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母女

和服母女

2009年3月22日,母女穿和服在武大櫻園拍照遭十餘人轟趕.

(圖)和服母女和服母女

武大校園的櫻花又開了。2009年3月21日,大量的人流湧入武大賞花,附近交通一度擁堵嚴重。一對操武漢口音的母女身穿和服在櫻花樹下照相,招致數名學子的轟趕,很多圍觀市民也表示憤慨。率先聲討的小伙子,據說是武漢大學的大二學生。聲討聲中,這對母女面露窘態,匆忙逃離。

遭人轟趕

2009年3月21日下午3時左右,兩個穿日本和服的女子出現在櫻花大道上,年紀較長的穿了件淡紫色和服,另一年輕女孩穿一件彩色和服,兩人站在櫻花樹下合影留念。給她們拍照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隨行的還有一位年輕女子。4人都操武漢口音,在櫻園逗留了近10分鐘,引來很多賞花市民的目光。

十多人自發轟趕“和服母女”

“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穿和服的日本人滾出去!”突然,一位穿藍條紋衣服的小伙子沖他們吼起來,接著一名年輕女子也加入聲討行列。吼聲吸引了10米開外遊人的注意。兩女子一下被鎮住了,馬上逃到另一處。隨後,十多名年輕人加入聲討隊伍,很多圍觀市民也表示憤慨,責備聲越來越大。眼見情況不妙,母女倆沒有反駁,立即停止拍照,脫下和服交給隨行的年輕女子,收拾東西匆匆離開。記者看到,母親臉漲得通紅,年輕女子安慰剛脫下和服的年輕女孩說:“不要理他們,沒什麼的,一群神經病。”

“只是覺得穿和服拍照好看”

記者上前詢問得知兩人為母女。問她們為什麼穿和服來櫻園,這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母女表示:“穿和服拍照只是覺得好看,沒考慮其他的,沒有任何意圖。”記者隨後尋找那位率先聲討的小伙子,但他已離開。據了解,此人是武漢大學信息學部大二學生。另一位參與聲討的年輕女子表示:“雖然和服有美麗之處,但它畢竟是日本人特有的服飾,讓人看了很不舒服,有種異樣的感覺。”此外,也有學生認為,這對母女的行為屬個人行為,其他人不該干涉。

相關評論

那個率先發起聲討的武大學子和他的同伴們,熱愛自己的祖國。但一個常識在於,愛國要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聲討“和服母女”的武大學子及其同伴不是愛國,而是一種模糊的情緒。由這種情緒外化的行為,便是讓那對母女“滾出去”。儘管聲討者有表達的權利,並且可以藉助網上同樣的聲音來壯大自己的底氣。但在筆者看來,由眾人聲討而促使“和服母女”走開,並不能證明部分同胞愛國。相反,在本質上,它與愛國無關。因為這不是表達愛國的藉口。這個一開始由幾個學子情緒化催生出來的事件,演變到現在,更像是一次行為藝術

愛國不需要理由,但理性表達愛國情感才是一種對民族、社會負責的態度,才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理性表達,實際上就是說要考慮到我們行為的後果,就是不衝動,克制,冷靜。比如驅走這對照相的母女,在某種意義上看,恰是以情緒化的愛國為理由,傷害他們個人的權利自由。這是將日常生活政治化的體現。日常的消費和舉動,一旦被強行植入歷史,或將之與某個概念掛鈎,就可能出現某些偏頗。日常生活的消費,有人願意到家樂福,或習慣用日貨,他去買去用就是了。不要以為到那兒去買東西,就是漢奸,就要抵制,這個太嚴重了,也會傷同胞自己的心。愛國不是行為藝術。今天,對公眾而言,愛國,就是去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一個文明的人,懂得愛、恨,以及寬容。並能夠將民族主義情緒,特別是那種對外的亢奮心態,更多地轉移到解決好我們自己的事情上面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