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作者: 朱光潛
郭沫若先生的劇本《屈原》里嬋娟罵宋玉說:“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上演時他自己在台下聽,嫌這話不夠味,想在“沒有骨氣的”下面加“無恥的”三個字。一位演員提醒他把“是”改為“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就夠味了。他覺得這字改得很恰當。他研究這兩種語法的強弱不同,“你是什麼”只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意義,有時或許竟會“不是”;“你這什麼”便是堅決的判斷,而且還必須有附帶語省略去了。根據這種見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話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見文學創作第四期郭沫若札記四則)。
這是鍊字的好例,我們不妨藉此把鍊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員把“是”改為“這”,確實改的好,不過郭先生如果記得《水滸》,就會明白一般民眾罵人,都用“你這什麼”式的語法。石秀罵梁中書說②:“你這與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楊雄醉罵潘巧雲說③:“你這賤 人!你這淫婦!你這你這大蟲口裡流涎!你這你這——”一口氣就罵了六個“你這”。看看這些實例,“你這什麼”倒不僅是“堅決的判斷”,而是帶有極端憎惡的驚嘆語,表現著強烈的情感。“你是什麼”便只是不帶情感的判斷。縱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見出來。不過它也不一定就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含義”。《紅樓夢》里茗煙罵金榮說④:“你是個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這裡“你是”含有假定語氣,也帶“你不是”一點譏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對了。從此可知“你這”式語法並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語法都來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 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並不很妥。“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嫉,在讚美時便不適宜。二、“是”在邏輯上是連線詞(COPULA),相當於等號。“有”的性質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中,風度是動詞的賓詞。在“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中,風度便變成主詞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話。
這番話不免囉嗦,但是我們原在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zi zhū)必較不可。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慣,所以這個成語的含義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文學藉文字表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鍊。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例如《史記》李廣射虎一段⑤:
“李廣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zū),視之,石也。更復射,終不能入石矣”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虛在《史記辨惑》里說它“凡多三石字”⑥,當改為“以為虎而射之,沒鏃,既知其為石,因更復射,終不能入”。或改為“嘗見草中有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簡潔些,卻實在遠不如原文,見“草中石,以為虎”並非“見草中有虎”原文“視之,石也”,有發現錯誤而驚訝的意味,改為“既知其為石”便失去這意味。原文“終不能復入石矣”有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改為“終不能入”便覺索然無味。這種分別,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細心玩索一番,自會明白。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姑舉一個人人皆知的實例,韓愈在月夜裡聽見賈島吟詩⑦,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勸他把“推”字改為“敲”字。這段文字因緣古今傳為美談,於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里有人應門。
他仿佛是乘月夜訪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一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cén)寂,也似乎頻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么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而在哪一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而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有直指的意義,有聯想的意義。比如說“煙”,它的直指的意義見過燃燒體冒煙的人都會明白。只是它的聯想的意義遠離不易捉摸,它可以聯想到燃燒彈,鴉片煙榻,廟裡焚香,“一川煙水”“楊柳萬條煙”“煙光凝而暮山紫”“藍田日暖玉生煙”⑧——種種境界。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明顯而確實
聯想的意義是文字在歷史過程上所累積的種種關係。有如輪外月暈,暈外霞光。其濃淡大小隨人隨時隨地而各各不同,變化莫測。科學的文字越限於直指的意義就越精確,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想的意義,尤其是在詩方面。直指的意義易用,聯想的意義卻難用,因為前者是固定的後者是游離的,前者偏於類型後者偏於個性。既是游離的個別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義含糊甚至支離。比如說蘇東坡的“惠山烹小龍團”詩里三四兩句“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天上小團月”是由“小龍團”茶聯想起來的,如果你不知道這個關聯,原文就簡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著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裡那一點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處。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不即不離若隱若約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龍團茶”一句話來得較豐富,也來得較含混有蘊藉。難處就在於含混中顯得豐富,由“獨攜小龍團,來試惠山泉”變成“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這是點鐵成金,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就在這一點生髮上面。
這是一個善用聯想意義的例子,聯想意義也是最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於習慣,習慣老是喜歡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濫也是如此。從前作詩文的人都依*“文料觸機”,“幼學瓊林”“事類統編”之類書籍。要找詞藻典故,都到那裡去乞靈。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外“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用鉛字排印數籍還是“付梓”“殺青”。象這樣例子舉不勝舉。他們是從前人所謂“套語”,我們所謂“濫調”。一件事物發生時立即使你聯想到一些套語濫調,而你也就安於套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並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所說的“套版反應”(stock response)⑨。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於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因為就作者說,“套版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仇敵;就讀者說,它引不起新鮮而真切的情趣。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離不掉“套版反應”,在運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不過習慣力量的深度常非我們的意料所及。沿著習慣去做總比新創更省力,人生來有惰性。常使我們不知不覺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應”里去。你如果隨便在報章雜誌或是尺牘(dú)宣言裡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你就會發現那裡面的思想情感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韓愈談他自己做古文“惟陳言之務去”⑩。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語言跟著思維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會朝深一層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來的,不致落入下乘(chéng)。
以上只是隨便舉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舉不盡道理也說不完。我希望讀者從這粗枝大葉的討論中,可以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本著這個精神,他隨處留心玩索,無論是閱讀或寫作,就會逐漸養成創作和欣賞都必須的好習慣。它不能懶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時興會所生的幻覺迷惑而輕易自滿。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文的精煉與吻合,他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注釋
①本文寫於抗日戰爭後期,後收入1946年出版的《談文學》論文集,今見錄於《朱光潛美學文集》第二卷。 ②石秀:梁山泊英雄一百零八人之一,綽號“拚命三郎”。梁中書,宋朝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留守,太師蔡京的女婿。
③楊雄:梁山泊英雄一百零八人之一,綽號“病關索”。潘巧雲,楊雄之妻。
④茗煙:賈寶玉貼身書童。金榮:賈府親戚,頑童。
⑤李廣(?—前119):西漢名將,善騎射,駐守邊塞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被稱為“飛將軍”。後隨大將軍衛青攻匈奴,以迷失道路被責,自殺。
⑥王若虛(1174—1243):金王朝文學家,官至翰林直學士。論文主張辭達理順,於詩反對模擬雕琢。所著《五經辯惑》等十餘種,對漢、宋儒者注經及史書、古文的字句疵病,頗有批評。
⑦賈島(779—843):中唐詩人,為韓愈所賞識。詩的風格和孟郊相近,有“郊寒島瘦”之說。“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二句,出自他的《題李凝幽居》一詩。
⑧煙光凝而暮山紫:見王勃《滕王閣序》。藍田日暖玉生煙:見李商隱《錦瑟》。
⑨“套版反應”:朱光潛在《文學上的低級趣味(上):關於作品內容》一文中說:“許多關於自然的描寫都沒有情感上的絕對必要,只是相習成風,人家盲目地說這才美,自己也就跟著相信這真是美。這種心理學家所謂‘套版反應’(stock response),是一切低級趣味的病根。”這段文字與本文的話可參照互釋。
⑩惟陳言之務去:見韓愈《答李翊書》。
《咬文嚼字》是我國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朱光潛的一篇文藝隨筆,撰寫於1943年,已收進高級中學語文課本。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不僅能夠領略朱光潛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領略此文獨到的寫作特色。 一、結構簡潔明了,思路新穎別致。二、事例充分典型,說理精譬透徹。三、見解新穎獨特,語言準確精當。
文章釋義
一、整體把握
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5段),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其中,第1、2段舉出《屈原》《水滸》《紅樓夢》中鍊字的例子,說明“你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種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第3、4段舉出王若虛《史記辨惑》中對《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說明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第5段舉出賈島“推敲”的故事,說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第二部分(第6、7段),說明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善用和誤用兩種。第6段舉蘇東坡的《惠山烹小龍團》詩里的三、四兩句為例,說明善用字的聯想意義,可以使詩的意旨豐富蘊藉。第7段指出聯想意義也最易誤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應”。
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結。指出讀者應從文章所闡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養成創作和欣賞都必須潛心琢磨的好習慣。
文章告訴我們,“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標;“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謹嚴的精神,刻苦自勵,留心玩索,推陳出新,這是“咬文嚼字”必須下的功夫。
二、問題探究
1.講究“咬文嚼字”有什麼好處?
有些人不大重視語言文字,誤以為語言文字是細枝末節,無關宏旨。讀了本文,應有很大觸動:原來語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東西,用這個字,還是用那個字,一句話這樣說,還是那樣說,竟然有那么大講究。由此明白:“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養成咬文嚼字、隨處留心玩索的好習慣,一個人的語言修養就有希望逐步提高。
2.課文貫穿著一個總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係。作者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
作者反覆強調,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強調語言是跟思想感情走的,強調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這個觀點抓住了語言的本質,抓住了推敲語言文字的本質,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徑。閱讀時,品味語言,要品味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寫作時,推敲文字,要從根本上調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務求透徹,情感務求凝練,這樣才能恰當地使用語言文字。
3.從課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極高水平,這對我們“咬文嚼字”有什麼啟示?
第一,咬文嚼字“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嚴謹”。拿“你是”式、“你這”式來說,僅僅一字之差,作者卻品味出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而且講出表達效果不同的原因。這告訴我們,無論閱讀或寫作,一個字也馬虎不得。
第二,咬文嚼字要有較強的語感、豐富的語言知識以及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作者之所以能對課文中所舉的例子進行精闢的分析,不僅得力於作者有極強的語感和豐富的語言知識,而且得益於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例如,作者對“推”“敲”二字的品味。從“推”字想到門是虛掩的,由虛掩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由一個和尚又想到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作者又聯繫上句“鳥宿池邊樹”,想到“推”“可以無聲”,氣氛冷寂,才不至於驚動宿鳥。這樣的咬文嚼字就顯得很到位。
第三,咬文嚼字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要敢於創新。作者在課文中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對任何見解、任何名人不迷信、不盲從,敢於獨立思考,發表新的見解。對郭沫若,對王若虛,對韓愈,儘管他們都是名人,但作者不盲從,發表了與他們不同的見解。尤其韓愈對“推敲”的意見,似乎成了定論,獲得許多人的認同,作者卻提出相反的看法。
4.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這篇課文是隨筆,作者以漫談的方式,似與讀者促膝談心,娓娓道來,字字句句沁入讀者心田。作者不以深奧的理論嚇人,舉例子,做闡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讀者在不知不覺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觀點。同時,作者所舉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闢,很有說服力。對例子所做的解說,周密精要,令人心悅誠服。全文道理與例子、觀點與材料結合緊密,材料產生觀點,觀點又建立在材料基礎上。
關於練習
一 作者舉的下列例子分別說明一個什麼道理?試分別加以概括。
1.“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3.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兩句的剖析。
5.“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把握全文內容,提高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參考答案:
1.語言表達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無論閱讀或寫作,必須要咬文嚼字,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2.斟酌文字,實際上是調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減,意味就隨著變了。
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現不同的意境,使用什麼字眼,要由表現的意境來決定。
4.用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的聯想意義是游離的,偏於個性的,迷離不易捉摸、難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離。善用字的聯想意義,可以在含混中顯得意蘊豐富,達到藝術的妙境。
5.字的聯想意義最易誤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應,襲用套話濫調。文學創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層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語言新。
二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與作者不同的主張,說讀書“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理由有:
1.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
2.諸葛亮與徐庶等三人一道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為他“觀其大略”,知識面更廣。
3.宋代陸象山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這是說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全班或分組討論:對朱光潛與馬南邨的不同見解,應該怎樣看?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了解兩種不同的讀書方法的優劣。
參考答案:
朱光潛在本文中所說的咬文嚼字,是說“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單就閱讀說,就是要求精讀,不放過一字一句,要細細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讀,就是古人說的,做到“字訓其義,句貫其意,文尋其脈,篇會其旨”,逐步進入“字會、意會、情會、理會、神會”的境界。
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講的是另一種讀書方法。他認為,讀書主要在於“會意”,就是領會書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瑣、牽強的解釋。像讀經典著作,就是要領悟它的精神實質,而不能只死摳它的一些字句。
這兩種讀書方法各有長處和局限性。對於學生來說,應以精讀為主。
三 作者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麼?試從自己的寫作體會或者讀過的詩文中舉例說明這個論斷。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咬文嚼字的本質和途徑。
參考答案:
文字是表達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還沒有透徹,感情還沒有凝練,文字就會含糊。只有思想透徹、感情凝練,文字才會明確。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實際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可舉的例子很多。例如:
1.《為了忘卻的記念》:“眼看朋輩成新鬼”改“忍看朋輩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變化。“眼看”,是眼睜睜看著的意思,說的是無力救助;“忍看”,則飽含悲憤之情。
2.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到江南岸”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既寫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3.《誰是最可愛的人》,原句“他們想騎車子也行,想走路也行,邊蹓躂、邊說話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呢!”最後一句改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思想感情由羨慕而調整為讚美捨己為人的高尚情操。
四 從讀過的詩文中舉例說明“套板反應”及其危害性。
設題意圖:“套板反應”的現象在詩文中比比皆是,本題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這種現象及其危害性,為消除這種現象而努力。
參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