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豈頁
周豈頁(269-322),字伯仁,晉安東將軍周浚的長子。少年時即有重名,神采秀逸倜儻,廣陵人(今江蘇揚州)戴若思為東南名士,聞周豈頁名,專程拜望,經交談不敢在周豈頁面前顯示自己的才能,終坐而出,於是,士人更加崇敬周豈頁。 他愛讀書卻不樂仕途。州郡有徵召之命,他不接受。剛滿20歲時,父親周浚去世,被迫承襲父爵,拜秘書郎,累遷為史部尚書左僕射。司馬毗為鎮軍將軍時聘為長史。出任為寧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假節鉞。西晉京城洛陽被劉聰軍攻陷,懷帝、愍帝西遷長安,召周豈頁為揚威將軍、兗州(今屬山東)刺史。周豈頁赴任路過建康(今南京)時,被琅琊王改鎮江南的司馬睿留下任軍諮祭酒。不久轉為長史。晉愍帝建興四年(316年),劉聰攻陷長安,愍帝遇害,西晉滅亡。次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改元建武,周豈頁被補官為史部尚書,不久因醉酒為有司糾劾,又因他的僕人傷人免官。大興元年(318年),拜太子少傅,周豈頁上疏推辭不就,晉元帝司馬睿以太子“自幼居尊貴之位,仰賴調教以掃除蒙蔽,你是正人君子,應幫我實現恢復晉室舊業這一願望”下詔不準謙讓,周豈頁只好教授東宮,後遷官尚書左僕射。在 此期間,曾多次上疏興師北伐,以圖恢復西晉故土。而晉元帝雖有恭儉之德,卻無雄武之略,偏安江左,毫無恢復中原之意,於是,周豈頁就以酒澆愁,常狂飲至大醉,接連三日不醒,時人稱為“三日僕射”。後來,駙馬都尉、征南大將軍王敦拜侍中兼江州(今江西南昌)太守。即得志,遂欲專制朝政,以討伐劉隗為名,興兵作亂。其弟王導及家族受株連被捕,押送御史台大獄,準備治罪。周豈頁上書極力為其申辯,營救他出獄。王導卻不知這件事。事後,王導奉召到石頭城(金陵)去見王敦,王敦問王導:“周豈頁這人怎么樣?”王導不答,周豈頁遂被王敦殺害。王敦派人抄搜周豈頁的家只抄得幾箱破棉絮,酒五瓮,米數石而已,在場的人無不佩服周豈頁為官清廉。後來,王導為太傅時見到周豈頁申救他的奏章,痛哭流涕地說:“我雖沒殺害伯仁(周豈頁的字),伯仁卻是我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王敦死後,朝廷追贈周豈頁為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號“康”。子 ,字子 ,方正有父風,襲其職 ,官至秘書監, 號“烈’。周豈頁善屬文,有文集二卷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