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記者
周正良,男,出生於1958年農曆8月初四,湖南望城縣人,先後在《人民日報》新聞培訓中心、《當代商報》新聞培訓中心繫統進修新聞專業,著述頗豐。
從1979年8月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在省、市、縣及全國報刊發表各類文稿五千餘篇,門類有詩歌、小說、故事、攝影及新聞文稿。分別在《湖南日報》、《三湘都市報》、《科教新報》、《家庭導報》、《文萃周報》、《長沙晚報》、《東方新報》、《品周報》、《當代商報》、《瀟湘晨報》、《湖南廣播電視報》、《空中之友》(長沙廣播電視報)、《當代旅訊》、《湖南工人報》、《湘聲報》、《人民日報通訊》、湖南電視台湖南移動數位電視頻道等報刊及電視台均有作品發表。歷任《當代商報》記者、《當代商報》旅遊資訊部主任、《三湘都市報》旅遊專版部執行主編(活動工作室主任)、《湘聲報》記者、《家庭導報》記者,現任《科教新報》記者、湖南電視台湖南移動數位電視頻道專題新聞部主任。
二、廣東畫院畫家
周正良,1964年生,湖南人。1982年入伍,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2004年調入廣東畫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畫院專業畫家,二級美術師,廣東畫院工會主席。
作品參加第七、八、九、十屆全軍美展,第八屆全國美展,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六十周年”全國美展,首屆全國中國畫展,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全國畫院第三、四屆優秀作品展和廣東省第二、三、四屆中國畫展,廣東美術大展,“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廣東美術作品展,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等重要展覽。
作品獲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唯一獎項〕;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六十周年”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唯一獎項〕;廣東省第二屆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廣東省第四屆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銀獎等獎項。
作品《我從紅葉樹下輕輕走過》被解放軍藝術學院收藏,《憩》被廣東美術館收藏。
三、長沙聽證哥
周正良,男,1958年生,湖南長沙人。因2002年以來參加了近20次聽證會而被媒體封為“聽證哥”。
歷次聽證會上,周正良登記過的身份則五花八門,從2002年第一次參加聽證會至今,他先後是《當代商報》教育專刊編輯部記者,《當代商報》副刊部主任,《湘聲報·法治專刊》、《三湘都市報》旅遊專版部活動工作室等從業人員,長沙漁夫碼頭酒樓行銷經理,湖南省企業信用評價中心工作人員。
“工作變換很正常,我對對社會公益事業的熱心沒有變。”周正良說,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政策變化,比如水價、天然氣等價格的調整,他都想要去說說話。“這樣既可以為公益事業做一點貢獻,也能(通過對與自身相關事項發表意見)為自己謀求一個寬鬆的環境”。
2002年,他最早一次就是參加湖南省物價局就調整有線電視收費標準舉行的聽證會。
“那次從聽證代表選拔到聽證真正舉行,歷時一個月。”周正良分析,當時湖南舉行聽證會並不多,大家都比較認真,他也通過各種渠道蒐集意見和查閱資料,詳細寫了發言詞。
當時的媒體報導,聽證結果顯示,“大多數消費者代表支持有線電視收費適當提價”。
周正良只能大致地記得,此後近10年,自己先後參加過近20次聽證會。對於聽證事項,“我基本上是持同意的態度”,“決策部門在民生方面還是考慮比較周全的”。
“聽證專業戶”=“好好先生”,這正是長沙周正良、石愛偉和成都的胡麗天等聽證專業戶備受輿論詬病的主因。
關於“這個群體”的人數,沒有誰說得清楚,“老聽證”周正良的感覺是:“至少有八九十人,經常參加聽證會。”
而接受採訪的每一個聽證代表,幾乎都矢口否認自己是衝著主辦方都會給代表們補助一筆數量不等的“車馬費”或者叫“誤工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