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1935年10月12日 出生於湖南省洪江市龍田鄉澇溪村。
1954-1958年 華中農學院、南京林學院林學系學習。
1958-1961年 南京林學院林學系植物教研組助教、生理生化教研組副主任。
1961-1962年 北京外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
1962-1964年 南京林學院研究生。
1965-1966年 參加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川滇黔考察,任林業組組長。
1966-1980年 南京林學院林學系助教、講師。
1974-1984年 南京林學院林學系副系主任。
1980-1981年 上海外國語學院留學生部法語班學習。
1981-1983年 法國科學院巴黎自然博物院植物所訪問學者。
1983-1989年 南京林學院林學系樹木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
1990-1994年 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4年 南京林業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3年 任中國植物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
1984年 江蘇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林業花卉協會理事。
人物生平
1948年考入力行中學(今黔陽二中),那時家境清貧,隨時都面臨輟學的可能,但父母還是不惜借債,想盡辦法支持他念完國中。1951年夏,國中畢業,讀不起普通高中,又不想終斷學業,便報考了學費低廉、還可勤工儉學的湖南安江農校林科專業。1954年春,由於學校調整,林科學生均遷入湖南長沙林校。1954年,林校畢業後因學業成績優異,被保送入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林學系深造。1955年秋又因院系調整,進入南京林學院(現南京林業大學)學習。
大學優越的學習條件,使他的視野大為開闊,尤其是這裡聚集著一批著名的學者、教授,如鄭萬鈞、葉培忠、陳植等,他們在教學和科研上的卓越成就,極大的激勵著這個從山溝里走出來的青年,因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努力拚搏,如饑似渴地從老一輩專家身上汲取知識營養,從德智體各方面嚴格鍛鍊自己,1956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1958年在南京林學院本科畢業,師從植物界泰斗鄭萬鈞院士,畢業後,他被留校任教。1961年被推薦考上植物生理生化專業的留蘇研究生,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一年俄語。後因中蘇關係破裂,返校後再次報考由國內專家指導的樹木學研究生,得到了鄭萬鈞教授的親切指導。
1962-1964年攻讀研究生期間,他3年如一日,努力拚搏,充分汲取前人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山區,採集植物標本,觀察植物的生態變異與多樣性,最後完成了《浙江龍壙山、天目山地區木本植物區系研究》的優秀論文。
1964年完成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後,一直在該校任教和從事森林植物學的科學研究。
1965年,他參加了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組織的川滇黔地區的考察,擔任林業組組長。從滇東的曲靖昭通開始,經滇中、滇西北,直到四川的西昌地區,每考察一個地區均進行階段性小結,最後於成都完成考察總結。階段小結以及最後總結報告中所有林業部分的內容,均由向其柏執筆完成。該項綜合考察成果,為後來的三線建設,四川渡口市、四川攀枝花及四川西昌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基礎材料。
1974年起,向其柏兼任南京林學院林學系副主任,分管教學工作。1980年2-10月在上海外語學院留學生部法語班學習。1981年經教育部派遣,前往法國科學院巴黎自然博物館植物所進修。1983年6月回國,擔任教學任務,兼樹木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6年晉升為副教授,1988年晉升為教授。1990-1994年兼任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部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1993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自1984年以來,他一直兼任江蘇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林業花協理事。1993年起,任中國植物學會第十一屆理事。199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向其柏長期從事五加科分類的研究工作。五加科是一個比較大而重要的科,該科植物在中國分布普遍,也是重要的藥用植物資源。1830年自瑞士德勘多(De Candolle)發表該科的專著之後,有許多學者對該科作過研究,但在70年代以前,中國五加科的研究水平,主要停留在形態分類、物種的調查清理方面。
1974年向其柏承擔《中國樹木志》五加科的編寫任務,深入實際,採集調查,他的足跡遍及華東、華中、西南山區,同時奔赴全國各地的許多植物研究所、大學的植物標本室,查閱五加科的標本,總數達4萬份以上。他廣泛地收集文獻資料,經多年的認真研究,發現9個新種和新變種,1980年發表於《植物分類學報》。更重要的是,他發現前人在五加科的研究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屬的界限不清、種系分類上的混亂、同名異物或異物同名甚多、有的種名長期互相抄寫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向其柏思考著,植物分類學是一門傳統的古老學科,要有所創新、有所發展,必須尋求新的研究途徑和方法。需要衝出地域界限、跨越國界、進行洲際或世界性的專屬研究。
1981-1983年向其柏在法國科學院自然博物院植物研究所從事五加科的研究,率先對五加科進行洲際和世界性的專屬研究,進行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充分利用那裡的優越條件,忘我地工作,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認真地核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蠟葉標本和珍貴的模式標本;閱讀著極為豐富的館藏文獻。法國還資助他赴英國倫敦皇家邱植物園(Kew)、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瑞士日內瓦植物園等標本館,查閱全部五加科標本,總數達5萬份以上。從大量的材料、現象中梳理出五加科屬和物種的內在聯繫和本質的東西,從而對各屬的界限更清晰、對種系分類更明確、所得結論更可靠。1983年以後,他連續在法國、瑞士和國內的植物學報上發表了近10個屬的研究論文。在國內外重要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發表植物新種70餘個,建立一個新屬,修改和校正了前人在該科研究中的大量錯誤。查清了木犀屬植物資源,創建了梅花品種分類新體系。主編《中國樹木志》、《Flora of China》和《Flore du Cambodge,du Laoset du Vietnam》等三種志書中的五加科(即中、英、法文版),把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五加科的研究提高到現代植物分類學的新水平。如對常春木屬的修訂取得重要成就,這個分布於東喜馬拉雅山區的特有屬,雖然種數不多,僅3種,但分布較廣,產於中國雲南西部、西藏和尼泊爾、錫金、印度、緬甸等國。在未經修訂前,這3種植物從未被正確鑑定過,其中一種植物竟被置於4個不同的屬中,十分混亂。經修訂整理後,不僅屬的界限清楚,而且種系分類的錯誤全部糾正。由於他對中國五加科中的大部分屬(中國特有屬除外)均逐一地進行了跨國性專志研究,進一步對《中國植物志》第54卷和印度支那植物志的五加科,作了許多修訂和增補。使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多達60餘種相同的植物名稱被取消或歸併,有30餘種的植物名稱重新調整或更改,有10個屬的概念、分類學特徵得以補充和重新限定;一個屬被歸併,一個屬被重新確認。從而使中國及東南亞地區五加科的分類更加合理、系統和科學性更強。
他還認為:要使五加科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能與現代科技發展相適應,就必須學習新的分支學科,進行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當他認識到植物孢粉學在植物分類學上有重要意義時,一向勤奮好學,善於實幹的向其柏,克服了種種困難,抓住機會去巴黎第七大學、聽法國著名植物孢粉學家、傘形科專家.瑟索、拉赫娃的孢粉學課;去巴黎第十一大學聽著名植物學家Jean-F.熱河瓦(Leroy)的植物系統學;向D.加蘭(Callen)博士學習孢粉學實驗操作技術。而後便採用電鏡掃描和超音波振盪破碎法,對五加科植物花粉進行研究,於1988年他發表了《中國五加科花粉形態研究》的論文。首次對國產21個屬,近40種植物花粉進行了詳細的觀察、研究,揭示了各屬的花粉形態特徵,從另一分支學科來驗證分屬的可靠性。文章還結合其他的形態解剖資料,綜合討論了該科各屬的分類位置、它們的親緣關係和演化趨勢等,成為一篇迄今為止中國五加科的形態分類和系統演化方面最全面、深入的理論性論著,提出了系統演化的新觀點和演化圖解,合理地解釋各屬的親緣關係,他的見解獨到,深受同行專家的讚譽。
又如,馬蹄參這個單種屬,為國家二級珍稀保護樹種,長期被放在五加科中,後來人們對其分類地位、系統位置提出懷疑,一直爭論不休,但都缺乏足夠的依據。向其柏帶領其研究生,對該植物進行了形態學、植物解剖學、木材解剖學、孢粉學、植物化學、古植物學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以大量翔實的材料,論證該屬應放在單室茱萸科中,而與單室茱萸屬共同組成一個科,分別從五加科和山茱萸科中獨立出來的新結論,從而使這一爭論有了明確的結果。
在進行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方面,他特別重視對五加科植物化學成分的分析,這不僅有重要的開發價值,而且對該科的系統分類也有重要的意義。他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對五加科的楤木、五加、吳茱萸五加、人參木等屬植物進行了藥用化學成分(人參皂甙、紫丁香甙)的提取和分析。發表論文近10 篇,被國外的化學和化學分析文摘所轉載刊登,為五加科的化學分類研究和資源開發利用積累了重要的基礎資料。
向其柏以其知識淵博、興趣廣泛著稱,對許多科、屬植物分類都有較深的研究。如他在樟科、木犀科植物的分類都有新的建樹,由他命名發表的樟科植物——浙江楠,以及他與同事共同發表的木犀科植物——對節白蠟就是最好的例證。這兩種植物都是珍稀瀕危樹種,是重要的用材和園林觀賞樹木,這兩種植物的命名不僅是對植物分類學、植物區系學的一個貢獻,而且對林業、園林生產有著重要的意義。他還帶領青年教師,一起研究樟科植物的花粉形態及其分類,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首次揭示樟科花粉的多樣性和有小穿孔的存在,把該科花粉劃分為7個類型,並提出建立一新族——月桂族(Laureae)的觀點。1995年該論文分別在《植物分類學報》和對外學術刊物《Cathaya》上刊登,引起中外同行的高度重視。
向其柏重視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工作,他的名字在英、美、法等國出版的植物學字典或手冊中早已有記載,所發表的論著在國內外的植物學文獻中被大量引用。他3次被法國科學院巴黎自然博物館聘為特邀教授,並承擔了高棉、寮國和越南植物志中五加科等的修訂、編寫任務。1996年應越南科學院生物研究所邀請,向其柏赴河內考察五加科植物,共鑑定近30000份五加科標本,受到了越南科學家熱情接待和高度讚譽。如該所領導說:“我們從未見過一位外國人如此認真為我們鑑定標本”。1997 年,一位與越南進行科技協作的法國新藥物開發專家D.巴斯汀(Bastien),曾兩次來信說:“向教授,我在河內看了你鑑定的標本,對我幫助大極了,由衷感謝”,同時他還約定在巴黎要與向教授見面,請教些問題。1998年5月底,德國一位同行H.哎寨(Esser)博士,專程趕在向其柏回國前夕於巴黎會面,要求他就泰國的五加科植物分類問題給予指導。1997年9-12月,向其柏應中美植物志編委會美方的邀請赴密蘇里植物園(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和哈佛大學植物標本館(Harvard University Herbarium)等地進行研究考察,完成《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五加科(英文版)的編寫、定稿。該志包括24個屬,175 種。這是中國五加科最完整、系統的總結。它的出版對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科技交流將會產生深遠影響。1998年3-6月,向其柏應法國邀請第五次去巴黎,5月,接受法國第三電視台的專題採訪。
向其柏一直戰鬥在林業教育戰線上,他對林業科技的貢獻是人所共知的。數十年來,他先後講授樹木學、園林樹木學、高級樹木學、植物孢粉學和園林樹木分類學等大學本科和研究生課程。1985年首次在全國林業院校中為研究生開出植物孢粉學課程,指導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從事孢粉學研究。他教學一貫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任勞任怨,講課生動,內容豐富,深受學生喜愛。向其柏培養了6名碩士研究生、4名博士生。1975-1979 年,他參加《中國樹木志》與《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兩部巨著有關章節的編寫。為華東、華中編寫組組長,向其柏工作十分繁重,他不計個人名利得失,日夜奮戰,經他審閱、修改的稿件達60萬字以上,為這兩部著作付出了巨大的艱辛。1978年《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一書出版問世。《中國樹木志》現已出版了三卷。前一部著作已獲林業部1979-1980年科技成果一等獎。
向其柏是《中國花經》的編委和主要撰稿者之一,他主編的《室內觀葉植物》一書,為廣大園林、花卉愛好者的重要參考書,被許多農林院校園林及室內裝飾等專業,用作參考教材。
向其柏在事業上能有如此成就,除了黨和人民對他的培養,家庭對他的支持外,他的優秀品質和始終如一的奮鬥精神是其事業成功的關鍵。在漫長而艱辛的研究工作中,他深知學海無涯,在多次與英國、美國、法國等學者的合作中,他深感電腦技術在科研、信息交往中之重要性,雖然已過花甲之年,他仍然購置一台電腦,不恥下問,虛心求教,刻苦實踐,自己一個字元一個字元地敲打,終於能獨立操作。1997年初,完成了一本英文、一本法文的五加科植物志文稿。
人物評價
向其柏精通五國語言,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其名字被列入美、英、法等國出版的植物學字典的世界知名植物學家的行列。作為客座教授曾三次應聘赴法國、一次赴美國參加國際合作研究,六次參加國際專業會議,三次在大會上宣讀論文,多次應邀赴法國、英國、美國、瑞士、越南、荷蘭、德國、義大利等國家進行科研考察。1997年應美國植物學會主席邀請,赴密蘇里植物園、哈佛大學植物標本館進行合作研究。1998年5月,接受法國第三電視台的專訪,並報導了他在法國從事五加科研究及其成就。主持、主編或參編的著作共8部,其中《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獲林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中國花經》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而剛剛出版的《中國桂花品種圖志》則是全球桂花品種分類的最權威著作。同時,第一次將《國際栽培植物命名法規》翻譯成中文,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的栽培植物品種研究。主持完成兩項中國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和兩項江蘇省農業品種更新工程項目。2006年接受國際園藝學會命名與登錄委員會的正式邀請,成為該委員會的成員,是該委員會目前唯一的一位中國科學家。培養碩士研究生19名,博士生13名。
繼梅花品種登錄權威於1997年被北京林業大學陳俊愉教授摘得後,2004年向其柏教授獲得了桂花以及整個桂花屬40多種植物的登錄權,實乃建國後中國植物界之一大成就。有學者認為,國際植物品種登錄權威可以說是植物界的最高榮譽,相當於植物界的諾貝爾獎。中國自建國以後至今的50多年中,居然只拿下了兩個登錄權,即梅花和木犀屬,其他的諸如蘭花、牡丹、芍藥等等中國土生土長的花卉,登錄權卻都在國外,也就是說即使中國科學家在中國發現了一個蘭花的品種,卻要由外國的專家來審定、來命名、來分類,在科學研究上極為被動。這種情況,一如上個世紀很多外國科學家到中國後,從中國引種了很多植物,帶回國後經過培養又賣往中國,反過來制約中國。所以,中國拿下了木犀屬的登錄權,就意味著今後不管那一個國家的科學家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發現了木犀屬植物的新品種,就必須由專門人士帶著標本和各種相關檔案來到中國南京,進入南京林業大學桂花研究中心,由向其柏教授給其“上戶口”。這在中國的科學界是一大貢獻,也是對中國傳統名花財富的保護。
他治學嚴謹,對每篇論文,總是字斟句酌,每一試驗,每個數據,總要反覆核對。經他發表的新植物、新論點往往能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考驗,為愈來愈多的同行所共識和接受。他對己嚴,對人寬,對學生滿腔熱情,循循善誘。幾年前,他身體不適,但仍與研究生一道爬山涉水,甚至在登峨眉山金頂時,還一路上不停地為學生傳授知識。
向其柏熱愛祖國,熱愛黨和人民,這是其奮發圖強的主要動力。他常說“像自己這樣一個窮山溝出來的孩子,要不是碰上翻身解放、不是祖國人民的培養和黨的教育,哪能有我的今天”。報效祖國,為人民努力工作,是他的信條。1983年在法國進修期滿時,法國老師曾婉留他參加東亞植物志的編寫工作,待遇甚豐,但他想到的是早日回來報效祖國。暑假前夕回國後,他立即投入繁忙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有段時間他心臟病常發,醫生一次次給他開出休假條,他總是不肯休息,常帶病工作。儘管現在已年過花甲,作為黨和人民培養的新一代知識分子,他仍在拼搏鑽研,辛勤耕耘著,他用不停的開拓與奉獻,書寫著今朝學問人永恆的春天。
主要論著
1 向其柏.毛竹增筍——克服小年高額豐產的生理研究.華東農業科技通訊,1960,(7):342~344.
2 向其柏.楨楠屬一新種——浙江楠.植物分類學報,1974,12(3):295~297.
3 鄭萬鈞等.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北京:農業出版社,1978.
4 向其柏.五加科的幾個新種和新變種.植物分類學報,1980,18(1):89~95.
5 曲式曾,向其柏.湖北白蠟樹屬一新種.植物分類學報,1980,18 (3):366. 9 向其柏.五加科大參屬的研究.南京林學院學報,1985,(1):12~29.
10 向其柏.五加科植物的新分類群及某些修訂.南京林學院學報,1985,(2):15~28.
11 向其柏.五加科.見:中國樹志編委會主編.中國樹木志(二卷).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5,1720~1813.
12 向其柏, Callen D.中國五加科花粉形態研究.植物研究, 1988, 8 (1): 13~48.
14 向其柏,向民,劉玉蓮.室內觀葉植物.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15 李湘萍,向其柏.中國楤木屬的研究.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2,16 (2):17~24.
16 向其柏,歐惠英.吳茱萸五加紫丁香甙含量分析.植物資源與環境,1992,1(2):16~19.
17 向其柏,歐惠英.竹節參中人參皂甙含量分析.植物資源與環境,1992,1(4):54~56.19 向其柏,黃敬怡.人參木屬(Chengiopa nax)五加科—新屬.植物研究,1993,12(1):44~49.
20 向其柏,黃敬怡.吳茱萸五加屬的分類修訂及分布.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3,7(4):30~36.
21 歐惠英,向其柏.人參木的化學成分分析.中草藥,1993,24(2):44~49. 22 湯庚國,向其柏.樟科植物花粉形態研究.植物分類學報,1995,33 (2):161~170.
25 朱偉華,向其柏.馬蹄參屬種子油脂肪酸的特徵及其分類意義.植物資源與環境,1998,7(1):27~30.
26 朱偉華,向其柏.馬蹄參屬木材解剖特徵及其系統學意義.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98,16(1):106~109.
27 向其柏,向民,劉玉蓮.室內觀葉植物.修訂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