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歷
幼年成長經歷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五日(1842年7月12日)早晨,呂海寰出生在萊州府掖縣(今煙臺萊州市)西關糧食市一個沒落的低級幕僚家庭,家道中衰。其祖父呂書城書雖然勤苦,但屢試不第,中年以後外出遊幕。喜好扶危濟貧,故“作幕一世,毫無積蓄”。呂書誠有4個兒子,長子、次子早逝,三子不務正業,小子即呂海寰的父親呂晉險。呂晉險(1813--1869年,字荊西,號筱卿),長期在外謀生,先後游幕江西、浙江、廣西、陝西等省,以教讀為業。他為人忠厚,“凡貧苦朋友來告貸者,往往典衣節食以濟之”。長期在外,“足跡幾偏天下而不名一錢”。呂晉險育有兩子,長子呂曦寰(1840-1894年,後改名該寰,字仙舫),次子即呂海寰。1844年呂晉險外出遊幕時,呂海寰只有3歲,母子三人相依為命,歷盡艱辛。
呂海寰自幼聰慧異常,但時常患“氣厥”之症,每年至少出現一二次,故7歲時尚未人學,8歲才開始讀書。最初與其兄同在街北劉煥章宅內從當地塾師羅文溶學習,同窗共7人。1851年其母延師在家書房內授業,讀至《詩經》。是年農曆8月間,72歲的呂書誠自外游幕回到故鄉。呂書誠繼承了世代書吏的家學傳統,每日能用蠅頭蠶尾小楷寫萬餘字。他將自己游幕各處的檔案等抄寫成峽,取名《衙齋巢賞》,共10冊。他還抄有《東華錄》、《西域聞風錄》、《唐詩》等書。從這年冬天開始,呂海寰兄弟即在其祖父的指導下讀書。呂書誠望孫成龍,對兩個孫子“期望甚深,故督責亦甚切”。他每天“隨講隨讀,同桌吃飯,不準偷閒遊玩”,夏天還要增加夜課。課讀之暇,經常選摘《大清一統志》內詩文另用別本錄出教授,以擴大視野。他看到呂海寰資質尚聰穎,每天另外增添4頁(每頁20行)生書。在呂書誠的嚴格要求下,呂海寰讀書“工夫頗見進境”。1853年,呂海寰與其兄同時開筆作論。幾個月後,他就開始攻讀八股文,作六韻詩。1854年,12歲的呂海寰剛讀完《五經》就“髮辮紅頭繩,曳繡花履”,參加童子試,結果被“邑侯拔置前列,府試亦在20名前”。雖然在當年的院試中落選,但“見者無不以大器許之”。
就在呂海寰準備科舉考試的關鍵時刻,其祖父卻病倒了。加上在外謀生的父親已不能“按時寄銀養贍”,“家道益窘”。呂海寰雖年幼,亦頗知度日之艱,看到母親“挖肉補瘡,備嘗艱苦,心實傷之”,已不能專心攻讀。1856年,兄弟二人被迫輟學,不得不謀升斗之需。呂流寰在家為蒙童師。14歲的呂海寰則在青龍觀替其族舅李化南先生教義學,每月可得餬口之資。李氏擔心他們學業半途而廢,就與當地名士宋星搓(諱漢)先生聯繫,呂海寰得以跟從看課。在宋先生加意訓導下,呂海寰開始用力於大家制藝,參加“考書院,亦往往得高列,所得獎賞悉心奉母”。然而,禍不單行,就在其祖父去世後不久,李氏也因操勞過度而患上“不寐之症,備夜頭汗不止,而頸以下無汗”。這使他們本來就十分貧寒的生活更加艱辛了。母子三人只能依靠兄弟二人微薄的教讀收人來維持生計,而二人每年所得束修之資,僅有制錢30串。其生活之艱辛程度即可想而知。1860年,風傳英法聯軍要進攻萊州,警報不斷,人心惶惶。李氏的病情急劇惡化,於1861年1月31日去世。不久,捻軍勢力發展到鄰縣濰縣,掖縣又一次人心大惶,謠言四起,一日數警。掖縣知縣許乃恩聯合當地紳商興辦團練,呂海寰兄弟即參加團練,司筆墨事。後來,由於掖縣實行堅壁清野,凡居關廂者均移居於城內,兄弟二人只得連夜匆匆將其母親掩埋。呂海寰與其兄嫂一起到城內大舅父家磨坊暫時借居。兄弟二人晝夜巡城,每‘舊只得百數十文,賴以生活”,苦不堪言。在捻軍退出濰縣後,其家內什物已被洗劫一空。兵荒馬亂之後,上學的人很少,呂滾寰在家書房內招蒙童數人教讀,“每日不過制錢兩弔文而已”。呂海寰則因晝夜焦勞,右腿生出惡瘡,接著又接連病瘟,竟臥床一月有餘,後在其嫂侯氏的精心護持下方得以痊癒。
早在海寰5歲那年,李氏為其聘定其次舅李同熙之女乃心為妻,後因家貧迄未成禮。鹹豐十一年(1861)年底,為度歲祭祀,海寰向其族叔呂十爺借“五供”(銅或錫制的蠟台、香爐等)一份,用後因一時手邊窘迫,將五供質於當店,轉年上元節籌措得錢赴當店贖取,當店誣指該物為盜贓,送交縣署究辦。實際是李同熙嫌呂氏家貧,意圖悔婚而勾結呂氏及當店主等合謀誣陷,構成罪狀以為悔婚之藉口。後經縣學生員具保始釋。年已20的呂海寰決意離家赴京謀生。臨行前,其未婚妻李乃心送來首飾一包,助其資斧,並誓言從一之志、決不悔婚。
1842-1860年是呂海寰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在家鄉的艱苦生活,使呂海寰養成了積極進取、吃苦耐勞、求真務實、正直誠信等優良品質。
政界成長經歷
1862年初呂海寰到北京,在東四牌樓四條胡同一齊姓人家設帳授徒,學生三人。由於齊家本不富裕,“每月供撰亦只家常便飯”,“束修當十錢拾婚”。秋冬時齊家又代為延致學生數人,每月收人增加到20餘緒。呂海寰將束修所得全部交給父添補用度,自己僅以所補底子錢零用。他一面教讀,一面“重理舊業,發憤讀書,朝夕不逞”。
翌年2月,呂海寰以童生資格取得了順天府大興縣縣籍。從此,他讀書更為勤奮,“致力於制藝試貼,晝夜不敢稍懈”。自3月起至6月,每日早晨,作文一篇,詩一首。白天授徒。晚上用功讀書。當時,齊家只有一盞燈,即使裝滿油也只能用到半夜。他便每晚10點鐘以前不點燈,默誦制藝40篇後再點上燈火,讀文看書,直至雞鳴時分油盡燈滅為止。黎明以前即起身,作文一篇後天始亮。開始時因用力太猛,往往見太陽即覺昏暈,後徐徐用力才稍有好轉。呂海寰學習勤苦,日起有功。當年夏參加府試,名列第一。順天府府承卞寶第(字誦臣,揚州人,後官至閩浙總督)對其大加褒獎。後因當地士人的反對,降為第三。於是,呂海寰文名大起。同年冬,參加院試,學台汪嘯落在閱卷時評價“出語出凡,定是大器”。結果,呂海寰以第五名的成績取得大興縣學資格。但例有學規(即學費),後經再三磋磨,降為銀錢10兩。即便如此,呂海寰還是付不起,最終仍是友人幫助墊付才得人學。呂海寰人學之後,與慶營、陳錢、禧增、邵海航等人交往密切,時常在一起切磋文學,進步很快。1864年,呂海寰參加了順天府鄉試。由於初次下場,不諳規矩,亦無熟人指教,一應書籍、片竹只紙都未敢帶進場內,他還聽說場中有飯有粥,足敷飲食之需,不知全是具文,頭場考試中竟餓了三天。出場後,當他挨到距貢院僅有五六里路的萬壽寺時已到二更天了。這次鄉試呂海寰雖然落第,但是取得了備薦資格。
同治四年(1865)正月,呂海寰轉至城外炭兒胡同的潘秋水(浙江人,時為低級武官)處教徒,學生三人。潘家“景況甚窘,束修競不能按月致送”,但“館待甚有禮數”。呂海寰看到他們萬分困苦,不忍辭館。5月間,在北京設帳授徒的父親因患腦充血導致半身不遂。雖延醫治好,而步履艱難。呂海寰只得將父親護送回籍養病。是年6月,呂海寰回京參加歲考,經學台龐鍾璐閱卷,取列一等第20名。至秋間補增廣生。稍後,他與陳樹庭等結文社,聘請績學之士李夢九(字延齡,壬戌舉人,門徒甚廣,以嚴厲著名)批課。1866年,潘家為生活所迫遷至大馬神廟,幾有容饗不繼之勢,已無支付學費之力。但是,呂海寰看到他們禮節周到,學生也依依不捨,還是不忍辭去。他自己只能依賴考書院、考國子監所得膏火獎賞作為日用之資。直到潘家衣食無著,實在無力延師時才離開。1867年,呂海寰移館至前門外觀音寺胡同觀音廟內西廂。不久,聽聞玉碟開館,即辭館與熟識之方淪洲同赴謝姓經承寓內傭書。初繕副本,後繕正本。每千字二千文,每日可寫3 000字,足資餬口。他早晚仍攻舉子業。不久,府學來送信,凜生缺出可以敘補。因手內空乏,使費無出,呂海寰打算鄉試後再呈請補察。所以,在他上交吏部的親供履歷中仍寫為增廣生。
是年,呂海寰第二次參加鄉試。此次順天府鄉試的主考是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保賈禎、協辦大學士工部尚書瑞常、工部尚書愚謙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軍機大臣汪元方。呂海寰所在第九房房師是戶部山東司郎中軍機處行走方熊祥(字子望,浙江仁和縣人,鹹豐癸丑進士)。三場考試時間分別是1867年9月5日、8日、11日。第一、二場考四書五經,第三場考策論。策論共有五題,其內容分別是:第一問,本學術以闡明治術之體用;第二問,述經史以發現致用之人才;第三問,究史學以預備“三長”之鱗選;第四問,聶考課以講求吏治之政績;第五問,稽來果以經濟養民之善政。這次鄉試呂海寰頗感順手,做策論時更是得意,到12日午後,五道策均脫稿。不意在謄寫過程中一時失於檢點,竟將第四道題答案末遺寫“添注塗改(拾捌字)七個字,而該卷尾只剩5字之空。根據場規,只有將數目字註明才不為犯規。他絞盡腦汁將“添注”二字旁寫,格中寫“無”、“改”“拾捌字”,恰好是5字。終於順利交卷。其房師的批語是:“第一場:首先,氣遒筆煉,法密機圓;(其)次,酌斟飽滿;(第)三,馭題有法不懈而及於古詩工。第二場:香皇典麗,華貴雍容,詩禮二藝頓挫抑揚,尤極蘊籍之致。第三場:斷制謹嚴,議論確實,足證面壁功深”。出榜後,中266名舉人。經保和殿複試,欽取一等第七名。與楊儒、英瑞、李鴻彬、巴圖隆阿、吳燮臣、李鶴亭等15人為同門。
呂海寰中舉後,在管帚胡同張姓人家宅內設帳授徒。翌年參加院試落第,從此,困於科場。1868年夏,他回籍省親,立旗懸匾,並迎娶表姐李乃心。一時間賀者盈門,嘉賓絡繹不絕。這時,鹹豐年間發行的庫鈔因無信譽形同廢紙,但作為捐官上稅,尚可當做現銀交納。呂海寰友人樊某在戶部任京垂,家中庫鈔很多。他建議呂海寰用其庫鈔捐官。1869年7月間,呂海寰便以檢選舉人資格納資捐了主事。是年秋,父病段,呂海寰回鄉將父親安葬完畢後即返京,繼續教讀生活。
1861-1869年是呂海寰成長曆程中的重要階段。從取得順天府戶籍,到中舉、捐納主事是呂海寰發奮讀書和友人幫助的結果,也是其一生重要轉訢之一。它不僅使其逐步擺脫了貧寒的教讀生活,也奠定了晉身清末政界的基礎。
創業經歷
時逢日本強迫清政府擬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草約,他將“洋貨照完半稅”改為“照完正稅”,“準日人在通商口岸城鎮運貨設行棧”改為“通商口岸之城鎮”,等等,密報總署,在儘可能的情況下進行了救。泰安、江陰兩教案及英國輪船以在台灣被扣留檢查為由要求賠償損失一案均處理得有理有節,中外欽服,遂以善辦外交聞名。光緒二十三年,李鴻章專薦呂海寰為駐德國、荷蘭大臣。二十六年,德使克林德向巡街清兵開槍被自衛清兵擊斃,德國大嘩。不少駐德公使勸他逃離柏林,可他始終堅守職位,凡是涉及國體主權方面的事情都據理力爭,毫不妥協。《辛丑條約》簽訂後,呂海寰極力斡旋,方使赴德“謝過”的清使醇親王免行跪拜之禮。回國後督辦津浦鐵路,阻力重重,舉步維艱。呂海寰苦口勸導,解決了浦口站之濼口橋兩大關鍵問題,使鐵路順利通車。
從事社會福利事業
呂海寰任常鎮通海道時即曾致力於社會福利事業,如創設保嬰局、京口救生會,開浚荷花塘船塢等。二十九年十二月(1904.2),日俄戰爭爆發。此時,工部尚書呂海寰正在上海任會辦商約大臣。他與同任商約大臣的工部左侍郎盛宣懷和駐滬會辦電政大臣吳重熹邀約上海官紳和各駐滬機構代表共同協商,於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1904.3.10)正式成立了“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此為中國紅十字會之始。該會屬慈善性質,由中、英、美、德、法五個中立國合辦,直接目的在於救護日俄交戰雙方傷兵及東北戰地難民出境醫治。日俄戰爭兩年間,共救護46.7萬餘人出境。光緒帝曾發上諭,“頒發內銀十萬兩”作經費,以為褒獎。三十三年,“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改名為“大清紅十字會”,呂海寰任會長。次年,呂海寰為中外總董等辦事人員制發了分金銀銅三等的雙龍紅十字佩章和憑照。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正式委派其副手盛宣懷為會長,並頒發關防。辛亥革命爆發,清廷又改派呂海寰出任會長,會同總董沈敦和、福開森辦理戰地救護事宜。其間大清紅十字會改為“中國紅十字會”,於十月廿五日派出醫療隊馳赴武漢。武昌一役,治療傷者數千人,掩埋屍骸8000餘具。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孫中山批准中國紅十字會立案,2月正式獲得承認。10月,政府以袁世凱總統令形式任命呂海寰為中國紅十字會會長。此後,呂海寰領導紅十字會在國內主要進行救災事宜,如1912年浙江水災,1917年皖北大水,1919年蘇、浙、皖、鄂水災的救、醫、賑,均成績斐然。
加入紅十字組織
早在紅十字會初創時期,呂海寰即為中國加入國際紅十字組織多方奔走,1904年8月12日,日內瓦萬國紅十字會會長、副會長聯名具函,言中國入會一事業已成就,瑞士聯邦已按照萬國公例布告在約各國。但最終未予正式承認。在呂海寰的不懈努力下,1912年1月15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正式通過承認中國紅十字會。1919年7月8日,中國紅十字會正式加入各國紅十字協會(現稱紅十字會與紅新月國際聯合會)。此後,呂海寰領導紅十字會積極開展了國際救濟活動。1914年捐款救濟歐戰難民和日本鹿兒島地震難民,1920年8月救助俄屬廟街2000餘名避難華僑和駐外領事、軍艦,都贏得國際社會的一致讚譽。1920年9月,年事已高的呂海寰辭去了會長職務,仍被公推為名譽會長。此後定居天津,1927年1月病逝,享年85歲。次年歸葬家鄉。著有《奉使金鑒》60卷、補輯40卷,《庚子海外記事》4卷。
人物年表
1842年7月12日出生於山東煙臺。出身貧寒,幼讀私塾,後為生活所迫去順天(今北京)大興縣謀生,清同治六年(1867)中舉。
1883年4月,得主考官、協辦大學士兼總理 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李鴻藻賞識,從此涉足外交事務,後擔任清政府兵部員外郎。
1894年,他任江蘇常(州)鎮(江)通海道道台。
1902年,呂海寰、盛宣懷在上海與各國議定《商約》,成為中國商業法律的開拓者。
1903年,呂海寰、伍廷芳奏請推廣官報獲準,於是各省紛紛創立官報。
1904年3月10日,在他的主導下,創立中國紅十字會的前身---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隨之,紅十字會分會迅速遍布全國各地戰亂中,紅十字會在各地冒著戰火硝煙,掩埋無數屍體,救助著災難中的民眾,當時叫做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總書記李提摩太。經呂海寰聯絡,中國紅十字會加入了世界紅十字會組織。呂海寰一直關心和操辦中國紅十字會的工作,起到了中國紅十字會的領導和負責人的作用,成為中國紅十字會的奠基人之一。
1909年,呂海寰、吳重熹會奏中國紅十字會試辦章程(六條),請旨立案。
1910年6月5日,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改名大清紅十字會。
1911年10月25日(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起,清廷派呂海寰為大清紅十字會會長兼任慈善救濟會會長,並派沈敦和、福開森(美國人)為總董,將大清紅十字會定名為中國紅十字會,會同辦理(辛亥革命)戰地救濟事宜。
1912年9月30日(民國元年),在上海召開全國第一次會員大會,制定會章並組織常委會,選舉常議員34人。公舉中華民國大總統、副總統為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正、副總裁。呂海寰為正會長,沈敦和為副會長兼常議會會長,江紹墀為理事長。
1920年9月辭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職務,擔任名譽會長。呂海寰後來擔任名譽會長,1924年辭官到天津定居,1927年1月病逝,享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