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周凱及其武當紀游二十四圖》,富陽市政協文史委編,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年版。周凱(1779---1837),字仲禮,號芸皋,富陽縣城宜家弄人。為宋著名理學家周敦頤後裔。
道光二年冬,周凱放任湖北襄陽府知府。當時襄陽府轄六縣一州,土地肥沃,但百姓仍貧困,便首倡種桑養蠶,派人到浙江採購桑苗8000餘株。不幾年,襄陽絲綢作坊星羅棋布.百姓富裕,安居樂業,對周凱感恩戴德。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谷城水災,周凱親察災情,賑濟災民。又發動民工疏竣高陽池,受益農田千餘畝。且在池邊植桃、柳,建亭館台榭,成瀏覽勝地。襄陽百姓文盲眾多,周凱嘔心瀝血,創辦義塾80餘所,自捐官俸印刷啟蒙課本,分發各所義塾,使貧寒子弟得以免費入學。
周凱在襄陽任職近四年,常微服私訪,“求時事之興廢,考前人之得失”,著成《襄陽雜識》。離任前則將已辦而未完成,以及後來亟須辦理諸事輯成《襄陽必告錄》,交接任官吏和當地百姓。
周凱工詩,以抒性靈、通諷喻為主;精繪事,山水渾雅蒼秀,師承元、明,繪有《武當紀游二十四圖》,為傳世名作;著有《內自訟齋文鈔》、《內自訟齋詩鈔》、《襄陽詩集》、《均陽紀游詩》、《高陽池修禊詩集》、《富陽先正古文選》、《富春雜識》等。
關於周凱的作品,本人曾著意收集,至今收效甚微。《台灣文獻叢刊》第82種《內自訟齋文選》偏偏僅選其“涉及台灣部分,共收文二十七篇。”雖然《光緒襄陽府志》中周凱的文字不少,但讀起來不甚清晰,還需校對。
本書:“圖凡二十四葉,幅不盈尺。”是周凱離開襄陽後的“追憶舊遊”之作。每圖後各副以詩,或一首或數首。圖詩壁合,頗稱我意。書前有周凱《武當紀游二十四圖序》一文,說明此次武當之行的原委 :“余守襄陽時,每歲會巡於豫楚之交。經武當山麓,以山勢峻削,艱於登涉,未遑游焉。乙酉(1825年)冬,會巡事畢,返乎均州。聞輿人竊語,謂余忤靈官,不敢入山。(聽轎夫小聲說,因為我得罪了武當山的靈官,所以不敢入山)”原來,當年九月初一,有人在武當山墜岩身亡,道士便妄言其人不乾淨,是被靈官鞭死的,訛傳到襄陽,變成了死者數百人,周凱派人調查,但調查者也受道士愚弄,匯報如前所聞,周凱又發公文詢問均州牧,州牧亦和之。於是周凱派巡檢錢垿,授以瑣封並說:“靈官無故殺人,其罪宜抵,看見的人請即出來作證。”因為周凱從來沒有被鬼神之事所惑。果然錢垿經查訪,死者僅一人,且無人敢作證。準備瑣封靈官,州牧說情。於是浮言登息。此時周凱聽轎夫如此說法,便“乘竹兜取道入山”。很快,周凱被武當山風景所折服:“琳宮紺宇,雕闌曲磴”“非復人間矣。”“而怪石聳列,懸崖倒垂,神工鬼斧莫喻其巧。”並即興作“靈官詩”題壁上“以問道士,道士噤不敢出聲。”後來在廈門(為官),“念及恍焉心目,因作武當紀游二十四圖,三越月而成,補詩若干首,翻感靈官惠我,得成吾游。”
另外,本書附錄較豐富,有“勸襄民種桑說(三篇)”“種桑十二詠並序”,“飼蠶十二詠並序”,可與《光緒襄陽府志》中周凱的文字校對一番,
據《芸皋先生自纂年譜》中:“(道光)三年,癸未。年四十五。。正月十六日,抵湖北省。二月十三日辰時,接印襄陽府任事。七月二十五日丑時,子襄才生。十月,重建校士館,勸民種桑。”他還有一個兒子叫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