開門,圓心尖頂券架在4個廊柱上,形成了三連券外門廊,帶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立面在建造中交替使用了磚塊和石頭,形成了紅白相間的帶飾。屋頂覆蓋了一個巨大的鼓座雙圓心式穹頂,頂上聳立一個六角星。六角星也被稱為大衛星,是猶太建築典型飾物。
大衛是以色列第二代國王,少年英勇,曾徒手打死銜走羊只的獅子和熊。大衛少年時,菲利斯人大舉進攻以色列。菲利斯勇士格利亞叫陣,以色列無人敢上前應戰。恰巧牧羊人大衛到軍中看望兄長,他不畏強敵,自告奮勇應戰巨人格利亞,以投石絕技,擊殺巨人格利亞,迫使菲利斯人敗北。許多藝術家以少年大衛英勇善戰為題材創作,文藝復興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創作的《大衛》,表現的就是這段故事。大衛成為以色列人的精神領袖,繼掃羅之後為以色列國王。早在公元前10世紀,大衛就統一了各部族,將其都城設在耶路撒冷。
傳說,這顆六角星是象徵大衛王誕生的星,因此是顆聖星。大衛王有一面保護他的盾,便是這顆六角的形狀,也有人稱其為大衛之盾。今天在猶太文化尤其在神秘學中六角星被使用在占星術中,是一個重要的符號。法國大革命後,隨著猶太人的解放,他們選擇大衛星作為自己的代表,就如十字是基督教的代表一樣。今天大衛星被放在以色列的國旗上。
猶太教對於猶太人來說,已經超越了宗教的意義,是精神紐帶和橋樑,將散居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緊密聯繫在一起,成為猶太民族內聚的力量。猶太人來到哈爾濱後,也把他們的宗教信仰帶到了這裡。早在1908年,哈爾濱猶太教哈西德教派就在道里地段街П·М·康恩家辦起了自己的“密儂”(小規模的家庭祈禱所)。哈西德教派是一個猶太教內部崛起的新宗派。“哈西德”譯成中文為“虔誠的”,他們倡導自發祈禱並享受生活,重視內在的虔誠修行。
當時教徒的祈禱所居無定處,幾易其址。1916年宗教公會議定修建新會堂。1917年,法因蘭德和霍赫洛夫金將斜紋大街(即今日經緯街)地號出讓給宗教公會,新會堂地址就選在那裡。
1918年9月21日,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1921年9月25日,新會堂竣工,舉行落成典禮,成為哈爾濱第二猶太教會,也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大的猶太會堂。新會堂擁有房產1233.60平方米,地產1296.75平方米,可容納800人同時做禮拜。
哈爾濱解放後,猶太僑民於1950年前後陸續出境。猶太新會堂於1956年關閉,原址一度為市公安局俱樂部招待所。2004年重新修復,今闢為“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