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與症狀
肉質根腐爛,植株在陽光強烈、蒸發旺盛時頂部葉片萎蔫;後期根部腐爛程度加劇,葉片變小、顏色由綠變黃,新葉生出慢而少;最後根部全部腐爛,葉片自下而上逐漸乾枯,全株枯死。
病原
造成君子蘭根腐病的病菌多為真菌。
發生規律
該病菌在苗栽或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在土壤中能存活多年,通過栽培操作、雨水傳播,多從根系損傷等傷口侵入。土壤帶菌、土質通透性差、水肥施用不當、地下蟲害嚴重等都是發病的原因。
防治方法
君子蘭根腐病可以通過消毒盆土及種苗預防,盆土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澆透,種苗栽植前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根系10分鐘,晾乾後栽培。
初發病時可進行化學防治:用80%的402乳油1500倍液或70%敵克松1200倍液灌根,每7至10天1次,連灌2~3次,防治效果可達95%以上;灌根時,待盆土稍乾時進行,更有利於藥效充分發揮。
對肉質根已腐爛但地上部分尚未枯死的病株,可採取以下急救措施:先將病株取出,洗淨根繫上的泥土,用利刀把腐爛部分徹底削除,然後將莖基部浸入0.1%高錳酸鉀溶液中30分鐘,取出後在傷口處塗抹木炭灰以防腐防感染,之後置於通風處稍晾乾,栽前再用B12(醫用針劑)原液浸蘸一下;栽培土用2:5:1的細河沙、園土、礱糠灰充分混合,再用沸水澆透消毒,冷涼後使用,這種盆土透氣性、保溫性、保濕性均好,有利於病株栽後再生新根;植株栽入時,要用手把入土部分按緊,使莖基與盆土緊密接觸;栽後溫度保持20~25℃,盆土保持稍潤濕即可,不乾透不必澆水,一般30~40天即可生出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