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成語】:哀感中年【拼音】:āigǎnzhōngnián
【解釋】:形容人到中年對親友離別的傷感情緒。

成語典故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安)語王右軍(王羲之)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是惡。’”詞語辨析
【舉例造句】:神丹浪說解還童,哀感中年遇謝公。★清·丘逢甲《東北感春詩》【拼音代碼】:agzn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感情
哀感中年(āi gǎn zhōng nián),形容人到中年對親友離別的傷感情緒。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安)語王右軍(王羲之)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是惡。”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欣歡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