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祚萬

周祚萬,博士,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兼職情況:四川省低維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衛生產業協會抗菌分會副理事長兼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理事;四川省納米技術產學研聯盟理事長、四川省納米技術協會副理事長;四川省機械工業協會塗料塗裝分委會副理事長;美國化學會、新加坡材料研究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化學會、中國鐵道學會會員(或高級會員);四川省戰略性新型產品戰略規劃專家組成員、新材料領域組長;《Composites B》(SCI,IF=2.983),、《World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osience》、《微納電子技術》、《太空飛行器環境工程》等雜誌編委,《材料導報》編委會副主任;《物理學報》特邀審稿人,《Cryst. Growth & Design, Comp. Sci. and Tech.》、《J. Appl. Polym. Sci.》、《Mater. Res. Bull.》、《J. Cryst. Growth》、《Mater. Sci. and Eng.(B)》、《Mater. Lett.》、《科學通報》等SCI雜誌論文評閱人。

人物介紹

周祚萬,博士,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學術情況

四川省低維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衛生產業協會抗菌分會副理事長兼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理事。

四川省納米技術產學研聯盟理事長、四川省納米技術協會副理事長。

四川省機械工業協會塗料塗裝分委會副理事長。

美國化學會、新加坡材料研究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化學會、中國鐵道學會會員(或高級會員)。

四川省戰略性新型產品戰略規劃專家組成員、新材料領域組長。

《Composites B》(SCI,IF=2.983),、《World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osience》、《微納電子技術》、《太空飛行器環境工程》等雜誌編委,《材料導報》編委會副主任。

《物理學報》特邀審稿人,《Cryst. Growth & Design, Comp. Sci. and Tech.》、《J. Appl. Polym. Sci.》、《Mater. Res. Bull.》、《J. Cryst. Growth》、《Mater. Sci. and Eng.(B)》、《Mater. Lett.》、《科學通報》等SCI雜誌論文評閱人。

1.

四川省低維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2.

中國衛生產業協會抗菌分會副理事長兼專家委員會委員。

3.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理事。

4.

四川省納米技術產學研聯盟理事長、四川省納米技術協會副理事長。

5.

四川省機械工業協會塗料塗裝分委會副理事長。

6.

美國化學會、新加坡材料研究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化學會、中國鐵道學會會員(或高級會員)。

7.

四川省戰略性新型產品戰略規劃專家組成員、新材料領域組長。

8.

《Composites B》(SCI,IF=2.983),、《World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osience》、《微納電子技術》、《太空飛行器環境工程》等雜誌編委,《材料導報》編委會副主任。

9.

《物理學報》特邀審稿人,《Cryst. Growth & Design, Comp. Sci. and Tech.》、《J. Appl. Polym. Sci.》、《Mater. Res. Bull.》、《J. Cryst. Growth》、《Mater. Sci. and Eng.(B)》、《Mater. Lett.》、《科學通報》等SCI雜誌論文評閱人。

科學研究

主持科研項目60多項,其中近五年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8項、省部級項目7項、企業委託和其它項目6項;已完成的1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被評為“優秀”;主持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被列為所在重大專項中期評估的亮點成果和優秀完成項目之一,並獲得延續資助。

國家級項目

主持:原位插層聚合製備石墨烯/高分子雜化材料及其功能調控的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573149),2016~2019年。

主持:基於配位聚合的納米螺鏇纖維生長機理及螺鏇纖維紙研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3148),2012~2015年。

主持:四針狀氧化鋅晶須吸波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0305003),2004~2006年;獲得延續資助到2009年。

主持:特種功能氧化鋅晶須的製備,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272056),2003~2005年。

參加:基於氫鍵競爭的秸稈纖維素可控溶解與多層次結構調控,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03151),2014~2016年

參加:仿生樹根型結構纖維增強增韌複合材料的理論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4030319),2014~2016年。

主持:天然纖維素綠色製漿與紡絲工程化技術開發,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天然纖維素清潔製漿集成技術產業化及示範,2011BAE11B01,周祚萬課題副組長,子課題負責人),2012~2014年。

主持:軌道扣件系統用高分子部件, 國家“十一五”863計畫重點項目子課題(2008AA030705),2008~2011年。

主持:磁性納米改性氧化鋅晶須xxxxx身材料的研製及其套用試驗, 國家“十五”863項目滾動資助項目(2005AA305G50-1),2005年。

主持:晶須型輕質xxxx材料的研製與套用, 國家“十五”863項目國防先進材料專項(2003xxx310),2003~2004年。

主持:特種功能氧化鋅晶須及其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 國家“十五”863項目(2003AA33X020),2003~2005年。

主持:KJHJ下的微生物FS機理及控制方法研究, 國防預研計畫子課題,ZRHT領域預先研究項目(040203, ZR-ZRYFCXJY203),2013.12-2015.10。

主持:導電高分子納米結構xxx機理研究, 國防預研基金(xxx2201),2010-2011年。

主持:輕質骨架材料xxx機理研究, 國防基礎科研(A142xxx180),2006~2007年。

主持:氧化鋅xxx機理研究, 國防預研基金(514xxx),2003~2005年。

主持:納米界面結構的製備及其電磁波損耗機理研究,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060613004),2007~2009年。

主持:多功能多尺度環境淨化納米材料, 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10c26215102849),2009~2011年。

主持:多功能四針狀氧化鋅晶須的中間試驗, 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00C26215101321),2001~2004年。

主持:新型氧化鋅晶須軌下膠墊 ,國家科技產業化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計畫(國科發計字[2003] 98號)2003~2004年。

主持:四針狀氧化鋅晶須的連續化生產, 國家火炬計畫(2003EB031412),2002~2004年。

論文成果

在ACS Nano(IF=12.062), Nanoscale(IF=7.394),Carbon(IF=6.196)等國際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檢索150餘篇(IF高於3.0的30餘篇,被引用超過1300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做主題和特邀報告16次,主辦和承辦國際學術會議4次,先後10多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Executive Chair, Honorary Vice Chair, Local Chair 和Session Chair等職務;參編專著和教材章節5本;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8項、歐洲專利1項,其中22項國家發明專利已獲授權;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均排名第1)、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排名第1),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排名第1,含專利銀獎1項);此外,還獲得了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橋口隆吉基金獎、詹天佑科技專項獎、茅以升科學技術獎等。研製的多功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已推廣到10多個行業的100多家企業,並完成我國載人航天裝備上的套用實驗;研發的農作物秸稈等天然高分子材料高值化利用成套技術已實現產業化,獲得專家高度評價;聯合國防單位合作研發的納米隱身材料已套用於10多種重要國防裝備和基地,產生了較好的國防、經濟和社會效益。

發表論文

Published in 2015

Fanbin Meng, Wei Wei, Xiangnan Chen, Xiaoling Xu, Man Jiang, Jun Lu, Yong Wang andZuowan Zhou*, Design of porous C@Fe3O4 hybrid nanotubes toward their excellent microwave absorption,Chem. Chem. Phys., 2015, Accepted Manuscript DOI: 10.1039/C5CP06687E.[SCI, IF=4.493]

Fanbin Meng, Wei Wei, Jingjing Chen, Xiangnan Chen, Xiaoling Xu, Man Jiang,Yong Wang, Jun Lu,Zuowan Zhou*, Growth of FeOnanosheet arrays on graphene by a mussel-inspired polydopamine adhesive for remarkable enhancement in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s,RSC Advances, 2015, 5: 101121-101126.[IF=3.708]

Chenxia Feng, Jin Duan, Jinghui Yang, Ting Huang, Nan Zhang, Yong Wang*,Xiao-tong Zheng,Zuowan Zhou, Carbon nanotubes accelerate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crystallization from miscible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oly(methyl methacrylate) blend and the resultant crystalline morphologies.Polym. J.2015, 68, 175-189.([IF=3.005])

Jian Dai, Xiaohao Liu, Yanjun Xiao, Jinghui Yang, Pengkai Qi, Jin Wang, Yong Wang,Zuowan Zhou, High hydrophilicity and excellent adsorption ability of a stretched polypropylene/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membrane achieved by plasma assisted surface modification,RSC Advances, 2015, 5(87), 71240-71252.[IF=3.84]

Jie Chen, Zhixing Zhang, Wenbin Huang, Jiale Li, Jinghui Yang, Yong Wang,Zuowan Zhou, Jihong Zhang, Carbon nanotube network structure induced strain sensitivity and shape memory behavior changes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Materials & Design, 2015, 69, 105-113.[IF=3.501]

Wenbin Zhang, Zhixing Zhang, Jinghui Yang,, Ting Huang, Nan Zhang, Xiaotong Zheng, Yong Wang,Zuowan Zhou, Largely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 achieved by adding graphene oxide,Carbon, 2015, 90, 242-254.[IF=6.196]

Xian Jian, Xiangnan Chen,Zuowan Zhou*, Man Jiang, Xiaoling Xu, Jun Lu, Yong Wang, Jihua Gou, David Hui, Remarkably improving microwave absorption by cloaking micro-scaled tetrapod hollow with helical carbon nanofibers,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2015, 17: 3024-3031 .[IF=4.198]

Fanchen Meng,Zuowan Zhou*, Pinliang Zhang, Man Jiang, Xiaoling Xu, Yong Wang, Jihua Gou, David Hui and Dong Die, Encapsulation of an f-block metal atom/ion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C20 with the Ih symmetry,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2015, 17: 4328 - 4336[IF=4.198].

Wei Wei, Xiao Wei, Guangjun Gou, Man Jiang, Xiaoling Xu, Yong Wang, David Hui, andZuowan Zhou*, Improved dissolution of cellulose in quaternary ammonium hydroxide by adjusting temperature,RSC Advances, 2015, 5: 39080 - 39083.[IF=3.708]

Xiangnan Chen, Xin Tian,Zuowan Zhou*, Man Jiang, Jun Lu, Yong Wang and Li Wang*, Effective improvement in microwave absorption by uniform dispersion of nanodiamond in polyaniline through in-situ polymerization,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5, 106, 233103.[IF= 3.515]

Shengli Zhang, Lichun Tao, Man Jiang, Guangjun Gou,Zuowan Zhou*, Single-step synthesis of magnetic activated carbon from peanut shell,Materials Letters, 2015,157, 281-284.[IF= 2.269]

Jun Zhu, Liyuan Xue, Wei Wei, Chunyu Mu, Man Jiang, Zuowan Zhou, Modification of lignin with silane coupling agent to improve the interface of poly(L-lactic) acid/lignin composites,BioResources, 2015,10(3): 4315-4325.[IF= 1.549]

Xin Tian, Qiang Wang, Xiangnan Chen, Weiqing Yang, Zuquan Wu, Xiaoling Xu*, Man Jiang, andZuowan Zhou*,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Core-shell Structured Polyaniline@Helical Carbon Nanotubes Hybrids for Ammonia Gas Sensor,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4, 105, 203109.[IF= 3.515]

Xiaoli Xie,Zuowan Zhou*, Man Jiang, Xiaoling Xu, David Hui, Cellulosic fibers from rice straw and bamboo used as reinforcement of cement-based composites for remarkably improv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2015, 78: 153-161.[IF=2.602]

Liming Shan, Xiangnan Chen, Xin Tian, Jingjing Chen,Zuowan Zhou*, Man Jiang*, Xiaoling Xu, David Hui, Fabrication of polypyrrole/nano-exfoliated graphite composites by in situ intercalation polymerization and their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2015, 73: 181-187.[IF=2.602]

1.

Zuowan Zhou*

2.

Zuowan Zhou*

3.

Zuowan Zhou

4.

Zuowan Zhou

5.

Zuowan Zhou

6.

Zuowan Zhou

7.

Zuowan Zhou*

8.

Zuowan Zhou*

9.

Zuowan Zhou

10.

Zuowan Zhou

11.

Zuowan Zhou

12.

BioResources

13.

Zuowan Zhou

14.

Zuowan Zhou

15.

Zuowan Zhou

榮譽獎勵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014年)

四川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013年)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011年)

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2010年)

氧化鋅晶格載銀無機抗菌劑及其製備方法,成都市專利銀獎(成都市人民政府,2011年)

氧化鋅晶須抗菌材料的研製與套用:2007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2006年獲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

平衡氣量控制法製備四針狀氧化鋅晶須: 2000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1)和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

輕質多頻譜隱身材料開發研製及套用研究: 2003年獲總裝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1)

氧化鋅晶須複合抗菌劑組合物:成都市專利獎銀獎,(成都市人民政府,2007年)。

四針狀氧化鋅晶須及其樹脂基複合材料的研究: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2012,The Marquis Who’s Who Publications Board.

橋口隆吉基金獎,(2007年)。

茅以升科技教育獎,(2004年)。

四川省十大專利發明人,(2004年)。

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西南交通大學專項基金獎,(2009年)。

西南交通大學2005-2009年度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

開放式選題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被評為第二十六屆全國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討會優秀論文(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工科工作委員會(西安),2012年10月)

材料科學與工程優秀研究生生源工程的實施成效,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2010年度(西交校研[2011]4號)

構建開放式實驗教學平台,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西南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度(西交校教[2012]7號)

1.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014年)

2.

四川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013年)

3.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011年)

4.

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2010年)

5.

氧化鋅晶格載銀無機抗菌劑及其製備方法,成都市專利銀獎(成都市人民政府,2011年)

6.

氧化鋅晶須抗菌材料的研製與套用:2007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2006年獲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

7.

平衡氣量控制法製備四針狀氧化鋅晶須: 2000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1)和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

8.

輕質多頻譜隱身材料開發研製及套用研究: 2003年獲總裝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1)

9.

氧化鋅晶須複合抗菌劑組合物:成都市專利獎銀獎,(成都市人民政府,2007年)。

10.

四針狀氧化鋅晶須及其樹脂基複合材料的研究: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11.

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2012,The Marquis Who’s Who Publications Board.

12.

橋口隆吉基金獎,(2007年)。

13.

茅以升科技教育獎,(2004年)。

14.

四川省十大專利發明人,(2004年)。

15.

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西南交通大學專項基金獎,(2009年)。

16.

西南交通大學2005-2009年度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

17.

開放式選題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被評為第二十六屆全國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討會優秀論文(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工科工作委員會(西安),2012年10月)

18.

材料科學與工程優秀研究生生源工程的實施成效,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2010年度(西交校研[2011]4號)

19.

構建開放式實驗教學平台,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西南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度(西交校教[2012]7號)

科研團隊

組建了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生物質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納米功能材料等研學團隊,引進了一批有創新熱情的優秀學者,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講師2人,並聘有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 Douglas Osheroff教授(美國Stanford University)、諾貝爾獎獲得者 Harold Kroto 教授(美國Florida State University)、諾貝爾獎獲得者 Harald zur Hausen 教授(德國University of Heidelberg)、諾貝爾獎獲得者 Akira Suzuki 教授(日本Hokkaido University)、苟吉華教授(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David Hui教授(美國紐奧良大學),邱建輝教授(日本秋田縣立大學),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四川大學)、薛奇教授(南京大學),王立研究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龔自正研究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在內的兼職教授10多名。

課程教學

本科
  • 納米材料和技術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碩士
  • 高聚物結構與性能
  • 博士
  • 功能材料進展
  • 獲獎情況

    開放式選題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被評為第二十六屆全國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討會優秀論文(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工科工作委員會(西安),2012年10月)

    材料科學與工程優秀研究生生源工程的實施成效,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2010年度(西交校研[2011]4號)

    構建開放式實驗教學平台,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西南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度(西交校教[2012]7號)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1),(2010年)。

    1.

    開放式選題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被評為第二十六屆全國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討會優秀論文(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工科工作委員會(西安),2012年10月)

    2.

    材料科學與工程優秀研究生生源工程的實施成效,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2010年度(西交校研[2011]4號)

    3.

    構建開放式實驗教學平台,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西南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度(西交校教[2012]7號)

    4.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1),(20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