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相關報導
寶豐周營村:揮動魔術棒帶來百業旺
趙莊周營全村一半人都是魔術師
6月3日,記者一行來到了聞名全國的“魔術專業村”趙莊周營村。周營村,位於趙莊鄉政府東南3公里,全村430戶、1619人,是趙莊魔術的發祥地。
據了解,唐宋年間周營村就有民眾玩提線木偶。新中國成立前,許多村民曾背井離鄉,賣藝謀生。新中國成立後,周營的魔術文化得到長足發展。1979年,該村的幾個村民率先成立了7個魔術團,大家以師帶徒、徒再為師,一人傳十人,十人育百團,民間藝術表演團體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如今的周營村,已有魔術團體112個,演出節目380多套,從業人員占全村總人口的一半左右,演出足跡遍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年收入2200萬元。
寶豐魔術聽起來神出鬼沒演起來偷梁換柱
6月3日在魔術師靳全亮的家中,記者見識了寶豐魔術的出神入化與風采。其中最神奇的要算六連環表演。6個鋼環個個都完美無缺,沒有任何細縫,可在魔術師的手中,它們就是能套在一起,並變換出官帽、繡球、三輪車、吊燈、荷花等十幾種造型。聽起來神出鬼沒,演起來偷梁換柱,看起來捧腹大笑,點破了恍然大悟,這就是寶豐魔術的魅力所在。
魔術師靳全亮,今年44歲,屬於他自己的表演團365天不間斷在外演出,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包括遙遠的西藏。他說:“我們團里有32個演員,現在一年下來,家裡的純收入就有十七八萬元。”
據記者了解,在周營,在寶豐,像靳全亮這樣以魔術為生,靠魔術棒招攬財源的農民還有很多很多。
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一業興帶來百業旺。周營村的魔術演藝業同時也帶動了服裝、道具、音響、大篷、運輸和廣告設計等1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一產業鏈每年為當地人創造產值1000多萬元,形成了全國唯一成規模的魔術道具、表演服裝市場。
村門口的劉順培訓魔術基地,就是魔術名人、寶豐縣魔術協會會長劉順創辦的一個培訓基地。27年前,他組建了自己表演團體,2001年,他轉變經營思路,開始製作、銷售魔術道具,劉順生產的道具既有撲克牌、綢條、機關魔術服、帽子等專業器物,同時也連帶生產演出服等附產品,常年銷往全國各地,年收入10餘萬元。
靠魔術發家後,周營村的經濟及各項事業也得到了繁榮與發展。去年,該村就發揮民眾的主體作用,投資137萬元,修建了文化廣場、文化大院、文化劇場、居民小遊園等16項工程,實現了路平、村綠、牆美、燈明、街淨,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民眾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魔術前景興建魔術大觀園,總投資2000萬
由於魔術事業的繁榮,2006年9月27日,中國雜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命名寶豐為“中國魔術之鄉”。同年10月10日至11日還成功舉辦了“中國寶豐第三屆魔術文化節”。“農民自辦文化、政府扶持農民辦文化,文化讓農民樂起來、富起來”,靠這一發展思路,寶豐魔術走出了一條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子,中宣部、文化部稱之為“寶豐現象”。
對此,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曾作出九次批示,他指出:“應研究寶豐現象,總結寶豐經驗,扶持寶豐文化。”並於2006年10月親臨寶豐調研文化產業發展情況。今年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等領導,也親臨寶豐調研文化產業,並對寶豐魔術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農民創造文化,文化造福農民。為了進一步發揮文化優勢,壯大文化產業,近幾年來,我們寶豐正在積極規劃、建設六大文化園區,趙莊魔術大觀園區就是其中一個。”
寶豐縣委書記嚴寄音說,該區位於寶趙公路大黃段兩側,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2000萬元。這樣做不僅可以使魔術表演、道具展示、產品銷售、餐飲遊玩相對集中,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同時也可以使趙莊模式規模化、產業化、精品化,得到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