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3年聘為副教授,1997年獲聘碩士生導師,1998年底在職博士畢業。
1994.3-1995.11受中國國家教委派遣援非任教於蘇丹喀土穆大學地質系;
1999年9月赴加拿大工作、學習;
2002年9月起長期受聘於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任地球科學系教授。
主要貢獻
先後在下揚子地區、滇黔桂地區、阿爾金地區、青藏高原、內蒙古西部、赤峰、遼西、冀東北、山東等地進行過沉積盆地構造演化研究以及第四紀冰川地貌研究。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加拿大西海岸進行過多次野外實地考察。參與完成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橫向石油地質課題6項,其他課題5項,已發表論文50多篇。
主持項目
2008-2009,“白雲鄂博鐵礦深深部找礦項目”合作課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承擔的西部開發課題之子課題,橫向;
2008-2011,“冀北、遼西地區陸相侏羅—白堊系地層對比”,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縱向;
2008-2011,“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地貌研究”,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縱向。
出版著作
[1] 呂洪波. 在高校低年級實施雙語教學的體會。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Z1: 127-130.
[2] 呂洪波. 編寫《地球科學概論》雙語教材的體會.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7(2007年全國雙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專刊):190-192.
[3] 呂洪波. 論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的探索.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Z:139-141.
[4] 呂洪波. An Outline of Earth Sciences(高等學校雙語教材). 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 2006.
[5] 呂洪波. 魯西古生代碳酸鹽岩中的垂直縫合線及其在華北板塊構造演化中的意義。地質論評,2009,55(4):473-483.
[6] 呂洪波,章雨旭. 壺穴、鍋穴、冰臼、岩臼等術語的辨析與使用建議. 地質通報, 2008, 27(6):917-922.
[7] 呂洪波 ,朱曉青,楊超,黃蝶芳,張成鳳,張林. 山東新泰野外露頭發現下古生界含油碳酸鹽岩. 地質論評,2008,54(2):252-257.
[84] 呂洪波 ,任曉輝,許民,歐陽江城,,壺穴差異風化或風蝕作用成因質疑。地質論評,2008,54(2):192-198.
[9] Lu Hongbo,Yan Shiyong, and Zhang Yue. Quaternary glacio-erosional landforms in Laoshan Mountain and their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Jiaozhou Bay, Qingdao, east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7, 25 (2): 139-148.
[10] 呂洪波,2007,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中“火山彈”與“噴氣錐”景點定名商榷。地質論評,53(3):383-388.
[11] LU Hongbo, ZHANG Yuxu, ZHANG Qiling, XIAO Jiafei, Earthquake-related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soft-sediments and their constraints on the basins’ ectonic evolution.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06, 80 (5): 724-732 (Sci.收錄) .
[12] 呂洪波,任曉輝,楊超.赤峰等地第四紀大陸冰川的地貌證據. 地質論評,2006,52(3):379-385.
[13] 呂洪波,章雨旭,張綺玲,肖國望. 內蒙古白雲鄂博東南黑腦包腮林忽洞群發現地震滑塌岩塊. 地質論評,2006,52(2):163-169.
[14] 呂洪波,楊超. 山東新泰青雲山發現第四紀大陸冰川遺蹟。地質論評,2005,51(5):608。
[15] 呂洪波,章雨旭,肖加飛. 貴州貞豐中三疊統關嶺組中Chirotherium—原始爬行類足跡研究。地質學報,2004,78(4):468-474.
[16] 呂洪波,章雨旭,夏邦棟,方中,周偉明,彭陽,吳智平,李偉.南盤江盆地中三疊統復理石中的同沉積擠壓構造----一類新的沉積構造的歸類、命名和構造意義探討. 地質論評, 2003, 49(5): 449-456.
[17] 鄭元, 呂洪波,章雨旭,王敏,孫闖. 山西黎城中元古代砂岩層面多種痕跡特徵及成因初析。地質論評,2009, 55(1):1-9.
[18] 章雨旭, 呂洪波,張綺玲,喬秀夫. 微晶丘成因新認識. 地球科學進展, 2005, 20(6):693-700.
[19] 吳智平,李偉,鄭德順, 呂洪波.霑化凹陷中、新生代斷裂發育及其形成機制分析。高校地質學報,2004,10(3):405-417.
獲獎記錄
教學獲獎
1989年,全國首屆普通高校教學成果特等獎(普通地質學,參加人之一);
1989年,南京大學首屆櫻松獎(優秀青年教師獎,個人獎);
2008年,“地球科學概論”(雙語),山東省高等學校精品示範課程,排名第1;
2008年,《地球科學概論》(英語),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排名第1;
2008年,“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優秀指導教師”,中國石油大學(個人獎);
2008年,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屆大學生科技節“優秀指導教師獎”,青島市開發區(個人獎)。
科研獲獎
2009年,首屆全國野外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獎,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1989年,江蘇省科技進步獎,江蘇省,排名第2;
1993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