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為先
![圖片](/img/6/e54/nBnauM3XwQzMykTOwUDO3UTMxMTMxETOyIDMxADMwAzMxAzL1g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注重班級管理
在長期的輔導員工作中,周紅同志愛崗敬業,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形成了一套教育體系:早期進行行為規範教育、中期進行人格素質教育、後期進行創業發展教育。為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做到"四個結合",即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制度與機制相結合,激勵與處罰相結合。讓學生明確激勵什麼,倡導什麼,反對什麼,制約什麼,幫助他們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她建立了十項班級管理制度,每周班會明確教育主題,啟發學生思考,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加強學習紀律實行"四制"的管理方式,即室長清點制、組長匯報制、班長記錄製、輔導員抽查制。她注重安全意識教育,組建了安全小組,完善職責,建立預案。每周進行安全檢查,杜絕安全隱患。周紅同志十分注重學生就業的早期教育與引導。在新生入校時,進行形勢教育與專業教育,讓學生認識自己、了解專業,根據自己情況制定遠期與近期目標,明確就業發展方向;學習中期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活動,為同學們做講座,指導學生規劃好職業生涯;學習後期,增強同學們的專業意識與知識,開展"人人講專業課"的專業課題講座;實習時,她做好實習前的動員工作,讓學生理解實習與專業、與就業的重要性,並主動聯繫省內外醫院,加強溝通與協作,製作宣傳手冊和展板,積極推薦,就業指導採取集體指導與個人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畢業時,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降低就業期望值,鼓勵學生積極投身到家鄉建設之中。所帶學生在省內外應聘考試中名列前茅,如在貴州省人民醫院應聘考試中,囊括了前十名,得到就業單位的認可,使畢業生就業率達96.7%。
她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心愛護學生,積極為學生辦好事、辦實事。一名學生因不能正確處理個人情感問題,逃課離校、與同學發生糾紛、多科補考。為此,她多次長途電話與家長、學生及男友溝通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明確學生的角色與任務,隨時關心、鼓勵與引導,使該生順利完成學業,被某省婦幼保健院錄用,現已是某醫科大學首位護理碩士研究生,並列為重點培養對象。其父親打電話再三表示感謝,並感慨地說:"我女兒辛虧有這樣的好老師啊!我今年又叫侄女報考貴陽醫學院,我告訴她貴陽醫學院有最好的老師!"。
注重陣地建設
周紅同志在擔任護理系團總支書記時,充分發揮團組織陣地優勢,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團員、青年的政治理論學習,新生入校即成立"雙學小組",開展學習"八榮八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活動和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她建立和完善共青團的組織制度,加強團員的教育與管理,切實做好"推優"發展工作。她注重護理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舉行新生授帽儀式,舉行護理操作技能比賽,強化學生護理操作技能,提高護理系學生的動手能力;開展"5.12"護士節演講比賽,以鞏固護理專業思想。她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八個一"的活動。即:建立一個心理健康諮詢點、舉辦一些心理健康講座、每生每年做一次心理普查、每生建一份心理檔案、開闢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欄、定期製作一份心理健康報、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動、培訓一批具有心理保健知識的輔導員和學生幹部,並撰寫相關論文發表。在她的帶領和指導下,護理系團總支努力工作,開拓進取,取得可喜的成績。
2002年5月她創辦貴陽醫學院護理系《護理簡報》、《護理簡訊》。《護理簡報》足跡遍及全國近百所醫學院校,以宣傳醫學知識、普及科學文化、發揚貴醫精神、宣傳護理理念、進行廣泛交流,反映了護理學生的心聲,展現護理學生的生機與風采。先後培養5任《護理簡報》社長、主編及百餘名學生幹部。
注重學風建設
周紅同志在擔任貴陽醫學院基礎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後,為創造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水平和品德形成、發展規律,在開展"抓黨建、樹三風、達三高"活動中,她充分利用"三個載體"推動良好學風建設:一是以規範行為為載體,開展早鍛鍊、促晨讀、抓晚自習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嚴肅考試紀律,規範考紀考風,"嚴考促學、嚴考促教",強化學生的誠信意識,認真組織學生學習《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學生違紀處分暫行規定》和其他相關的校規校紀。二是以校園文化為載體,"五個一"工程,即學一技之長、建一個理論學習陣地、創一個學習標兵寢室、設計一個主題活動、幫扶一名貧困同學;要求學生上"兩課"(上好理論課,做好實驗課),"兩高(課堂出勤率高,課程考試合格率高);開展尊師重教的"三個一"活動(即給老師一杯清茶、一塊整潔的黑板、一個安靜有序的課堂秩序);三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春暉真情,返哺故土"春暉活動、暑期"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獻愛心,她與學生志願者一道參與災區轉移到附院的傷員服務工作,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災區人民的關心和幫助。她注重自身的學習與思考,注重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培養,多次開展專業講座和人文講座,達到教學相長。為學生幹部作《講學習,樹形象,作表率》講座,為新生作《美麗青春風景:耕耘與收穫》講座,為中期學生作《構築職業規劃的四大支柱》、為實習學生作《立足本職,創建和諧,促進發展》講座,為畢業生作《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講座。2008年6月至今在基礎醫學院組織領導編輯簡報1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