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柳蔭

呂柳蔭

他熬的膏滋,一拉成絲,滴水成珠。熬膏先生呂柳蔭的旗黃膏熬制工藝,屬於鹹寧非物質文化遺產。

呂柳蔭-人物經歷

熬膏先生呂柳蔭的旗黃膏熬制工藝,屬於鹹寧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傳承發掘傳統膏滋獲得很多老中醫的大力支持,通過30年臨床工作中摸索總結出的經驗,鑄就了膏方靈魂,使中藥膏滋走進了尋常百姓家,造福社會。

呂柳蔭呂柳蔭

呂柳蔭 ,1970年以學徒的身份被招工進入中醫院。那個年代正是國家經歷“文革”的時候,中醫院失去了很多非常優秀的專家、藥劑師,到了文革結束後,因為青黃不接,人才斷檔,所有老的一批藥師只好頂在工作崗位,也正是這個特殊的時期。

80年代,呂柳蔭開始上陣頂前輩重要的崗值,那個時候也迎來了中醫藥高速發展的時期,經濟開始活躍,進出口貿易也開始發展起來。

90年代後,中醫中藥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西藥抗生素、激素類大量的運用,焦躁不安的中國人的離中醫越來越遠,這段時期,呂柳蔭選擇了堅守,中藥產業化也在蓬勃發展,逐漸替代了很多傳統手工工藝,他始終不忘初衷,在技術上,學術均有很大的沉澱與突破。

2010年,呂柳蔭到了退休的年齡,由於現代炮製工藝的運用,再加上大專院校教育上也是以現代工藝為教育基礎,一大批中醫傳統工藝後繼無人,這一點呂柳蔭非常著急。跟著類似的很多,比如中國很多傳統技藝中的雜耍、刺繡、雕刻、民族畫、皮影戲等等。如果沒有人來繼承,很多悠久歷史的傳統工藝即將面臨失傳。再不搶救性發掘和傳承,我們將永遠失去幾千年祖先留給世人的瑰寶,多么令人心痛啊。老的工匠技師很多都駕鶴西去,拜師學藝的人非常少,剩下的老技師已經比大熊貓都珍貴。中醫留給世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眼看要傳承斷代。

2012年開始,他四處奔走,與很多有識之士廣泛接觸,最終在通山成立了傳統的膏滋基地,這也是他最擅長的一塊,雖然目前只做膏方,用他的話說就是,傳承了的總比失傳了好,即使我只是搶救性發掘了一塊。

呂柳蔭-熬膏理念

呂老先生說:“好膏滋必須照幾百年相傳的古法熬制,12小時浸漬,3道提取,4次濃縮,48小時化膠,文火3次熬煮,武火快速收膏,經過選、制、洗、泡、煎、秘、濾、收等8道繁瑣工序”,經過“八繁之功”熬制的膏方一拉成絲,滴水成珠,夏天掛旗,熬好的膏滋顏色透亮,無任何雜質,放置兩年不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