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革命之後

內容介紹

《告別革命之後-後新時期文學場域觀察》,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ourdieu)的研究給80年代的文學社會學研究引進了新的視野。布爾迪厄把文學製作和文學接受劃在一個所謂的“文學場域”(literaryfield)之中。個體(作者、文學代理人、評論家等等)和其他機構(出版社、書店、文學界等等)是“文學場域”的主要活動者。作品的製作是以參加創造和出版過程為主,他們主要負責物質性製作。

作者介紹

1976年生於黑龍江省肇東市。2006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2009—2011年在廈門大學中文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當代文學批評與當代文化研究。近年來在《文學評論》、《學術月刊》、《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日報》等報刊轉載、摘編。多次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研究計畫曾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

作品目錄

只能如此(代序)上編文學觀念的轉型與生存空間的變換論“後朦朧詩”語言觀念的生成“後朦朧詩”語言觀念局限分析論九十年代詩歌的現實性與中國性生長與變異:論九十年代小說的走勢消費意識形態及其對“文學性”的徵用語文教育中的“文學性”:失落與重塑現代化進程中鄉村文化的命運中編批評範式的重構與話語空間的拓展王朔:切入文學批評的民間立場南帆:尋找文學批評的歷史能動性季紅真:探究作家的“文化—心理”結構吳思敬:再造詩歌批評的“可信度”張柱林:穿行於文學與現實之間黑龍江當代文論:歷史與當下重建文學批評的現實維度中國當下民族主義話語的困頓下編局部的美學博弈與信念生產翟永明:一個不知所終的孤獨個體阿成:都市日常生活空間的再發現冬天的心境:對十二位詩人的隨意閱讀《報告政府》:對小說可能性的再次探尋《女鄉長的湖泊》:直面鄉村社會的困局《絕情》:跳出“庸俗”的循環《疾風》:重新介入歷史的複雜《故鄉》中“失語”現象的當下重釋附錄間歇期的沉穩——世紀交會中的一次長篇小說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