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遷
三國吳甘露二年(公元266年),吳主孫皓取“吳國興盛”之意改烏程為吳興,並設吳興郡,轄地相當於湖州市全境,錢塘(今杭州)、陽羨(今宜興)。
隋代因地瀕太湖而更名湖州,吳興為下轄縣。
2003年,湖州市區改名為吳興區。
習戰之風
自吳封地始,吳興人始終保持著驕悍好勇的習戰之風,對江東政權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成為王朝創立者。
漢末東吳時期,吳興人多以驍勇著稱、將略聞名。後至東晉時期達到極盛,史籍所載事例甚多,如吳興沈叔長“素驍果”;沈敬仁“驍果有勇力”;吳喜“性既勇決,又習戰陣”;姚聳夫“勇果有氣力”;卜天與“善射,弓力兼倍”;沈文耀“年十餘歲,善騎射”;陳霸先“少倜儻有大志,讀兵書,多武藝,明達果斷”;錢道戢“有膽力,善綏御”;釋慧進“少而雄勇,任性遊俠”;章昭達“性倜儻,輕財尚氣”等等。正由於具有這種好勇善戰的特點,吳興人始終在江東政權和中央軍中占有重要位置。
吳興習戰之風在信仰民俗上的反映就是崇奉項羽,吳興人希望能復興當年項羽帶領江東大軍稱霸中原的偉業。隨著孫吳政權“江東化”,大批吳郡、會稽大族進入政權,吳、會大族順至成為孫吳政權的主要支柱。而晚之進入的吳興大族,以其剽悍的習戰之風很快在東吳政、軍中產生影響,力量不斷積蓄上升,在三足未鼎的動盪之時趁勢崛起,與吳、會大族並駕齊驅,成為左右江南政局的一大政治勢力,而且其武裝之兇悍,遠較吳、會大族的家兵部曲為甚。是謂東吳主體之一。
吳興習戰之風橫行三吳。西晉末年陳敏發動叛亂,吳興人錢廣“反戈一擊”殺死陳敏弟陳昶,對平定“陳敏之亂”起了重要作用;東晉初,僑姓權臣王敦藉助吳興大族沈充之力,將心腹之患義興周氏滅族,從而得以有所作為;平定“義嘉之亂”過程中,吳興人的作用非常突出,西路和東路台軍將領多為吳興人,如吳喜、沈攸之、王道隆、沈懷明、壽寂之、沈恩仁等。吳喜曾在泰始五年、六年間幾次率軍大敗進攻豫州的北魏軍隊,威震遠洋、功高蓋世;吳興劫盜橫行江東,女巫嚴道育(吳興人)之夫就為江東大盜,將領王宜興“少年時為劫不須伴,郡討逐圍數十重,終莫能擒”,吳興大族丘仲孚勾結盜賊“為之計畫,劫掠三吳”。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政治上,吳興終稱雄江東。梁末“侯景之亂”時,以陳霸先為代表的吳興籍武將再度崛起,建立了新的一統南方的王朝——陳。
著名景點
一、道場霽曉
道場霽曉,舊名雲峰啊,在湖州市城南5公里,面積約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10.7米。萬曆《湖州府志》把“道場曉霽”列為“吳興八景”之首。
二、蒼弁清秋
又名卞山,在浙江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於太湖南岸,主峰名雲峰頂,海拔521.5米。弁山以分水線為界,西北屬長興縣。弁山為湖州的主山,素稱“吳興富山水,弁為眾峰尊”。唐田園詩人陸龜蒙詩稱:“更感弁峰顏色好,曉雲才散已當門。”宋嘉泰《吳興志》:“弁山峻極,非清秋爽月不見其頂。”弁山之名,以“二山勢如冠弁,故名”。宋葉夢得有詩:“山勢如冠弁,相看四面同。”
三、西塞晚漁
西塞山位於在湖州西南部十公里許的弁南鄉樊漾湖村霅溪灣。西塞山因中唐隱逸詩人張志和(730~810)寫有《漁父》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而聞名於世。山以詩傳,西塞山也因而成為湖州勝景。明萬曆時,“西塞漁晚”被列為吳興八景之一。
四、下菰長煙
下菰城遺址地處湖州市南郊12.5公里雲巢鄉窯頭村,為戰國時楚春申君黃歇封地。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黃歇在此置菰城縣,距今已有2200餘年。菰城得名於因“城西溪澤菰草彌望”,是湖州最早的古城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菰城遺址坐落在一個自北向南傾斜的山坡上,背倚和尚山,東北靠近金蓋山。下菰城城垣分內外兩重,其中外城略似圓角等邊三角形,現存城垣周長約1800米。東北和西北城垣保存完好,無南城垣。內城位於外城內南隅,現存城垣周約1200米,除南城垣較殘外,其餘部分保存都較完好。城垣一般高度在9米左右,上部寬5~6米,底部寬30米。內城有闕口六,外城有闕口三。城垣用黃土夯築而成,較堅實。在下菰城的城垣中夾雜有印紋陶、原始青瓷和夾砂陶片等;印紋陶有雲雷紋、回紋、折線紋、組合紋等。附近山頂上還分布有傳說的“烽火墩”,據發掘為土墩墓、石室墓等。
五、龍洞雲歸
即弁山黃龍洞,傳聞與太湖小梅口漩渦相同,乃小黃龍洞穴。
六、橫山暮嵐
即位於城南吳沈門河東側,具體示例不詳
七、南湖雨意
即城南碧浪。湖碧浪湖在湖州城南1公里,屬東苕溪。以在峴山前,又名峴山漾,一名玉湖,與陳英士陵墓相對。為城南重要景點之一。 碧浪湖湖面較闊,湖中有嶼,稱浮玉山,湖水滿時山頂常露若浮玉,故名。元趙孟頫曾有詩讚曰:“乾帆過盡暮山碧,惟見白雲時往還。”明嘉靖(1522—1566)年間曾在浮玉山上建有玉塔 (又名芙蓉塔、萬魁塔),塔高7層,磚身,每層上刻有魁星。1971年圍湖造田時被毀。
八、金蓋出雲
即城南雲巢金蓋山。金蓋山在湖州城南7公里處,主峰海拔為292.6米,據清光緒《烏程縣誌》載:“峰勢盤旋宛同華蓋故名。”又因“金蓋故多雲氣,四山繚繞如垣,少焉日出,雲氣漸收,惟金蓋獨遲”,故又名雲巢。金蓋山林木幽深,山南有下菰城遺址,山腰有古梅花道觀。 金蓋山歷來是湖州南郊的風景佳處。舊有“金蓋二十八景”之說,其著名者有:金蓋出雲、菰城晚煙、呂潭子尤、梅島晴雪、荻港夜泊、溪亭漁隱、章嶺松濤、春谷梅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