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吳生林,江蘇省宜興縣人,1918年10月20日出生。1937 年考入同濟大學機電系,先在上海,抗日戰爭期間遷至四川,1943年本科畢業。其母早逝,自幼生活學習在其舅父周培源家,直到走向社會參加工作,受其舅父影響較深。
主要生平
1944-1946年,吳生林在重慶兵工署50工廠工程師室任技術員。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6年回到上海,在中國紡織建設公司上海第十五棉紡織廠任技術員、副科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於1951年在上海參與經緯紡織機械廠的籌建,後來去山西榆次參加該廠的建設工作,先後任設備設計科和設備科副科長,負責設備管理和專用設備的設計、製造工作,並具體組織機械化鑄造車間的設備設計、製造、安裝和調試。1955年,吳生林調到紡織工業部機械局任工程師、技術處副處長,一直到1969年。在這期間,他具體幫助經緯紡織機械廠進行粘膠紡絲機關鍵專件計量泵、噴絲頭的技術攻關和組織批量生產工作。他還具體參與天津、青島、鄭州紡織機械廠鑄造車間改造工程的總體設計並組織實施。以後又主管紡織機械企業的技術設備管理,理順了設備分級管理許可權,制訂了設備管理辦法,提高了企業的設備管理水平。60年代中,國家支持紡織機械工業擴大生產能力,提高技術水平,決定從原蘇聯和東歐各國進口481台工具機設備用來裝備紡織機械企業,當時由於條件限制,不可能出國考察看樣訂貨,吳生林在比較困難的條件下,具體負責組織這批設備的訂貨、驗收和分配,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文化大革命”中,吳生林於1969年下放到鹹陽紡織機械廠任生產組副組長,主管廠里的生產技術工作。在此期間,他具體組織完成了鹹陽紡織機械廠鑄造車間的總體設計並組織實施。1972年調回北京任輕工業部機械局工程師、副處長。
1980年,紡織工業部中國紡織機械工業總公司成立後,吳生林先後任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繼續從事紡織機械的技術和組織管理工作。
70年代、80年代初,吳生林具體參與組織化學纖維設備的技術攻關和設備國產化工作,為當時上海金山、遼化、天津、四川等四個大化纖廠的建設提供了錦綸、滌綸、維綸和腈綸配套的抽絲設備作出了貢獻。其間曾先後去日本、美國、瑞士等國家進行技術考察,完成了部分項目引進技術的協定,並和原聯邦德國簽訂了柔性機械加工生產線(FMS)的技術合作協定。通過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組織管理經驗,為我國紡織機械工業的技術進步和紡織機械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國產化工作作出了成績。
1983年以後,吳生林不再擔任行政職務,集中精力從事紡織機械的技術進步工作,他根據中德兩國政府科技協定,於1984年與原聯邦德國漢諾瓦大學進行科技合作,在鄭州紡織機械廠建立了我國第一條柔性機加工生產線。1987年,他結合紡織機械行業的實際情況,積極推行“工藝突破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榮獲機械電子部先進工藝工作者稱號。後來,又具體組織編制紡織機械行業的製造工藝“八五”規劃,為紡織機械製造業的科技進步提出了方向。
1991年,他組織編寫了《機械工程手冊·紡織機械產品卷》中9個行業近百萬字的技術資料,並擔任主審工作。
1987年起,吳生林任紡織工業部、中國紡織總會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委員、副主任。在這期間,他對紡織工業的發展、技術改造、提高技術水平等方面提出過《淺談我國印染行業的技術進步》以及《關於組織研究我國紡織工業發展戰略的建議》等十餘篇建議與論文。他還積極參與自動絡筒機和無梭織機為代表的紡織機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國產化專項總體方案的編制、論證、機型選定、對外談判以及幫助承擔項目企業的技術改造方案制訂工作。
社會職務
吳生林於1980年4月被批准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吳生林於1983年起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十八屆、十九屆、二十屆理事兼紡織機械器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五屆理事,國家發明獎機械組評審委員。
吳生林於1978-1993年期間曾是第五、第六、第七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吳生林從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