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時奮文存:隨風飄散

周時奮文存:隨風飄散

本書是《周時奮文存》之一種,匯集了作者所寫的散文、遊記和隨筆,有幾組海外隨筆占有一定比重,其餘則表達作者對於生活情趣的敏感。在書中,作者分享了自認為有意思的生活事件,免得它們“隨風飄散”。全書分為“過眼煙雲”、“小窗菱花”、“陌上風鈴”、“浪跡天涯”四個篇章

內容簡介

作者說,要把這些文章收集起來,與人分享,免得它們“隨風飄散”。是的,這些生活中再瑣碎細小不過的事情,一不留神,就溜出了記憶,隨風飄散。然而,當收集起來,成為眼前的一本集子時,讀者一定會感慨生活的美好與生動原來都在細節之中

作者簡介

作者周時奮生前在政界、商界、學界均任過要職,最後任寧波大學人文環境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導,浙江萬里學院兼職教授,寧波博物館特聘研究員。集畫家、作家、學者於一身,是浙江有影響的文化人。有46種著作出版,《話說鄞州》、《寧波老城》、《活色生香寧波話》等是其代表作。

圖書目錄

自序
過眼煙雲
醉眼看花
座騎紀事
不喝也難
音樂大排檔
外國鎖
香菸·雲煙·熊貓煙
一日忙
未必懷舊
鳥的故事
寫作的是非
第四個主人公
伯父伯母
盜版
電腦的學法
“打”及傻想
小窗菱花
東華小吃
航空餐
吃聯想
吃瓜
芒果
燙麵
種花
學“病”
散步
聊天
閒食
爐邊
評彈
棕櫚
近視
年糕
春節
頭髮
唱歌
鋼琴
鋼筆
杯子
旅遊
名片
年齡
感覺
足球
出國
閱歷
蛋的烹飪史
陌上風鈴
蘭亭流觴
夜郎行
黃帝陵
黃果樹瀑布
綺園
妙高奇景
月冷鄒溪
南潯煙夢
落寞江村
哈爾濱印象
杜甫草堂
武侯祠
酒令中的世界
前童隨筆
浪跡天涯
大理隨訪錄
藏歌
香港紀行
在日本海濱邊走邊寫
巴黎掠影
荷比散記
萊茵古道
穿越巴伐利亞
《周時奮文存》後記

後記

2012年10月1日,歲次壬辰年八月十六日,周時奮先生因病去世,聞訊前來弔唁、哭別、送靈者盈堂塞途,備極哀榮。10月21日,先生“三七”紀念日,感於先生尚存遺著未及出版,周夫人序珊女士提議遵先生《閒來無事幾本書》所擬“書稿內編或待印”存目,編纂出版《周時奮文存》,眾皆回響,遂成立《周時奮文存》工作室。工作室先後假座天一閣秦祠、慈城儒風雅院、寧波大學等,就文存的內容整理、歸類分集、編輯分工、編務要點、出版聯絡等進行多次商論,達成共識,繼之付諸實施。
據《閒來無事幾本書》著錄,先生生前已經出版有《屋檐聽雨》、《一半秋山帶夕陽》、《隨風飄散》散文集3種,《文藝復興三傑畫傳》、《梵谷畫傳》、《畢卡索畫傳》、《徐渭畫傳》、《八大山人畫傳》、《石濤畫傳》、《揚州八怪畫傳》等畫傳類7種,《中國歷史十一講》、《重讀中國歷史》、《歷史之美》、《穿越中國歷史的時光隧道》、《創世紀20章》、《地中海的秩序》、《走向統一的帝國》、《市井》、《十大農民起義》、《國學概說》等文史類10種,《寧波老城》、《寧波老牆門》、《寧波老俗》、《活色生香寧波話》、《話說鄞州》、《風雅南塘》、《錢湖經緯》、《一座新城的序章》、《鄞縣誌》、《天童道上》、《上海城市旅行筆記》等地方文化類11種,《金融道》、《把錢貸給誰》、《陽光道上》、《杉杉關鍵字》等工商類4種,《佛陀拈起的那枝花》、《詩情湖西》、《風雅南塘》(線裝本)、《聽雨齋殘畫集》等自印本6種,其中有些著作尚有多次印刷及台灣版、韓國版。
此次編纂出版的重點為先生寫就而未出版的書稿、文章和博物館陳列大綱等,書名也按《閒來無事幾本書》中所擬定的“書稿內編或待印”而出:《冷月銀河》、《書頭篇尾》、《故土家國》、《中國最空間》、《鋪陳文明》、《回到原點》。
考慮到《屋檐聽雨》、《一半秋山帶夕陽》、《隨風飄散》初版至今已達十餘年之久,存世稀少,書市難覓,故此次予以重版,書名、框架結構不變,只在文字上作校對技術處理,版式裝幀上略作改變,以求《文存》的總體風格統一。緣此,《周時奮文存》共分9集12冊,共約230餘萬字。
先生閱歷豐富,博聞強識,勤于思考著述,著述內容廣泛、涉及學科眾多,故此在編纂過程中按工作室各位同仁所長予以分工,然後統一審讀。期間,得到先生生前各界好友(包括未曾謀面而景仰先生的人士)的鼎力支持,或送樣書,或供稿樣,或來電話、簡訊、電子郵件提供信息……工作室同仁感動於此,也更兢兢業業,務求完善。
《周時奮文存》的《故土家國》和《鋪陳文明》得到了寧波市鄞州區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並由鄞州區圖書館資助出版。其他諸集則得到華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大學建築工程與環境學院、上海融至道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寧波漢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通力支持,並蒙汪建明先生、丁魯先生、張亞敏女士、周芳女士傾情資助出版。對此,周夫人偕工作室全體同仁深表謝忱!
在周時奮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即將到來之際,《周時奮文存》終於出版了,工作室全體同仁略感欣慰的同時,越發懷念先生。由於時間緊迫,水平有限,《周時奮文存》的編纂中肯定存在諸如文稿遺漏、校勘不嚴等問題,敬請讀者諸君不吝賜教,以便再版時改正。
《周時奮文存》工作室
2013年6月10日,歲次癸巳年五月初三日

序言

生活中的許多人事,當經歷的時候,恩恩怨怨、悲歡離合、好強任性、忍辱負重,天下莫此為大,時間一過回頭想想,其實有許多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而有些當時只當雞毛蒜皮、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過後想來,倒有些意思。沒意思的讓它隨風飄散,有意思的能記上幾筆,免得它隨風飄散。但是,如果只是我自以為是有意思的,它最終還是沒有意思,最終仍然會隨風飄散。
以前,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年輕時看山,山是山;年長時看山,山不是山;老年時看山,山又成了山。”這不是一般的繞口令,細想想,充滿人生深邃的感悟。確實,我眼前的山又漸漸地清晰起來了。
這些天,我忽然有了一種很特別的感覺,仿佛我已經到了應該清理自己遺產的時候,應該為自己身後的事情作些合理安排的時候了。如何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呢?我不清楚。這可能就是世紀末的一種病態心理。我屬於完完全全地由20世紀文化滋養和薰陶出來的一代人,20世紀給予了我們這一代人以非常豐富的經歷,也給予了非常豐富的體驗。但是,我們這代人的最大特點就是不願意或不善於表達自己心中的這一種體驗與感受。在我們的上一代人中,有許多是熱血澎湃地表現過群體意識的志士仁人,在我們的後一輩人中,也有許多是頑強堅決地表現著個體意識的自由自識之士。唯獨我們這一代,往往金口難開。這代人基本的人生經歷與共和國相伴,常有人用“風風雨雨”四個字來概括我們的這一段共同的經歷。風風雨雨,是一種客觀的描述,又是一種主觀的體驗,那種只有經過風風雨雨的人才有的體驗。不談也罷,讓一切飄散在風中。
生活中常常有這種現象,越是經歷豐富複雜的人,他的人生態度就越幽默。見怪不怪,揶揄之,調侃之,自嘲之,一笑了之。這基本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特點,我屬於他們。我想起30年前的事,那時正年輕,熱血沸騰,大有捨身成仁的豪邁氣概。仿佛就在眼前,就在昨天。然而,人生的列車畢竟在一個個小站前倏然而過,沒有留下一聲長嘯就快到達目的地了。我想這時候,如果在真的列車裡,廣播裡一定開始提醒:“旅客們,請別遺忘個人物品。”
其實我並沒有什麼值得清理的“個人物品”。在可以創造和積累財富的年齡,卻不是時候,到了可以創造和積累財富的時候,卻過了這個年齡。萬事成蹉跎。當然世界上並沒有如此輕鬆的事兒,我也只不過這樣說說“酸葡萄”而已。但是,實際上我確實沒有任何可以稱道的物質遺產,精神上的也沒有,如果有幾篇歪文也算,那就是我的大幸。於是就敝帚自珍地關注起原本隨便玩玩的塗鴉。我決定整理我的文章,不管它是否有價值。年屆半百,身後留下的如果真的只有還確定不了價值的幾篇小文章,這一生也實在是太悲哀了一點。其實也未必能留下。這就想到了三十幾年前背誦過的毛主席引用的司馬遷對生命的一種評價:“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輕於鴻毛的生命,最終隨風飄散。
這是我的第三本散文集子。這之前,我將1994年前寫的輯成一集,稱之為《屋檐聽雨》;1995—1997年的小文章,輯成《一半秋山帶夕陽》。這集裡的基本上是1998—1999年。當然也有一些不屬於這一時期。這些都無關緊要。因為一切屬於可以隨風飄散的東西,你把它撿起來、攏起來,最後一陣風起,還是被吹飛飄散的。多少有價值的思想成果和藝術作品,都在歷史的陣風中飄散了,有的已經無影無蹤。誰還敢談不朽,誰還敢談遺產?但是,任何人都會允許一個英雄氣短的人也有機會體驗一下卑微的成就感。
我忽然想到了小時候,想起了在每一次玩耍以後都要整理一次自己的玩具,這是一個好孩子應該養成的好習慣。那么,我的寫作,就僅僅算是為了自己的好玩,也該到整理玩具的時候了。不然,就會隨風飄散。
1999年5月1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