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家莊社區居委會

2004年7月,呂家莊村改為呂家莊社區,有居民267戶,人口690人。 招商引資、發展民營企業是社區經濟發展的重點,1990年以來,先後投資1000萬元在青威公路東側建立了占地80畝的工業集聚區。 2004年,經濟總收入8378萬元,人均收入6194.2元。

社區由來

元末明初,呂氏由雲南遷至即墨南關。明崇禎年間,六世祖在大北曲置莊子地60餘畝,其子與大北曲紀氏聯姻。明末清初,呂氏八世祖遷至大北曲所置莊子定居,故名“呂家莊子”,清末易名呂家莊。

政區人口

位於街道駐地東4公里,青威公路與正陽路交會於此。東鄰大北曲前社區,西靠小北曲社區,南連大北曲西社區,北與仲村、百埠莊接壤。總面積0.6312平方公里。2004年7月,呂家莊村改為呂家莊社區,有居民267戶,人口690人。

經濟狀況

招商引資、發展民營企業是社區經濟發展的重點,1990年以來,先後投資1000萬元在青威公路東側建立了占地80畝的工業集聚區。先後引進外資企業7家,契約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00萬美元;內資企業10家,契約利用內資5000萬元,實際利用內資4500萬元。2004年,經濟總收入8378萬元,人均收入6194.2元。

優勢產業

工業和商業成為社區的支柱產業。2004年,工業總收入8220萬元,占經濟總收入的98.1%,已形成機械、橡塑、服裝鞋帽、箱包、紡織、汽車配件等多種行業。2004年引進投資1.5億元興建的“城陽家佳源”大型購物中心,占地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即將竣工營業,商業將成為社區的優勢產業。

社會事業

1997年以來,先後投資20餘萬元,對全村街道進行硬化改造,鋪設瀝青,安裝路燈,結束了雨天泥濘難行的歷史,並對街道兩旁進行了綠化、美化,被評為青島市綠化先進單位。建居民樓6幢,建築面積2.58萬平方米,已有120戶居民入住。1999年投資5萬元建立了村文化教育中心,內設圖書室、閱覽室、棋牌室、健身房等,為村民提供了學習、娛樂、健身的好場所。投資58萬元聯合新建了大北曲國小和大北曲中心幼稚園。全社區固定電話裝機101部,有線電視普及率85%。對男滿60周歲和女滿55周歲的村民,按年齡段每人每月發放50—110元的生活補助金,居民每年均可領到價值300元的糧、油、副食品等。對考取大學的學生,每人獎勵1000元。2004年,有503人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7.3%;有663人參加醫療保險,參保率97.5%。2000年以來,連年被評為青島市文明村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