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逸生

吳逸生

吳逸生(1889—1959) ,字季超,號士品,桐城縣高橋人。少時家貧,從兄毅夫就讀。稍長,苦習經史,常焚膏達旦,因之,深諳古典經史詞賦。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先生就讀於桐城中學,宣統二年(1910年)畢業。時值晚清,國勢衰危,逸生受吳汝綸教育救國思想的影響,立志從事教育。

簡介

先生學識淵博,講課分析精闢,語言生動,詼諧成趣,深得學生喜愛。故全縣中學爭相聘請,禮遇備至。逸生為文,師承桐城派遺風,注重義法,雅潔嚴密。讀其文者,無不欽慕。

人物生平

旋即考人兩江師範,畢業後,終身從教。先任孔鎮“三高”校長。其後,相繼於桐城中學、浮山中學任國文教員。抗日戰爭期間,曾於安徽省立第二臨時中學任教。時國難當頭,先生常以“抗日救國,人人有責”告誡學生,並組織學生募捐,支援抗日將士。後被舉為浮山中學校長。抗戰後期,桐城私立中學紛紛建立,先生與族人吳風斧、吳一寰等集資,創建麻溪女子中學於五印寺,以培養女知識青年為己任。當時吳氏有識之士,莫不崇敬先生,故公推為該校校長。出任期間,除重視選聘教員外,併兼任課程,深入教學。自該校畢業的學生不下四百餘人,不少學生畢業後投身革命。

解放後,先生已至耳順之年,在人民政府領導下,積極參加教育工作。當時各私立中學合併為聯合中學,麻溪女中並人省立女子師範。從此,他又回到桐城中學任教,一方面認真教學,一方面積極參加黨領導下的各項社會活動。1956年出席桐城縣人民代表大會,並當選為桐城縣副縣長,又於1957年3月兼任政協桐城縣委員會副主席,分管文教衛生。參政期間,虛心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黨的方針政策,克己奉公,鞠躬盡瘁,為桐城的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深受全縣各界人士的讚譽。1959年夏,先生患病住人桐城縣醫院,住院期間,縣委、縣政府領導及各界人士,紛至醫院看望。原中央文化部部長黃鎮適因公回桐城,亦以同學身份,親臨醫院慰問。

1959年秋,經多方醫救無效,先生辭世,終年七十歲。辭世後,縣人民政府組織各界人士,為其召開追悼大會,花圈挽嶂布滿殯儀廳,極盡崇敬緬懷之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