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近代民俗學家、民間文學家、史學家。著有《泉州民間傳說》等作品。光緒二十九年,吳堃進入泉州府官立中學堂。光緒三十四年畢業,赴省複試,獲優良第二名,獎“優貢”。
宣統元年(1909年)春,吳藻汀考進福州全閩高等學堂。因見清廷日益腐敗,鏇輟學回家,秘密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前夕,他和同盟會同志創辦泉州體育會,為光復泉州作準備。泉州光復前夕,受同盟會委派,擔任保全隊教練,維護地方治安。光復期間帶領保全隊員接收官府軍裝火藥庫。
民國元年(1912年)春,受聘為晉江官立國小堂教員,先後擔任晉江小山國小、縣立高等國小校長、縣立通俗講演所所長等職,並創辦培德、毓秀兩所女子學堂,同時創建《復報》周刊社,自任編輯。“五四”運動前後,吳藻汀積極投入新文化運動。為泉州第一對文明結婚的新婚夫婦作證婚人。民國5年,他組織話劇社“泉州移風劇社”,演出《皇帝夢》、《血手印》等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話劇。其後,和泉州劇人組織“更俗劇社”。
民國13年,吳藻汀被選為福建省議會議員。在議會中極力呼籲反對軍閥李厚基加重晉江人民的給養費負擔,由此激怒李厚基,遭到拘禁,幸有親友營救,才得自由。同年12月,福建省省長薩鎮冰聘他為省政府諮議。
民國14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吳藻汀編寫《申江血》劇本,組織五卅劇社,在開元寺公演,籌款支援上海工人。隨後組織泉州戲劇研究會,演出《陳三五娘》等話劇。
民國15年4月,吳藻汀出任晉江教育局局長,同年11月卸任。此後30多年先後受聘為泉中中學、培英女中、培元高中、晉江縣中、凌霄中學、泉州七中等校的文史老師。
吳藻汀不僅為推動泉州話劇運動作出貢獻,對泉州民俗學和地方史研究也有成就。先後整理出版《泉州民間傳說》共6集,100多篇。民國18年,該書第一集出版時,立即被國立中山大學採為民俗學會民俗叢書。以後各集同樣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抗日戰爭中,吳藻汀多次用“操打”、“醒余”等筆名在報上發表文章,揭露抨擊蔣介石的投降妥協。
解放後,吳藻汀多次被評為工作積極分子,曾獲文藝創作甲等獎。1950年起歷任晉江縣城關區人民代表會議、泉州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泉州市第一至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起,被選為泉州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先後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福建省委員會委員和泉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福建分會理事、福建省文史館館員等。寫過不少詩詞作品、文史資料、史學論文。主編《閩南鄉土雜誌》2期、《泉州文史資料》8輯,點校《閩中摭聞》,撰有《抗倭英雄俞大猷》和《泉州留府埕七部棺考證》等書。並參加泉州歷史人物紀念館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籌建工作。
1958年和1961年兩次晉京,參加中國民間文學工作者協會和全國各民主黨派中央全會擴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首長的接見。
1968年1月,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